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夏銀行:大資料時代 商業銀行該如何治理海量資料?

zd至頂網cio與應用頻道 03月11日 北京消息:

“激烈的市場競争趨勢和日趨嚴格的外部監管要求,對我們商業銀行資料的準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資料時代,如何有效治理結構化、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海量資料,是我們現在重點考慮的問題。為保證資料的健康發展,我們将通過建立健全的大資料治理體系,推動業務發展的全面提升。”

——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架構部

商業銀行的新課題

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夏銀行)是一家綜合實力非常強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經過20多年的發展,目前,華夏銀行在87個中心城市設立了38家一級分行、43家二級分行和10家異地支行,營業網點達到638家,形成了“立足經濟發達城市,輻射全國”的機構體系;與境外1千多家銀行建立了代理業務關系,代理行網絡遍及五大洲115個國家和地區的329個城市,建成了覆寫全球主要貿易區的結算網絡。

目前,華夏銀行總資産已達到19501.15億,并且其資産規模始終保持着穩步增長,盈利能力逐年提升。如此迅猛的發展态勢,一定程度上要歸功于其強大的時代适應能力和前瞻性的預見能力。

在大資料時代的沖擊下,華夏銀行意識到,跟随時代發展,将企業管理高度資訊化,将是國内銀行向“以客戶為中心”轉型的必由之路,善于高效運用海量資料的金融機構,将會在未來的競争中脫穎而出,大資料應用也将成為商業銀行擷取差異化競争優勢的重要途徑。而大資料應用的前提是要具備高品質的資料,要優選高品質的資料,無疑要采用“大資料治理”這一基石和關鍵平台。

大資料治理下的商機洞察

随着金融創新的快速發展和資訊科技的日新月異,商業銀行積累的資料量呈現幾何倍數的增長,資料來源從傳統的結構化資料逐漸擴充到以網絡日志、社交媒體為代表的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資料。大資料治理能夠降低海量資料帶來的各種噪聲,解決日益突出的資料品質問題。大資料治理,究竟能給商業銀行帶來什麼樣的收益?結合商業銀行涉及到的具體業務,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了業務場景分析。

在客戶營銷方面,商業銀行可收集網際網路上客戶的消費頻率、消費地點等資訊,通過大資料治理平台,對擷取到的海量資料進行品質把關,排除冗雜資料,更精準地獲知客戶行為,洞察客戶情感與情緒,預測客戶未來需求,并及時提供與之比對的金融産品和個性化服務,提升客戶滿意度。

在風險管理方面,銀行可利用網際網路上的各類資訊,利用大資料治理平台的文本分析能力,對非結構化資訊進行梳理,精準地計算出客戶的信用情況和違約機率,建構出新的信用評價模型,打造智能化引擎支援的“直通式”全流程線上融資服務模式,最大化提高融資效率,降低信貸風險。

在it管控方面,在大資料的推動下,銀行資料資産變得日益複雜,而與企業的其他資産不同,銀行難以直接了解到自身資料資産的總體情況,大資料治理平台可以對整個企業的資料資産進行可視化展現,不僅可以幫助銀行了解其内部的大資料資産情況,還能夠進一步加強銀行對複雜資料資産的管控能力。

除此之外,大資料治理還可以應用于反欺詐的實時可靠監控、客戶流失的精準預測、增值服務的有效化提升等方面,全面提高銀行的經營和服務能力。

治理有道,體系先行

大資料治理相關工作需要從管理和技術兩個次元同時展開才可能達到預期效果。首先,銀行需要建立完善的大資料治理管理體系,包括大資料管理規範與流程的制定、大資料标準體系的建設、大資料品質的規劃等。同時,需要完善的大資料治理技術平台支撐,從技術層面落地管理體系内容,控制資料品質,輔助資料标準實施落地,形成自動化的管控能力。

華夏銀行:大資料時代 商業銀行該如何治理海量資料?

1、 制定科學的大資料管理規範與流程

大資料管控的核心是建立統一的企業級管理規範與流程體系,通過全行範圍資料的有機共享,可有效提高資料的管理和使用水準。銀行需要為大資料治理的開展提供有據可依的管理辦法,明确大資料治理的業務流程和認責體系,并頒布大資料治理的規章制度政策。

2、 建構完整的資料标準體系

結合大資料治理平台的建設,依據資料标準管理的相關辦法,落實資料标準管理相關人員的職責,緊扣資料标準管理的流程規範,持續對已有的資料标準管理架構進行優化,并使之真正成為可落地執行的架構體系。

3、 制定前瞻性的大資料品質規劃

制定前瞻性的大資料品質規劃是做好大資料品質管理的前提和基礎。大資料的管理和應用要納入商業銀行全行統一的資料品質規劃範疇。建立項目的業務範圍和系統規劃必須完全參照已正式釋出的資料标準,已經建設完成的系統需在資料品質規劃的要求下酌情進行适應性改造。

平台支撐,以行踐言

管理體系的實際實施,需要技術平台的支撐。以銀行業務的安全穩定營運為前提,為滿足其在客戶營銷、風險管理、it管控等方面的多重需要,大資料治理平台相關技術需要圍繞大資料整個生命周期,以中繼資料管理為核心,建立資料标準的全流程管理和高效的智能化海量資料品質管理能力,并提供大資料全過程的追溯能力。

1、自動化的中繼資料管理

中繼資料管理是大資料治理平台的核心部分,為集中管理全行中繼資料,中繼資料管理部分提供了全自動化的中繼資料采集能力和中繼資料版本管理能力,以及大資料地圖的自動展現能力,最大限度地實作了系統化的管理流程,通過人性化的中繼資料查詢、分析和維護手段,確定中繼資料的有效應用,確定華夏銀行中繼資料管理方案的貫徹執行。

2、全流程的資料标準管理

平台的資料标準管理為全行的資料标準提供了保證,最大限度地實作了自動化的管理流程,保證了資料标準應用的效率和效果。特别在标準落地方面,将資料标準與中繼資料管理緊密配合,通過中繼資料的核心技術手段檢查資料标準的落地情況,進而能夠在資料生命周期的中的多個階段(如計劃、規範定義、開發上線等),檢查系統資料模型的合規性,確定資料标準落地。

3、智能化的資料品質管理

資料品質管理提供了統一的資料品質檢核體系,對各資料品質統一彙總分析并形成分析報告,提供了資料品質規則引擎和基于模闆化的配置,提供了複雜的度量規則和檢核方法生成機制,提高了效率。同時在大資料環境中,資料品質檢核方法需要智能化的檢核方法發現能力支撐,高效智能地對海量資料進行品質檢查。

華夏銀行架構部表示:“通過本次合作,我們了解到普元在資料治理方面已經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與其他公司相比,其大資料治理思路非常清晰。項目完工後,我們最終實作了企業級的資料管控,将以往雜亂無章的線下流程轉換成合理規範的線上流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實作了高效的業務協同。這為我們日後快速響應市場變化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6年3月11日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