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豆腐乳
編輯:養樂多
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出生人口性别比為111.3,較2010年下降6.8。
出生人口性别比一般以女性為基數視作100,男性數目與之對應。簡單說,假如有一年裡某地出生了100個女孩和106個男孩,那麼該地那一年的出生性别比就是106。一般來說,自然情況下出生人口性别比最多也不能超過107,也不會低于102。
中國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突破107的警戒線,之後一路飙升,近些年逐漸降低,已經是好消息了。
近些年出生人口性别比降低,可能有些原因是讓人意想不到的。
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中,與2010年相比,城鎮人口增加23642萬人,鄉村人口減少16436萬人,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4.21個百分點,可見過去十年城鎮化速度還很快。
而這就意味着大量農村人口要進城買房。有研究顯示,超過四分之一的農民工有在城鎮買房的意願,其中超過四成在城鎮賣房的原因是為自己或子女成家購置婚房。另有對河北的研究發現近六成男性都認同進城買房是結婚的必備條件。
伴随着這十年城鎮化的,還有八十年代初開始出生人口性别比畸形的那代人進入婚齡,發現由于性别失衡,男性婚姻擠壓加劇。男性要付出更多成本才能結婚,包括并不限于城鎮買房和某些地區越來越高的彩禮。
而房價,這近二十年大部分時間裡也是上漲的,有時漲得還很快,就增加了在城鎮裡買房的負擔。
原本養育孩子的成本就是在上升的,而男性婚姻擠壓加劇的現實讓哪怕是重男輕女的人不願意多生兒子了。
農村裡的觀念是“養兒防老”,是以更願意生兒子。在千百年裡,農村的兒子是壯勞力,是看家護院的好打手。可在城鎮化浪潮下,種地早就是低收入的事業了,生兒子不再有傳統農村中的作用,反而會因為進城買房,讓農村家長背上更沉重的經濟負擔——到适婚年齡的男性往往沒多少錢,還是得掏空長輩的“六個錢包”。
那不想進城的農村年輕男性呢?有些很不錯,能在農村混得好,有些則是單純懶不想奮鬥。即便如此,他們的結婚成本也因為婚姻擠壓而擡高了。
于是就有了因婚嫁成本提高、農村懶漢等原因出現“養兒啃老”的情況。有研究表明,在農村生了兒子,會提升農村老年人陷入經濟貧困的可能性,不過好在能顯著降低其孤獨感。
這就抑制了人們對生兒子的熱衷。有研究對重慶、四川、貴州、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和雲南九個省級行政區的育齡婦女調查顯示,絕大多數認為理想子女性别結構為1男1女,除0男0女外,理想為2男0女的婦女占比最低,甚至低于理想為0男2女的比例。
是以城鎮化浪潮和房價上漲,有些意外地促進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降低。有研究發現,當房價收入比上升1個機關,城鄉地區出生性别比将顯著下降0.2%,其中房價上漲顯著降低農村地區的出生性别比,對城鎮地區出生性别比沒有顯著影響。
這一過程是通過傳導男性婚姻擠壓而形成的,而另一方面,也預設了家長有責任給男性後代而非女性後代置辦房屋等家産,還是暗藏了某種不平等思想。
不管怎麼說,這十年來出生人口性别比還是逐漸下降了,而且未來是有望降到正常範圍内的。
上下滑動檢視參考資料: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資料情況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105/t20210510_1817176.html
宋嘉豪,鄭家喜,吳海濤.“養兒防老”還是“養兒啃老”:男性子嗣對農村老年貧困的影響[j].農業技術經濟,2019(12):131-142.
石人炳,楊輝.兩男恐懼:一種值得關注的孩子性别偏好[j].人口學刊,2021,43(1):15-25.
康傳坤,文強,楚天舒.房子還是兒子?——房價與出生性别比[j].經濟學(季刊),2020,19(03):913-934.
本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