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時代,我們的資料如何安放

在經濟新常态和新技術的推動下,“網際網路+”式的春風吹遍各行各業,很多人都想借着春風搶占風口,騰雲駕霧更是駕輕就熟。在網際網路時代,“雲”已經成為創業者的标配,也成為我們生活的陰影,我們又該如何保障我們的資料安全,讓“雲”不被污染?

兩會期間提出的“網際網路+”行動計劃,極大程度促進了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等與實體經濟的互相結合。

而在今年的第七屆雲計算大會上,網際網路+、中國制造2025、混合雲、雲計算安全成為大家讨論的熱點。而雲計算作為一種基礎建設将發揮重要作用。

雲,不再是高高在上,虛無缥缈,而是已經實實在在應用到人們生活中。我們在網際網路中所用到的,硬體或軟體,産生的資料、圖檔、視訊等,都會通過“雲”來提供服務。我們周圍已經充斥着各種雲,我們享受着“雲”帶來的服務,雖然我們不知道。甚至我們會擔心它什麼時候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

“雲+”時代,我們的資料如何安放

雲計算,是基于網際網路服務的增加、使用、傳遞模式,是網際網路的基礎服務。關于網際網路上的所有東西都可以放到雲上,不用依靠本地存儲就可以輕松存儲、下載下傳和分享。這種服務可以是it和軟體、網際網路相關,也可是其他服務。 是以網際網路+,歸根到底就是雲+。在雲服務的基礎上,通過“雲+”可以提供大資料,可以形成物聯網,可以連接配接各種硬體和軟體服務。

不管是更安全的私有雲、還是更加友善的公共雲、還是更高效的的混合雲,都成為創業者不錯的選擇,為其創業提供了基礎的保障,同時也為我們普通使用者的存儲、分享提供了友善。

有關資料分析表明,我國雲計算市場規模正以超過30%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快速增長,2014年雲計算市場規模從2010年的350億元迅速突破到了1000億元。2015年全球雲計算市場預計可達1300億美元,年增長率為20%左右。在如此快速的增長下,雲計算成為市場競相追逐的對象。

營運商的"雲+",避免作繭自縛

在第七屆雲計算大會上,三大電信營運商不約而同的都選擇了“網際網路+”這個話題。雖然網絡是由他們來架設,他們為我們提供網絡,卻長期以來根本沒有很好的運用網絡,是以在網際網路大潮下,他們感受到了不安,他們要主動擁抱網際網路。他們想要擁有話語權,掌控網際網路,就需要從雲端入手。三大營運商都推出了“網際網路+”式的雲服務平台,可以連接配接教育、醫療、農業等行業,為他們提供雲服務的解決方案,進而打造自己的雲服務和大資料創業生态圈。

當然三大營運商的競争也相當激烈,都不想在這次大潮中落後。都想通過增加帶寬,提高存儲能力和降低資費來吸引使用者。而目前,我們所用的寬帶,都相對較低,資費又很高,成為我們是否選擇其服務的關鍵。

it硬體的"雲+",重在創新整合

随着我國網際網路的這十幾年來到飛躍式發展,長期以來,it行業呈現無序擴張,已導緻業務幾近崩潰。從2005到2010年,五年時間中國虛拟機呈十倍增長,到2010年營運成本增加到1000億美元。而對于it硬體企業來說,70%的預算耗費在了營運和維護上。同時這些企業長期以來,為網際網路公司提供寬帶存儲服務,形成了工作複雜,效率低下,供應過剩,使用率不高,創新不足,業務被限制等弊端。

而“雲”概念的提出,雲計算的實作為這些老牌it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一方面,雲計算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着我們的生活,改變着我們辦公環境,融合基礎設施的理念也逐漸被業界普遍接受,有分析機構甚至認為,融合基礎設施是雲計算技術發展的未來之路。

一些企業為了适應雲計算架構,通過創新相繼推出新的伺服器,融合一體機(也稱融合系統或內建系統)。通過對伺服器的系統化整合,使其提供效率,降低成本。目前,融合一體機的風剛過,超融合一體機又大熱起來,其中不乏像戴爾、ibm這樣的老牌it廠商,同樣也不缺乏nutanix、青雲這樣的新創企業。而在今年第七屆中國雲計算大會上,就有寶德和青雲的多款超融合系統亮相。

那麼,什麼是超融合系統?

拿寶德超融合系統來說,作為一種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将軟硬體內建傳遞,實作了計算存儲融合、軟體定義和運維自動化等技術的綜合應用,使得中小企業能夠以最小的初始成本快速實作it基礎設施的雲化;同時,系統可以随着企業業務的增長進行“積木堆疊式”的彈性擴容,真正實作了按需增加配置,為企業節約系統搭建初期的投入成本。

超融合系統,是在openstack的基礎上建構的雲管理平台,很多大的廠商像ibm、惠普等都在做自己的雲管理平台。而作為國内老牌的it硬體廠商的寶德,為何敢走上雲服務這條路?

筆者了解到,寶德在2010年籌建雲計算業務,并專門成立了公司,從2012年起,基于openstack雲計算平台研發寶德公有雲,達到近萬台虛機的規模。其中2013年投資了一家專注于提供基于openstack混合雲解決方案的創業公司海雲捷迅, 并在2014年推出“大資料一體機”、“雲計算一體機”。2015年,寶德雲基于計算存儲超融合架構,設計全新的融合一體機(cloud in box),為企業級客戶提供基于超融合架構的混合雲服務。

老牌it企業通過自我革新,加入到雲陣列之中,通過搭建雲服務平台,來提升自己的服務能力,同時拓寬自身的業務範圍和市場規模。為網際網路企業提供更多的選擇和更好的服務。

混合的"雲+",提供更多選擇

作為普通使用者的我們,之是以會選擇把我們的資訊放到雲,很多時候是對軟體或硬體廠商的被逼無奈,也是因為免費便宜。而免費帶來的就是不安全,蘋果icloud引發的”好萊塢豔照門”事件就是例證。這還隻是個人資料,無非是個人隐私洩漏,而要是企業使用者,重要資料洩漏,帶來的将是緻命的打擊。是以人們對公共雲的安全性提出了很大的質疑。

而對于很多大公司來說,都會選擇私有雲作為自己的雲服務架構。但私有雲的建設,則需要考慮資料中心、伺服器、存儲、網絡等各方面的規劃、選型、配置、部署,工作量大且繁瑣,運維成本造價太高,對于很多小公司來說很難承受。那麼,大公司建構私有雲就可以安心了嗎?最近一段時間,作為國内巨頭的阿裡,支付寶也承受不住挖掘機的技術,癱瘓幾個小時服務。而同樣是巨頭的攜程也因為程式員誤操作而癱瘓十幾個小時。這些大公司頻繁出現資料安全問題,讓我們這些普通使用者情何以堪。

當公共雲和私有雲面臨各自的瓶頸時,混合雲的出現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可能。混合雲融合了公共雲和私有雲,它既可以利用私有雲的安全,将内部重要資料儲存在本地資料中心;同時也可以使用公有雲的計算資源,更高效快捷地完成工作,相比私有雲或是公有雲都更完美。這樣混合雲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也很好地解決了安全問題,為網際網路提供了更多選擇。

從目前來看,很多中小企業都願意用混合雲的架構來為自己提供服務。同時很多雲服務提供商,相繼開發混合雲服務,來擷取更大的市場。

不管是pc端的電腦,移動端的手機,還是各自智能硬體和可穿戴裝置,以及各自應用軟體,我們都在潛移默化地用着雲計算提供的服務,可能我們都不知道。當然我們也不能選擇什麼樣的雲服務,而這些我們平常使用什麼樣的的裝置和軟體是可以選擇的。能否提供好的服務,決定我們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本文作者:微言

來源:51cto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