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物聯網催熱“大資料、雲計算” 引爆傳感器産業鍊

随着工業網際網路崛起,物聯網3.0時代悄然來臨,傳感器産業鍊将迎來爆發式增長。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所長王曦此前在科技節的演講上表示,“傳感器是提升我國現代資訊技術、帶動産業化發展的最好突破口。

有資料顯示,到2020年,物聯網解決方案市場規模将達到7.2萬億美元,中國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将達到20%,大資料及雲計算也将真正展現其高附加值,物聯網還将在可穿戴、智慧城市和工業4.0中大放異彩。

随着工業網際網路迅速崛起,物聯網3.0時代悄然來臨,一個産值達數萬億的市場擺在了企業家們面前。“對物聯網發展曆史來說,從消費網際網路到工業網際網路,這是一次質的飛躍。工業網際網路是工業4.0實作的關鍵。”在2015(第六屆)中國物聯網大會上,與會專家如此斷論。與物聯網密不可分的傳感器産業鍊将迎來爆發式增長,而大資料及雲計算也将真正展現其高附加值。

将引爆傳感器産業鍊

“半導體将得益于物聯網發展。”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所長王曦的演講開篇點題。作為物聯網的關鍵,傳感器承擔着資料采集和傳輸重任,物聯網的世界,傳感器将無所不在。

物聯網對傳感器的需求讓內建電路有了全新的市場,一方面物聯網的超大規模市場将拉動內建電路的發展,相關研究資料顯示,到2020年,物聯網解決方案市場規模将達到7.2萬億美元,與物聯網相連的終端出貨量将達到500億件,中國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将達到20%。

物聯網所需的大量傳感器晶片隻需完成簡單的資料采集、存儲和傳輸,這就要求晶片必須低功耗、低價格,借助現有的材料、封裝技術,這些性能在45nm晶片上即可完美呈現。我國在45nm左右制程和8寸晶圓上有成熟的産業布局,随着物聯網的發展,這些産能将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

另一方面,物聯網所需傳感器的特性将改變內建電路發展路徑,讓現有制程內建電路有了更多的發展,這對我國內建電路發展是極大的機會。

“傳感器是提升我國現代資訊技術、帶動産業化發展的最好突破口。”王曦此前在科技節的演講上表示,我國半導體起步較晚,但物聯網不僅讓中國半導體有了更大的市場空間,更有可能第一次趕上國際先進水準,甚至做到世界第一,“傳感器整體起步較晚,我國與國外的差距較小,更重要的是,現在正是由傳統向新型傳感器轉型的關鍵階段,布局得當有可能實作彎道超車。”

催熱“大資料 雲計算”

“大資料、雲計算将在物聯網3.0階段蘊含新價值。”ibm中國研究院院長沈曉衛表示。物聯網的大量資料都是非結構化、雜亂備援的,隻有通過資料挖掘和計算,進行降噪處理,才能産生使用者價值。據介紹,ibm引入實體模型來模拟實體世界,通過認知分析産生洞察力來支援決策,物聯網開始從業務優化走向産業轉型。

“物聯網遇到的一大挑戰就是要與大資料更加緊密地結合,不僅要完成收集資料、分析資料,還要給出預防方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子學會副會長、物聯網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邬賀铨表示。

ibm認為借助大資料和雲計算,物聯網将在兩類行業得到迅速發展,一是資産密集型行業,如機械制造、能源(石油天然氣、自然資源);再者是互聯裝置行業,如運輸和汽車、電子通信、醫療服務、媒體和娛樂。由此,ibm推出了“ibm綠色地平線計劃”,緻力于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企業節能減排和大氣污染防治。

“85%的現有系統目前并未聯網,是以無法實作互聯互通以及雲端同步。”intel物聯網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陳偉博士演講時表示,“物聯網為所有傳統行業帶來新機會”,為此,intel在中國積極部署物聯網,包括車聯網、智能樓宇、智能安防,并推出物聯網端到端的全球标準。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6年1月8日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