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特爾更新至強産品線 面向雲環境提供更多CPU選項

目前,英特爾公司正對旗下至強cpu産品實施改造,全部面向資料中心的英特爾産品都已經被納入“至強可擴充家族”當中。

英特爾更新至強産品線 面向雲環境提供更多CPU選項

全新“至強可擴充家族”

關于該晶片架構的強化調整細節預計會在今年6月公布,屆時采用14納米制程工藝的skylake至強處理器可能将同步推出。另外,kaby lake晶片及其後續産品cannon lake則至少要到2017年下半年才會放出消息。

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新的至強家族将包含一套“全新核心、緩存、晶片上互連以及記憶體控制器等”設計。另外,新的cpu産品還将提供“針對計算、存儲與網絡的優化能力”。

在具體細節公布之前,英特爾還透露了一項品牌調整說明,即至強e5與e7将成為新的“至強可擴充家族”中的組成部分。至強可擴充家族将“成為可擴充性的全新實作基礎“,同時涵蓋各類面向多插槽伺服器的cpu産品。

該家族還将為每款cpu成員賦予一個以金屬命名的型号名稱,包括青銅、白銀、黃金與白金,金屬越稀有即代表其性能越強大。英特爾方面的這一品牌設定告訴我們,未來我們可能會迎來“xeon platinum inside”之類的新型宣傳表述。晶片巨頭還希望通過這樣的品牌設定明确雲應用中适合使用的伺服器型号,以幫助使用者更輕松地了解不同雲虛拟機所能提供的性能表現。

同樣被列入“可擴充家族”的還有英特爾推出的固态磁盤産品,包括optane。晶片巨頭的以太網産品亦納入其中,外加omni-path互連架構、至強phi協處理器、矽光子傳輸、nervana系列以及搭配現場可程式設計門陣列的至強産品。

值得注意的是,英特爾并沒有提到至強e3與至強d。之是以沒能成為家族中的一員,是因為二者隻适用于單插槽裝置,而這與英特爾公司的可擴充性思路不符。也正因為如此,這兩款産品也正在被從至強開發及釋出流程當中剝離出來。

為什麼英特爾公司要突然強調可擴充性這一因素?

相信很多人都已經聽說,amd公司将利用其naples晶片重返伺服器cpu市場。而且arm架構的伺服器晶片正在悄然推廣,甚至勸說微軟利用其運作azure雲。英特爾公司當然需要更積極的去應對這一競争局面。

英特爾同時提醒使用者,無論書面資料看起來如何令人印象深刻,生态系統都需要大量時間來培養以提供能夠真正處理大規模工作負載的裝置方案。而英特爾正好擁有這樣一套生态系統,并以“builders”項目為載體将計算帶入規模化場景。

據悉,資料中心産品單在上個季度中即為英特爾公司貢獻了40億美元。正因為如此,“可擴充家族”成為英特爾手中所掌握的少數仍在持續擴充且擁有巨額營收的市場區間之一。英特爾非常清楚,pc市場已經無法為其帶來更大的增長空間,而其也已經基本錯過了年銷數百萬塊cpu并成為網際網路中另一股中堅力量的移動市場。

原文釋出時間為: 2017年5月5日

本文作者:李超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