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顔甯:清華女神博導,37歲攻克50年世界難題,出走美國引軒然大波

作者:經典人物記

她是普林斯頓和清華大學最年輕的女博導,曾經榮獲美國‘國家青年科學家’稱号,是美國最不願意放走的女科學家,畢業後毅然回國。

攻克困擾全球生物學家近50年的世界難題,功成名就之時卻因院士之争負氣歸美,她就是我們本期要講的美國科學院院士顔甯。

2017年5月7日,已經四十歲的顔甯眼睛裡充滿了疲憊,機場裡人來人往,而今她卻要告别祖國,十年前她回到這裡有掌聲鮮花相迎,十年後她離開這裡卻無一人送别,她深沉的愛着這個國家,最終卻隻能悄然離開。

其實在下決心離開中國之前,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已經多次向她發送過邀請,但她一直沒有同意,想要留在清華大學完成自己的研究,直到研究結束,交接完所有事情之後,她才同意了成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終身講席教授職位的邀約,回到從前的母校,做自己最喜歡的研究。

顔甯:清華女神博導,37歲攻克50年世界難題,出走美國引軒然大波

顔甯在研究

2007年,初生牛犢的顔甯已經獲得了北美地區青年科學家獎,也順利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從事博士後研究,但是那時候,她心心念念的依然是回到祖國的懷抱。

1977年顔甯出生在山東章丘,從小就認真好學,對于生物有極大的興趣,在看到顔甯的天賦異禀之後,父母早早地為顔甯規劃好了未來,想要讓她成為一個治病救人的醫生。

1996年,顔甯不負衆望,考上了清華大學,然而卻沒有依從父母的想法學醫,而是選擇生物科學與技術這個專業,其中緣由更是讓人啼笑皆非,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讓我們之後見識到在生命科學領域發光光熱的顔甯。

然而顔甯最開始入學的成績并不理想,選擇生命科學的顔甯并不了解這個專業,甚至成績一度掉到67分,這雖然沒有挂科,但是對于顔甯這樣的天之驕子來說,也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這件事後,顔甯更加認真投入學習,并在四年後順利獲得學士學位,又在2000年遠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留學,得遇恩師施一公教授,施一公是國際生物學界的大佬級人物,也是她最為敬重的老師。

性格很倔又要強的顔甯在美留學期間,經常因試驗進度毫無進度與施一公争吵,施一公發現了她投機取巧的缺點,但同時也看到了她身上蘊藏的天賦,‘科研追求容不得半點投機’是施教授對顔甯的教誨。

顔甯:清華女神博導,37歲攻克50年世界難題,出走美國引軒然大波

普林斯頓大學

原本還十分浮躁的顔甯,虛心接受恩師的教誨,開始靜下心來鑽研,自那以後她的人生之路就開啟了外挂模式,首先各大試驗陸續成功,而後就是專業性論文層出不窮,可謂是光環加身、王冠戴頂,一時風光無量,名氣大增。

原本比她強的同學都被她遠遠甩在了身後,學術的不斷成功,也給了顔甯許多自信,讓她對于自己的定位愈發清晰,2004年,顔甯在美國取得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為了繼續自己的研究之路。

她沒有選擇離開學校賺錢,而是留校成為該大學該系的博士後,繼續進行更深層次的生命科學研究工作,2005年,她獲得北美地區青年科學家獎,這意味着她的研究事業更上一層樓,2007年,她放棄在美如日中天的研究事業,毅然選擇歸國,受聘擔任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那一年的顔甯才30歲,是清華大學也是普林斯頓大學最年輕的女博導。對于她的選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十分不了解,如此有才華的女博導居然放棄大好前程和高薪報酬,一無所有地回到中國,這讓美國人難以了解,并且極力挽留她。但是那時候的顔甯一心隻想為祖國做貢獻。

懷抱這樣遠大的志向,顔甯受聘成為清華大學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導。顔甯的回歸一開始是受到了非議的,一個年輕女人卻成為博導,很多人都對顔甯不以為意。

顔甯:清華女神博導,37歲攻克50年世界難題,出走美國引軒然大波

開講啦

為了打破世俗的成見,顔甯帶領自己的團隊從回國初夕就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11年,顔甯成為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并且獲得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這些資助幫助顔甯走向了更廣闊的平台,并且在2012年摘得‘青年女科學家獎’的頭銜。

2014年,因她率領的團隊在國際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三維晶體結構的突出成就,得以成功進入‘長江計劃’。

次年,顔甯又在研究領域中有了更大突破:獲得具備更多構象的glut3結合底物和抑制劑的超高分辨率結構,進而清晰揭示了葡萄糖跨膜轉運這一基本細胞過程的分子基礎的偉大成就。

這次的研究成果讓顔甯揚名全世界,因為這是一個生物學家們研究了五十多年都勘破的難題,那麼多前輩在這行苦心專研,都沒有取得任何成果,如今卻被一個畢業僅僅七年的女科學家破解了,這叫人如何能夠不震驚。如何叫人能不為此感歎自豪呢?

顔甯在清華大學完成的這項研究,讓顔甯獲得了多項國際大獎,其中包括賽克勒國際生物實體獎、國際蛋白質學會的青年科學家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進步獎等一系列獎項,這一成就,讓她迎來了科研路上的頂峰時刻。

顔甯:清華女神博導,37歲攻克50年世界難題,出走美國引軒然大波

顔甯

顔甯的諸項關于生命科學的突出成就一度引爆生物科研界的熱議,也極大地拓寬了後續生命科學家研究的眼界,2016年被美國雜志評為“中國科學家之星”。

同年9月,顔甯作為嘉賓參加央視《開講啦》節目,2017年顔甯被評為‘影響中國’2017年度科技人物,其他大小獎項以及榮譽稱号無數,在這十年内顔甯可謂是光環加身,榮耀無比,她是注定站在金字塔頂尖的人。

以及到2018年為止,顔甯在國内從事生命科研期間先後發表專業學術論文59篇,其中在較為著名的國際雜志《自然》《科學》《細胞》上發表的就有22篇。

年僅40歲的顔甯在該領域的貢獻和成就根本不容忽視,關于她本人的話題在界内也一直居高不下,她不僅有智慧,也有美貌,是實至名歸的集美貌與才華于一身的女子。

顔甯是很多中的科學家女神,是同樣對生命科學有興趣的青少年崇拜和學習的榜樣。

然而,在顔甯科研之路的巅峰時刻,也有不穩定的因素雜含其中:一封來自美國的普林斯人心目頓大學的邀請信送至她手中。

2017年,普林斯頓大學想授予顔甯終身教授職位的事情被清華大學證明,但她本人在一開始時并沒有接受邀請,過後不久,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候選名單上出現了顔甯的名字,她成為那年年紀最小的候選院士,但最終卻遺憾落選。

故而外界才有傳言顔甯是在落選後才接受普林斯頓大學的邀請。甚至在落選院士之後辭職前往美國,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

顔甯:清華女神博導,37歲攻克50年世界難題,出走美國引軒然大波

頒獎儀式

顔甯接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邀請的事情一經證明就備受争議,曾在學術界引起軒然大波,在經過不知情人士的惡意渲染後,‘叛徒’、‘負氣出走’和‘白眼狼’等刺人字眼一下子貼到了顔甯身上。

顔甯女士在《開講啦》節目中講道:因為本身學科的研究,使得她對生命很好奇,越試圖去了解生命,和朋友聊得最多的也是關于生命這個話題,而對于生老病死或者其他,并沒有去多想。其實,顔甯選擇美國,不過是為了在科研上有更多的選擇,能夠在新的環境開啟一段新的旅程。

2017年,時年四十歲的顔甯,乘坐飛機前往美國,甚至在離開之後,她依然是清華的大學的兼職教授,2019年,顔甯被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但是她卻從未想過更改國籍,自始至終都是中國國籍。

顔甯女士已經處于一個普通人無法企及的高度,她的成就,她的榮譽,她本身所擁有的豐富學識,對事物的了解已經到了超脫現實的境界。

科學家有其獨到的眼光去看待世界,顔甯女士與普通人是不同的,她所追求的早已不是物質這些單方面的淺顯東西。

顔甯女士回國十年所創下的光輝成就以及有的重大突破,不會因為她的離開而消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