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線電視台正值50周年台慶之際,掌管tvb的女強人,邵逸夫的第二任妻子方逸華于11月22日逝世,享年83歲——這或許也意味着,香港電視史上的一個時代,就此将會徹底劃上句号。

方逸華。視覺中國 資料圖
自2010年邵逸夫宣布退休之後,方逸華就成為了這家電視台的實際打理人,而對于這名出生在上海,成名于南洋的前著名歌星來說,她的一生,便是邵氏始、起、興、盛,乃至最後盛極而衰的一生。
方逸華早年以歌手身份出道,曾推出專輯。資料圖
年輕時,方逸華是風靡南洋地區的中文女歌手,在中國香港和台北、新加坡、馬尼拉,甚至遠赴澳洲和美國等地演唱,都受到了廣泛的歡迎,不過在1960年代末,她放棄了自己的歌唱事業,以妾室的身份,随同為上海人的邵逸夫來到了香港(當時的香港一夫一妻多妾的制度仍舊合法,熟悉香港電視劇的觀衆應該也在一些劇作裡見到類似情景),并且加入了邵氏集團,并且在集團内部打拼了将近20年之後,成為了無線電視台的董事會成員。
在沒有名分地跟随了邵逸夫多年之後,随着他首任妻子、新加坡富商之女黃美珍的逝世,時年66歲的方逸華終于在2000年,同年屆90的邵逸夫完婚。而從她1969年加入邵氏,直至2000年同邵逸夫終諧連理的30多年時間,恰好是無線電視台從1967年剛剛起步,到1970年代的起勢、1980年代的興旺,以及1990年代進入黃金歲月的曆史,也正好是方逸華從一個邵氏采購部職員開始,成為tvb實際主導人的曆史。
邵逸夫和方逸華。視覺中國 資料圖
不過,在作為電視台實際掌管者的年份裡,方逸華的管理風格,還是讓無線的職員們頗有微辭。
她的管理風格,以“雷厲風行”來稱自然是褒義的,不過說得更貶義一些,那就是有些主觀臆斷了,據稱凡是令她感到不滿的無線職員,都會被她很快地請回家,由此導緻一些深受香港電視觀衆歡迎的新聞主播被迫下崗,而tvb的新聞節目也是以在收視率上,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與此同時,在一些2010年代的電視劇裡,方逸華也嘗試大量地植入廣告,以滿足廣告客戶需求,然而這同樣招來了電視觀衆的不滿,由于廣告時間太長,是以監管香港電視和廣播業務的管理機構時常收到這方面的觀衆投訴。
方逸華和邵逸夫的邵氏電影捧出衆多巨星。圖為邵逸夫、方逸華和金城武、梁朝偉、恬妞、萬梓良合影。資料圖
除此以外,tvb很多頑疾,在這些年也絲毫得不到改善,前一陣子就傳出羅嘉良因為機票原因,與tvb高層開撕的新聞,無線電視台再一次因為摳門作風,被公衆頂到風口浪尖上。至于無線藝員和職員一直以來的低薪資待遇問題,這些年來也絲毫不見好轉。
不過應該說,這也是這位年逾八旬的老人,為了挽救已然江河日下的tvb,所采取的一些非常手段,因為衆所周知,大約在2000年左右,無線電視台已經逐漸開始走下坡路了,老一輩的資深藝員紛紛離巢北上,在内地這個更有前景的影視市場紮根了下來,新一輩的藝員則遲遲無法成為頂梁柱,甚至在大制作劇集中對新一代小生花旦進行力捧,也始終都不能讓挑剔的觀衆們買賬。與此同時,作為傳統媒體的電視廣播,與代表新媒體力量的網絡之間的競争,在那個年代已初露端倪,電視廣播的先天劣勢也注定它們會逐漸落于下風。
是以,盡可能為tvb獲得可觀的盈利,以維系這家電視台的正常運作,或許才是作為無線高層的方逸華女士,放在第一位考慮的問題。這種拉攏廣告客戶來獲得商機的做法,或許會讓電視觀衆厭惡,然而筆者對此還是頗感了解的。
2014年,方逸華和現任tvb主席陳國強出席tvb台慶夜。資訊時報記者 蕭嘉甯 攝
與此同時,就像我曾經在回顧tvb50年風雨的文字中提到過的那樣,香港作為一個特殊的國際自由港,其影視業的繁榮本身就是特定時代适逢其會的産物,就像方逸華本人,以及她的丈夫邵逸夫都是來自上海一樣,香港影視史上留下自己名字的演員,甚至一多半都來自于内地。當香港市場對内地的演員們已經失去吸引力,而内地市場對碩果僅存的香港優秀藝員,又有無法拒絕之誘惑的時候,恐怕再多的舉措,也隻是精衛填海般的無力回天罷了。
究竟是因為方逸華的獨斷獨行加速了tvb的墜落,還是在無力扭轉大趨勢的情形之下,她依靠自己的上司能力,對維系無線電視台的最後榮光,付出了最大的努力,或許我們要等到很多年以後,方才能夠對方逸華女士管理tvb期間的成績進行公正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