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變革大潮來襲 雲計算應用步入新階段

經過五年的發展雲計算行業從最初的概念,從最開始 電子商務,遊戲行業,已經普及到各行業各業,在這種大勢下政府提出“網際網路+“國家雲計算發展戰略,在openstack技術成為公認的雲計算技術标準,雲服務廠商各家都在建設自已資料中心的環網,異地備份資料雙活是未來雲對計算服務廠商的标準要求,目前雲計算技術的熱點是容器技術與openstack技術的融合。與容器技術如 docker的融合能讓paas平如資料靈活遷移,讓使用者對iaas層無感覺,良好的使用體驗,這也是未來雲計算的要求。

變革大潮來襲 雲計算應用步入新階段

流動資料讓雲計算管理更簡單

雲計算的優勢之一就在于管理,戴爾存儲大中華進階存儲經理張委在談到雲計算的時候表示,any cloud是戴爾的“任意雲”戰略,分别針對雲就緒,雲部署,雲管理為客戶提供經濟、高效的整體方案,在結合戴爾全球的雲戰略基礎上,不僅保證了客戶在這三階段的統一管理效率,還通過雲生态圈戰略,加大了戴爾在中國雲計算演進過程中的戰略價值。在生态系統的管理中,也需要基礎設施的配合,為此戴爾提供伺服器、存儲、網絡、軟體服務、融合架構等解決方案,支撐雲的優化和部署。以硬體創新為例,戴爾專門針對any cloud提供優化和內建的解決方案。

在存儲方面,戴爾也一直在增強和新增一些特性,譬如一直在談的流動資料架構,閃存,提高性能,降低成本,還有fluid cache for san解決方案,讓資料更靠近計算,形成閃存池,加速雲計算和虛拟化的性能。

傳統行業開始走進雲計算

寶德雲市場經理雷翠華在接受本站記者采訪時表示:雲服務廠商陳營呈群雄逐鹿之勢, bat網際網路公司,傳統it公司,如寶德,華為,浪潮 新新雲計算創業公司包括智能硬體起家的小米也加入其中。網際網路與雲計算行業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傳統行業與網際網路行業在融合,網際網路行業與雲計算行業在融合,雲計算技術與各開源技術在融合,硬體與軟體在融合,網際網路融合成為物聯網,融合是雲計算,網際網路行業以及各個業态未來發展的主旋律。

目前雲計算的特性,彈性,易擴充等特點已經完全得到應用。對于公有雲與之前大家采用包月的計費模式不同,現在精确到小時,秒級計費,就營運商一樣按每月帳單結算費用,說的特性得到了真正的發揮,雲的價值也得到了确定的實作。

雲計算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多種形式提供雲計算,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托管雲。寶德雲超融合一體機就是混合雲服務。技術方面已經相對成熟,衆多大廠商的參與和基金會組織,讓開源技術變得可控可用。目前開源技術在控制與自由兩者之間實作完美的平衡。

idc雲化帶來新發展思路

除了傳統的硬體廠商,目前idc雲化也開始變得如火如荼。華雲資料基礎業務事業群總裁郁珉認為,idc雲化所帶來的第一個好處,就是機櫃的産值可以大幅提高,因為這種優化以後的內建度非常高,一個中低端的機櫃也能達到每年50萬元左右的産值,如果是高端的可以達到100萬元上下。舉例來講,如果一個idc乙方有400個機櫃,以前的産值是4千萬,那麼在雲化之後漲了10倍,就是4個億的産值,對idc來講就很不一樣了。

另外,雲計算帶來一些新的價值,可以給客戶提供很多增值的新東西。使用者對雲供應商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四點上。第一,雲化産值可以大幅增加;第二,雲化以後,使用者能夠比較合理地嵌入雲計算裡面,是以跟華雲資料合作以後,使用者首先能夠進入雲計算領域,可以把他們的資源全部發揮作用;第三是可以随意擴大規模;第四是使用者可以打自有品牌,可以選擇和華雲共同成長。舉例來講,華雲可以根據未來客戶的定位,來針對性地進行設計,比如在遊戲方面有優勢,使用者過去做了很多遊戲托管的話,華雲資料可以針對其管道設計出适合遊戲應用的公有雲,實作“私人定制”。

超算中心已經開始雲計算之旅

除了it廠商的推廣,雲計算在應用方面已經涉及到各個領域了,超算中心就是其一。深圳超算中心高性能計算部銷售經理靳紹巍稱華強集團的《熊出沒》大電影之是以優秀與他們制作人員的努力密不可分。相比之下《熊出沒》已經展現出了國内動畫制作的較高水準,3d場景也非常之大。一個普通場景大約在幾百g左右,酷炫一些的場景則達到了上t級别容量。

在制作過程中網絡成為了新的瓶頸,不過企業如果控制好節奏的話效率也同樣很高。一般情況下從業人員在晚上下班的時候開始往深圳超算中心傳輸資料,在淩晨能夠傳輸完畢,第二天上班便能看到渲染結果繼續工作,整個過程無需等待。 在傳輸以及計算階段,超算中心的管理人員僅能夠看到程序與資源使用率,實際客戶的内容是保密的,這也就杜絕了商業洩密等行為的發生。從這方面來看,深圳超算中心已經将高性能計算與雲平台很好的結合到了一起,這就是融合的力量。

未來,雲計算的應用會越來越穩定,輕便,靈活。技術與技術,技術與需求會深度融合,雲的應用與網際網路應用邊界會越來越模糊。資料雙活和異地災備對雲計算服務廠商是一個最基本的規範。

随着網絡基礎帶寬瓶勁,容器技術的進步和與雲計算開源技術的結合,平台的遷移會更友善,應用的開發,部署效率會大大提升,管理也更友善,網絡環境的安全也會越來越好。

本文作者:佚名

來源:51cto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