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Docker未曾想過取代虛拟機

Docker未曾想過取代虛拟機

作為一種確定多個工作負載在實體伺服器上隔離性的輕量級方式,容器已經存在了很多年。使用基于hypervisor的虛拟化,軟體層(hypervisor)對伺服器底層的實體硬體進行了抽象,允許在hypervisor之上建立虛拟機并安裝應用。與基于hypervisor的虛拟機不同,容器并不打算效仿實體伺服器。相反,主機上的所有集裝箱化應用共享通用的作業系統核心,避免了針對每個應用運作一個單獨的作業系統,極大地減少了開銷。

支出減少尤其受雲服務供應商的歡迎,隻需要很低的成本就能夠提供有競争力的價格,同時還能夠獲得利潤。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公司基礎設施的内部運作機制被嚴密保護,但偶爾也會公開某些方面。例如谷歌說它幾乎所有的應用都是在其自産的容器軟體omega内運作。

在雲供應商之中出現的容器将替代虛拟機的趨勢可能會給提供虛拟機管理軟體及服務的公司帶來重大影響。vmware在2001年将其gsx伺服器虛拟化平台引入到企業it中,在接下來的十年中,該公司攫取了大量利潤并成為虛拟化的代名詞。目前, vmware在hypervisor業務中遙遙領先于與其最接近的競争對手(微軟)。容器引起高度關注,使某些人懷疑hypervisor是否正在接近終結。

總部位于俄勒岡州的咨詢公司dragon slayer的進階分析師marc staimer說:“容器可以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幾乎能夠做到hypervisor所能做的一切。容器是下一代虛拟化,已經對vmware構成直接威脅。”

vmware 肯定不會忽略有關新容器的大肆宣傳,它釋出了更新程式,能夠将docker容器從開發平台無縫遷移至vsphere或vcloud air環境中的測試或開發環境。公司主管說他們将docker視作為開發人員提供工具的合作夥伴而非伺服器虛拟化業務的威脅。當然vmware支援容器在虛拟機之上運作,解決了應用可移植性問題,但并沒有進行進一步的整合。

實際上,docker并沒有任何公開計劃要替代已有的虛拟化廠商。

docker的市場銷售副總裁david messina 說:“實際上,在大多數情況下docker被部署在虛拟機上運作。容器取代虛拟機的言論肯定不是我們所倡導的。docker容器的核心價值是應用百分之百的可移植性…而不是更高的硬體密度。”

容器如何安身立命

将容器用作整合工具的障礙仍舊存在。例如,幾年前很多對基于hypervisor虛拟化的批評言論再次被引用。舉例來講,如果硬體出現故障,更高的整合級别增加了工作負載運作中斷的風險。關注安全性的人指出單個核心可能會影響主機上的所有容器。目前容器基本沒有可以用于虛拟機的編排工具以及進階管理功能。

然而,使用容器的并非隻有google和大型雲供應商。比如總部位于科羅拉多州的新興公司dh2i專門部署了windows容器管理軟體,用于整合伺服器并節省了軟體許可費用。

virtualization practice公司的分析師simon bramfitt說:“如果docker内部的業務路線圖反映了其對容器作為整合工具的猶豫不決,那麼執行上司可能正将公司帶向錯誤的方向。”

simon bramfitt說:“如果他們想的隻是讓開發者的生活更輕松一點兒,那麼并未發揮出平台的優勢。我認為企業環境的确需要工作負載的容器化。如果他們沒有選擇開拓市場,那麼我想知道他們是否更想開拓已經發現的更為安全的市場,比如較少面臨來自vmware的競争的市場。”

即使是某些docker使用者,包括總部位于亞特蘭大市的移動應用公司 yik yak的cto tom chernetsky也提到他們可能會考慮對容器作為虛拟機替代選擇的可行性進行測試。

451 research的研究經理jay lyman說:“實際情況是一切都是混用的,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技術實作企業it目标。容器僅僅是另一個工具。”

“docker以及容器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快速取代虛拟機。很多虛拟機将會和容器一起使用。但docker和容器不必推翻vmware就能在市場上繼續擁有巨大的發展及吸引力。考慮到vmware在企業it中的流行程度,如果容器取代了10%到15%的vmware虛拟機,這将是相當巨大的成就。”

本文作者:張冀川

來源:51cto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