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中國頂級廚師,為毛主席做飯19年,發明的紅燒肉做法流傳至今010203

現實生活中存在着職業歧視鍊,體面的看不上不體面的,動腦的看不上動手的,這導緻許多90後在找工作的時候瞻前顧後,既想着高薪又要體面。其實這樣的觀念是不正确的,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任何一種職業,隻要做好做精都會有所收獲。

比如說廚師這個職業,在很多人眼中就是做菜的,整日和柴米油鹽打交道,沒有太大的前途。殊不知頂級廚師寥寥無幾,那些負責國宴的廚師做出來的菜有價無市,出場費更是天文數字。

程汝明就是中國的國寶級廚師,他也是從飯店學徒做起,一步步錘煉自己的技藝,最終成為頂級廚師,多次為國家上司人制作國宴。

他是中國頂級廚師,為毛主席做飯19年,發明的紅燒肉做法流傳至今010203

就連毛主席這樣不注重口腹之欲的人,對程汝明的手藝也是贊不絕口,在組織的安排下,他為毛主席服務了十九年,達到了自己事業的巅峰。

程汝明出生于一個貧困的山村,家中一共有六個孩子,他作為最大的那個,從出生開始就肩負着重擔。為了減輕父母的壓力,他從12歲開始就跟着下地做農活,但他知道,即便一年做到頭也無法改變家裡貧窮的狀況。

他是中國頂級廚師,為毛主席做飯19年,發明的紅燒肉做法流傳至今010203

為了賺錢,程汝明離開了家鄉,進入城裡的飯店工作。一開始因為沒有經驗,是以他隻能做一些打雜的工作,拿到的薪水也非常微薄。但程汝明沒有任何怨言,從離開家的那一刻開始他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努力工作改善家人的生活條件,是以無論多苦多累他都會堅持下去。

當時租界内的外國人比較喜歡西餐,但國内厲害的西餐廚師卻沒有多少,于是程汝明便決定學習西餐。他跟着一個英國廚師學習技術,用了十多年的時間才出師,成為了西餐廳的正式廚師。

然而在動蕩時期,作為一個廚師每個月的工資也沒有多少,程汝明一家人依舊在溫飽線上掙紮。直到戰争結束之後,新中國建立起來了,上司人們充分考慮到窮苦百姓的生活狀況,給每家每戶都分了土地,程汝明一家的日子才真正好起來。

他是中國頂級廚師,為毛主席做飯19年,發明的紅燒肉做法流傳至今010203

沒有了生存壓力之後,程汝明換了一份工作,成為了鐵路員工。因為工作努力,他曾經被評為勞模,還得到了主席的親自接見。1952年許多外國貴賓來中國進行參觀,黨中央對這一次接待非常重視,不僅調來了當時國内最高端的列車,還找來了許多擅長西餐的廚師,程汝明也在其列。

他是中國頂級廚師,為毛主席做飯19年,發明的紅燒肉做法流傳至今010203

因為有十幾年的從業經驗,是以在外賓來訪期間,程汝明便負責準備宴會所需的食物。外賓們對餐桌上的美食都贊不絕口,這次宴會在程汝明的努力下取得了極大的成功。為了不埋沒他的廚藝天分,之後他就被安排在外并專列上工作。

而1954年的時候,程汝明的工作再次發生了變動,組織上決定将他調到毛主席專列上工作。不過毛主席的口味比較本土化,不是很喜歡西餐,是以一開始程汝明隻能當中餐廚師的助手。

他是中國頂級廚師,為毛主席做飯19年,發明的紅燒肉做法流傳至今010203

為了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他每天都努力學習鑽研,很快也掌握了中餐的火候,成為了雙修廚師。

漸漸地毛主席也習慣吃他做的菜了,1958年,他被調到中南海裡工作,和李錫吾一起負責毛主席的日常飲食,一幹就是十幾年。

程汝明真正做到了幹一行愛一行,進入中南海之後,他整天琢磨着怎麼多做些好吃的讓主席的胃口更好一些。毛主席愛吃紅燒肉這件事衆所周知,但偏偏做紅燒肉要用到醬油,而毛主席是絕對不吃醬油的。

他是中國頂級廚師,為毛主席做飯19年,發明的紅燒肉做法流傳至今010203

程汝明想出了一個法子完美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用糖來炒糖色給肉上色,之後多加一點鹽來提供鹹味,這樣即便不加醬油,做出來的紅燒肉也色澤紅亮香甜可口。每次程汝明隻要做了紅燒肉這道菜,主席就一定會吃完。

為主席服務對程汝明來說是一種榮耀,他空餘時間研究出了許多新的菜品,其中不少還登上了國宴。1976年毛主席離世,程汝明也離開了中南海。但他在之後的日子裡也依舊在為中國其他上司人服務,還曾經在1986年獲得了國家特一級廚師職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