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商基金陳恒:醫藥長景氣周期可期 關注三個細分領域

華商基金陳恒:醫藥長景氣周期可期 關注三個細分領域

華商醫藥醫療基金經理陳恒

中證網訊(記者 王宇露)3月15日,華商醫藥醫療基金經理陳恒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疫情過後,醫療裝置闆塊有望迎來持續長景氣周期。未來将重點關注高端醫療器械和裝置、特色原料藥以及醫療資訊化等三個細分領域。

a股估值優勢明顯

在陳恒看來,投資者對于a股市場的波動不必過于擔憂,a股抗跌性明顯。“雖然a股市場受外圍帶動,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跌,但表現出來的抗跌性比較明顯。這首先受益于國内疫情的有效控制。另外,從整體來看,a股市場的估值在全球仍然具有優勢。”

對于醫藥闆塊,陳恒認為,我國的防控措施是有效的、及時的,但防控過程中公共衛生領域也暴露出一些短闆和不足。陳恒判斷,疫情過後“補短闆”将是主要的方向,預計醫療裝置行業有望迎來政策實質性加持,龍頭公司将持續受益。同時,疫情後國内有望迎來重症科室及基層醫療的建設浪潮,醫療裝置闆塊有望迎來持續長景氣周期。

關注三個醫藥細分領域

陳恒表示,未來将會把更多的研究資源投放在高端醫療器械和裝置、具有全球競争力的特色原料藥以及醫療資訊化等三個細分領域。

陳恒介紹稱,從醫療器械裝置産業自身的情況看,在過去十年中,我國醫療器械以中低端産品為主,其中按摩保健器具、醫用耗材敷料等品類占比較大。2010年以後,低端器械出口由于價格競争激烈、需求逐漸滿足、國内産業結構和成本變化等原因,增速有所下行。陳恒表示,“未來,我們判斷中低端器械耗材出口已經逐漸進入穩定期,總體增長預期接近于行業增速;但随着部分頭部器械企業在技術和産品上逐漸具備較強的競争力,中國醫療器械出口未來将更多依靠中高端品種突破來擷取市場佔有率,技術壁壘和産品附加值将有所提升。國内醫療器械企業在國内市場展開進口替代的同時,也必将逐漸提升國際市場佔有率,走向海外市場。”

此外,陳恒認為,我國在大宗原料藥、特色原料藥出口、cro/cdmo等醫藥先進制造領域的全球競争優勢也已充分确立。“在目前的全球供需格局下,許多優質專科藥和原料藥每年剛性快速增長,同時品質标準提升疊加環保整治,供給側改革明顯。供需結構的變化,使得未來中國醫藥先進制造方向将是确定性高景氣。中國企業在這些領域的競争力,是建立于我們全球最強的化工産業鍊基礎、化學合成人才儲備、先進制造能力的綜合之體系上的,短期内幾乎沒有被其他地區颠覆和替代的可能。近期的疫情,使得景氣度正進一步提升。”

陳恒表示,醫療資訊化也是值得重點關注的方向。“從政策方面來看,鼓勵運用大資料、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數字技術,在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等方面更好發揮支撐作用。醫療資訊化技術能在多個次元幫助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和分級診療落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