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思科公司伺服器CTO指出,NVMe将由速度層轉向容量層

nvme存儲正在成為一種在密度與速度方面遠超其它存儲媒體類型的解決方案。也正因為如此,思科公司ucs首席技術官raghunath nambiar才認為nvme未來将扮演容量層這一角色。

在上周于悉尼接受采訪時,nambiar解釋稱“就目前而言,人們主要從性能的角度看待nvme; 但真正的遊戲規則改變将展現在容量層面。”

nambiar指出,2.5英寸ssd将很快達到7 tb容量級别,但“nvme則将在未來18個月當中達到32 tb容量水準。”這樣的存儲密度意味着即使是像ucs b200這樣的小型思科半寬伺服器,也完全能夠實作每伺服器64 tb資料存儲容量。其它刀片機架或架構無疑将擁有更為可觀的容量規模。

nambiar表示,企業将能夠把這些資料用于更為密集的即時分析處理。

他提到,“目前美國開始廣泛了解消費者的購買模式”,并借此建構起強大的推薦引擎。他同時補充稱,消費者可能需要在利用自動櫃員機或者線上零售商店時忍耐大約一秒的滞後,但企業則可在這短短的一秒之内傳遞分析資訊。

他指出,“目前,這類分析記錄約為100條; 在未來六個月内,記錄數量将達到1000條。”在他看來,不久之後企業即會利用這種分析手段提供成千上萬條記錄,借以提升交叉銷售能力或者改善客戶滿意度。

作為回應,資料中心營運商則需要做好準備以立足現有機架托管更多資料。nambiard表示,100g以太網也将很快成為決定企業成敗的重要支柱。通過提升資料吞吐量來實作向外擴充——而非依賴于新型cpu、gpu、fpga以及網絡——也将變得至關重要。

nambiar解釋稱,思科公司将規劃多種方式為客戶提供幫助,其中包括立足大資料與分析驗證新型工作負載設計,并借此強化其整體架構。但他提醒稱,“這并不屬于即插即用型方案。要想充分利用這些功能,大家需要深入思考且直接面向資料管理平台。”

最近推出的starship伺服器自動化平台與得到進一步強化的ucs director将搶先一步在這方面作出嘗試。nambiar指出,思科公司的目标在于確定ucs能夠在機架與堆棧建構完成後立即可供客戶使用,且其作業系統與應用程式能夠自動安裝,并根據預期工作負載進行自主優化。

他解釋稱,“我們将根據自身最佳實踐實作這種‘可調節性’。”

nambiar總結道,“伺服器即将成為運作應用程式的平台,而硬體本身的重要程度越來越低——與之對應,管理層才是真正的核心所在。”

原文釋出時間為: 2017年8月9日

本文作者:黃雅琦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