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國大資料産業前景廣闊 需從資料大國向強國轉變

8月26日,在“2015中國國際大資料大會”上,工信部總工程師張峰表示,我國發展大資料資源基礎好、應用動力多、産業實力強。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我國資訊化總體水準仍然還不夠高,這主要是因為要實作從資料大國向資料強國的轉變還面臨着很多制約因素。

我國大資料産業前景廣闊 需從資料大國向強國轉變

張峰指出,目前,大資料已經成為重要的基礎戰略資源之一,并廣泛融入到人們的生産、生活以及經濟運作和社會治理等多個方面。開發應用好大資料,對我國大衆創業、萬衆創新、改造傳統産業、培育經濟發展新引擎和國際競争新優勢具有重要意義。我國高度重視大資料的發展,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運用大資料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若幹意見》,提出要充分運用大資料先進的理念、技術和資源,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推進簡政放權和政府職能轉變,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一周前,由工信部和發展改革委相關部門共同起草的關于推進大資料發展的行動綱要,獲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為未來若幹年大資料發展确定了方向,并提出了相關的政策措施。此外,在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等重大戰略中也将大資料發展作為重要的支撐手段之一。

對于目前我國大資料産業發展現狀,張峰表示主要展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經過多年資訊化建設和網際網路發展,我國已經成為資料大國。自網際網路發展20餘年來,我國網際網路産業迅猛發展,到6月底網民已達6.68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了48.8%,網站總數接近400萬,網際網路已經成為生産、生活的重要技術平台,随着資訊技術的日益普及和網際網路融合态勢的加快,海量資料不斷快速聚集。據國際有關機構統計,我國的資料總量将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0年将占全球的21%,豐富的資料資源構成了我國推進大資料應用的資源基礎。

第二,我國大資料的應用和發展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張峰指出,,目前大資料在電商、廣告和搜尋等業務上得到越來越深入的應用。金融、百科、醫療、教育等行業也在作為重要抓手發展跨界應用,推進網際網路發展,電信和金融等資訊化基礎好的領域已經在積極推進自身資料整合,城市化大資料在細分、經營分析、反欺詐、征信等方面的應用,技術大資料的創新創業項目也在湧現,目前全社會形成了推動大資料應用發展的良好氛圍,為大資料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第三,我國大資料的發展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技術基礎和産業基礎。據張峰介紹,在網絡技術設施方面,到6月底我國固定寬帶接入使用者超過2億,8m以上帶寬占比超過了53%,移動使用者達到了6.74億,其中4g使用者也達到了2.25億。全國經營性網際網路資料中心超過了1千個,cdn覆寫網絡節點數超過了2000個。随着降費的進一步實施,我國的網際網路能力還将進一步增強。在網際網路産業方面,截止到6月底已有12家網際網路企業進入全球市值的前30強,部分企業的資料儲量和管理能力達到了世界的先進水準。此外,經過多年努力,我國資訊技術軟硬體産品的技術水準和生産成熟度明顯提高,資訊通信産業安全可靠水準也達到了新的高度。

“總體而言,我國發展大資料資源基礎好、應用動力多、産業實力強。”張峰同時強調,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我國資訊化總體水準仍然還不夠高,這主要是因為要實作從資料大國向資料強國的轉變還面臨着很多制約因素,主要展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資訊孤島普通存在,跨部門、跨行業的資料共享仍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有價值的公共資訊資源和商業資料的開放程度還比較低,還難以實作順暢地流動;第二,相關法律法規仍然不健全,政府資訊資源開放共享機制還有些缺位,适應大資料發展的個人資訊保護、資料資産保護等體系還沒有建立;第三,核心技術研發能力仍有待加強,涵蓋資料采集、加工、管理、分析和應用全鍊條的大資料産業生态體系還需要加大力度培育。

據張峰介紹,為此,國務院常委會通過的關于促進大資料發展的行動綱要提出了三個方面的要求:一是主動推動政府資訊技術和公共資料互聯共享;二是順應潮流,引導支援大資料産業發展;三是強化資訊安全保障,完善産業标準體系。為我國推進大資料發展指明了行業發展方向。工業和資訊化部将積極落實國務院的部署,大力推動大資料産業和應用發展,切實發揮大資料在基層政府治理水準、推動産業轉型更新、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文作者:佚名

來源:51cto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