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降低資料中心總擁有成本的物聯網

随着企業每年在電力方面大量的成本花費,人們通常期望資料中心能源效率會成為營運商的主要優先事項。然而顯然不是。從資料中心使用者組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其投資重點方面能源效率隻能排名第四位,可用性實際上是人們最為關注的重點。

這并不奇怪,尤其是人們考慮資料中心失效對财政的影響。資料中心設施在企業中越來越重要,資料中心的管理水準和控制能力有着不斷增長的趨勢。

降低資料中心總擁有成本的物聯網

兩全其美?

這樣一來,企業正在尋找技術和結婚的可用性與效率優化技術。從操作的意義上,這轉化為活,不老化,資料功能精确的功率,制冷和資産管理系統。建立一個實時的架構,資料中心可以越俎代庖進行管理,否則将影響到可用性、相關資産節約,以及降低資料中心的總體擁有成本的問題。

持續的資産可見性是實作上述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遠遠超出正在營運的資産。其整個生命周期中,其資産的位置必須是可見,無論是剛抵達裝卸碼頭,正在等待配置或儲存,或已經轉移到另一個資料中心。

那麼有了這些情報,操作員可以對計算需求和電能之間的關系進行詳細的了解。這使得在決策過程中,知道還需要多少電能,以確定處理能力始終可用。它将消除“昏迷伺服器”裝置的威脅,這是指那些消耗電源和冷卻能力,卻很少處理工作負載的伺服器。

全自動資産生命周期管理,可以確定企業不必在可用性和節約之間進行選擇。他們可以二者兼得。而不用從業人員進行手動庫存審計,對于每一個監控資産的設施的位置,實時系統将不斷報告。

實時系統可核查提供每項資産的位置,成本,價值,規格和互動的人員,稽核跟蹤,從部署到退役。反過來,這有利于更清晰的容量規劃和密度管理,減少了人為誤差,提高了問責制。

預測分析進一步增強了企業的控制能力,讓企業從被動管理轉向基于自适應趨勢分析的積極政策。

确定環境條件,工作模式和計算負載之間的關系,最終得出的規則和流程,可協助企業的财務規劃,提供服務的真實成本,使變得可見的和可量化。

有了這些強大的資料組合,位置洞察力和先進的技術,可以確定證企業可以利用其資料中心的真正能力,以推動業務增長。

作者:何妍 

來源:51cto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