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Google,智能家居最上道的那個公司

Google,智能家居最上道的那個公司

開始之前,先回顧一下我們對智能家居的了解:

把生活資料化,把資料模型化,把模型産品化,産品再回到生活,完成對衆生生活方式的改造,是家居智能化的完整過程。而現在,我們仍舊處在把生活資料化的時期。

google powermeter在個人頁面的take action選項裡可以給你提供節電建議,而且你可以看到自己節電數量的多少。随着powermeter更多的了解你的用電消費變化,它會不斷給你新的節電建議。當你按照節點建議來做之後,google會給你特别的獎勵徽章,你甚至可以跟好友來一場節電比賽,看誰更快的獲得更多徽章(多好的社交化嘗試)。

Google,智能家居最上道的那個公司
Google,智能家居最上道的那個公司

如果要我用一句話來總結powermeter失敗的理由,那我可能會說:谷歌這家公司怎麼這麼沒有網際網路思維呢!(到底什麼是網際網路思維?我糊塗了)

這一段是總結google進入客廳的各種嘗試。自從android釋出之後,谷歌一直在試圖進入客廳。說到這裡就有點好奇,大佬們對客廳一直虎視眈眈,顯然是認為這塊肉不小,可是客廳經濟似乎一直沒有受到資本市場足夠的重視,難道是因為太習以為常了?

Google,智能家居最上道的那個公司
Google,智能家居最上道的那個公司
Google,智能家居最上道的那個公司
Google,智能家居最上道的那個公司
Google,智能家居最上道的那個公司

顯然這個主意後來在内部被槍斃了,想必後來谷歌意識到光做點遠端控制其實沒有什麼實際的價值,這真是個正确的判斷!

現在這個平台可能會被放到nest這個新的主體上,為什麼不呢,nest跟android@home完全不是一個量級上的産品,這可能才是google認為真正“智能”的産品。

Google,智能家居最上道的那個公司
Google,智能家居最上道的那個公司

現在,google放棄了自己的android@home(這根本就是一套控制系統,我反複說,“智能”遠遠遠遠遠大于“控制”),這不,nest現在不光美國的電力公司合作做能源管理,資料還可以賣給奔馳、jawbone(說“賣”可能不太合适,應該叫合作),這背後的商業邏輯可能讓你覺得詭異,例如奔馳為啥要接入nest?隻是為了讓你回家前自動開啟家裡的空調嗎?奔馳肯定也得到了什麼,比如:奔馳車裡的溫度能夠根據你的nest資料自動調整(這是一種極緻的無縫對接,以後你的辦公室應該也能做到)。

nest 在其 blog 上稱:“我們希望使用者的 nest 産品可以和他們使用的其他裝置打通,例如燈泡、家具、手環甚至是汽車。我們試着将生活中的不同産品有機聯系起來,進而創造個性化的體驗,讓使用者更舒适也更安全。”這不就是智能家居的平台麼?!(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這是一個無界面的“系統”,基于資料、雲和算法,無須操作,是以“操作”系統這個概念,以後可能會慢慢過時了……)

Google,智能家居最上道的那個公司

現在回頭看,這32億美金,買到的到底是什麼?

哦,對了,nest還收購了dropcam。這個平台可以做的事情就越來越可怕了,不是嗎?

場景:你可以設定在你醒來時,讓jawbone up24腕帶通知nest恒溫器調節家裡的溫度;或者,當nest火災報警器監測到煙霧或者二氧化碳有增加時,讓lifx閃爍紅燈……api項目不僅僅是簡單的控制裝置,它更多的是讓消費者在家裡可以更加舒适。我們稱之為“智能家居”。

以google之牛逼,之強大,都沒有能夠搞定智能家居,可見,這東西與技術無關,至少不是技術決定的!智能家居的重點在于場景,在于協作,而且目的是智能生活,而非“智能添亂”。還記得我在上一篇文章裡如何陳述智能家居的發展過程嗎?智能家居的背後是人工智能,而非上網。如果我們再去思考為何google要收購各種機器人公司,我們或許能更明白發生了什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