天天看點

G2憑什麼擔得起"新一代智能存儲"的稱号?

2月28日的釋出會上,浪潮正式推出了新一代智能存儲g2平台。浪潮表示,如果說上世紀90年代的存儲看"容量",00年代的存儲看"功能",10年代的存儲看"性能",那麼目前到2020年的存儲就是進入看"智能"的階段了。作為智能存儲的标杆,g2擁有業界首個基于15tb快盤和10tb大盤的四層分層、線上無損壓縮、所有fru 100%智能運維等多項智能技術。

G2憑什麼擔得起"新一代智能存儲"的稱号?

存儲進入看"智能"的階段

智能架構:業界首個基于15tb快盤和10tb大盤的四層分層技術

四層資料分層比一般廠商提供的熱資料、溫資料、冷資料的三層分層功能多了一層,分為emlc ssd熱資料層、15tb tlc ssd讀加速層、sas 溫資料層和nl-sas冷資料層。

創新一:15tb tlc ssd快盤。

第二層的15tb tlc ssd讀加速層是浪潮g2新增的,稱為快盤層。

對ssd來講,價格是一個關鍵制約因素,3d nand的出現使得低成本ssd逐漸走向企業級應用。

3d nand tlc成本相較普通企業級讀寫密集型ssd盤的成本下降20%~50%。但是目前工藝下3d nand的dwpd(drive writes per day,每天可以寫入整盤容量的倍數)值還做不到太高,一般0.3~1之間,耐寫壽命僅為10 dwpd的10分之一。

能不能在存儲系統中使用低成本高性能低耐受能力的1dwpd的3d nand ssd,成為存儲廠商的一個重大挑戰。

G2憑什麼擔得起"新一代智能存儲"的稱号?

基于智能技術的快盤

通過一系列的智能技術,浪潮g2平台可以使用1dwpd的ssd,一方面能確定1dwpd盤長期穩定可用,一方面大幅提升成本效益。g2平台通過軟體傳感器擷取資料熱度、讀寫比例、壓縮效率等參數。基于專用硬體壓縮實作最高10:1的資料壓縮,大幅減小了寫入資料的空間占比。通過讀密集加速層實作1dwpd 閃存媒體讀加速,避免頻繁改寫的資料給閃存寫入耐受性帶來的風險。這些技術使得高成本效益閃存存儲可以真正實際部署和上線使用。

創新二:帶故障預警功能的10tb大盤。

在存儲的使用中,越來越多的視訊、圖像等溫冷資料,要長期存放在nl-sas等大容量hdd硬碟中。

業界各硬碟廠商也在通過smr/hmr等技術持續優化硬碟容量,10tb已經走向應用,但是hdd硬碟容量的增加給存儲系統帶來的影響在增大。大盤在一個成百上千片盤的存儲系統裡,可能會失效率增高、讀寫&重構性能下降,對系統性能和可用性帶來威脅。

G2憑什麼擔得起"新一代智能存儲"的稱号?

帶分析預警技術的大盤

在浪潮g2上,我們開發了一系列智能技術可以很好地使用10tb氦氣硬碟。

首先,浪潮與合作夥伴建立協同機制,對硬碟進行一系列專用參數的定制、對硬碟的原材料、元器件進行了一系列的專用限制,來加強大容量硬碟的穩定性、可管理性,業内真正做這方面工作的廠商并不多。

其次,g2通過收集硬碟定制和标準參數、io響應延遲等資訊,可以對疑似故障盤進行上下電的自我修複,避免單盤假故障導緻的頻繁重構,可以基于這些參數對硬碟進行深度監測、提前預警,縮短維護時間,有效提供系統的可用性。

還有,基于iraid、raid6斜向校驗等技術提升讀寫、重構速率,保證系統在大量使用大盤的情況下仍然有更好的性能。

智能感覺:業界獨特線上實時硬壓縮技術

浪潮智能存儲g2平台在資料寫入存儲前進行資料壓縮重組,以實作節省存儲空間,并提高存儲系統性能的目的。浪潮将底層壓縮算法更新為以資料壓縮和解壓速度聞名于業界的lz4算法。

浪潮智能壓縮方法有别于傳統的資料壓縮方法。傳統的壓縮方法對主機傳送過來的資料,取定長資料塊進行壓縮,壓縮率依賴資料塊中的資料重複次數,不同資料塊的壓縮率不同,造成壓縮後資料塊非定長,這可能影響随機資料通路性能。且這種基于位置的壓縮方式(location-based compressio)在對混合了多種資料類型的資料塊(例如包括了文本資訊和圖像的辦公文檔)進行壓縮時,其壓縮率會大受影響。

"傳統線上實時壓縮技術一般采用軟體壓縮來實作,會帶來一定的cpu負載,如果壓縮算法做的不夠優化,就會導緻壓縮功能開啟後占用較多cpu性能,一般會占1/3甚至2/3的性能,影響業務的可用性能",浪潮存儲産品部總經理孫鋼表示,"由于線上實時壓縮的高門檻,業内很多廠商并不建議企業在業務繁忙時開啟壓縮功能,而是采用'迂回'政策,在業務空閑階段使用壓縮,這給企業it運維帶來不便。而浪潮迎難而上,采用專用的硬壓縮技術,實作了低于3%的cpu性能影響,不影響或微影響業務應用性能"。

通過線上實時硬壓縮,g2平台可提供70%以上的壓縮率,節省50%以上的成本,"變相"實作容量翻倍;性能翻倍,緩存容量最大支援512g,是競争對手的2倍;每秒吞吐量提升2倍;響應速度提升2倍;通過全自動intier功能實作效率翻倍,可縮短50%的存儲管理時間等等。

智能運維:業界最高的異構标準,可異構95%以上san儲存設備

現階段,大多數企業級資料中心的存儲基礎設施都有了一定的裝置和it運維積累。就像遊戲打通關一下,企業資料中心打到了存儲虛拟化這一關。整合盡可能多的異構存儲,實作資源互通互用,同時守住資料的安全底線,是企業cio和cto比較關心的問題。

G2憑什麼擔得起"新一代智能存儲"的稱号?

異構

這一問題,浪潮智能存儲g2平台給出了答卷。g2提供存儲虛拟化平台,能夠無縫接入企業現有san環境,通過透明管理模式,對完全不同的異構存儲資源進行集中控制和管理,提供業務應用的可用性和資源使用率。其目的是對企業it架構中的存儲資源進行管理,確定它們被企業快速、有效、實時利用起來。

"浪潮智能存儲g2通過在實體存儲系統和伺服器之間增加一個虛拟層,管理和控制所有存儲并對伺服器提供存儲服務。"孫鋼表示。"通過異構智能管理,伺服器不直接與存儲硬體打交道,存儲硬體的增減、調換、分拆、合并對伺服器層完全透明。"

複雜問題簡單說,浪潮智能存儲g2的智能管理特性,相當于是個靠譜的"門神",可以給所有儲存設備看家護院,對外提供邏輯上的統一資源池。這樣做首當其沖的好處是,企業it管理和運維人員可以改變過去1:n的管理模式,而是1:1。利用一個存儲管理平台,擺脫實體容量的局限,實作磁盤功能統一內建使用,資料自如遷移、業務快速部署。

g2+你,用體驗來評判

G2憑什麼擔得起"新一代智能存儲"的稱号?
G2憑什麼擔得起"新一代智能存儲"的稱号?

智能存儲g2平台

本次上市的g2平台包含as5000系列的四款産品--as5300g2、as5500g2、as5600g2、as5800g2,今年還将陸續上市as2000系列、as6000系列、as18000系列,形成在統一存儲平台的完整布局,構成整體智能存儲g2平台。

好了,就此打住。上面說了這麼多,大家對g2的智能應該都略知一二。有道是說得好不如用的好,目前g2已經釋出,企業cio和cto們如有存儲采購需求,可以買幾台g2回去試試,在業務中體驗g2的智能優勢,然後給g2做個評判吧。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7年3月1日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