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微信做入口,微軟卻想做入口的入口

兩年前,有人說微信為騰訊搶到了第一張移動網際網路的船票,現如今入口之争已然紅海,使用者數也紛紛向億看齊。人來人往都是生意,與其用不一樣的景色吸引同一群人,還不如将景區圍起來送門票,因為去同一個地方,人們往往會從離自己最近的門進去。

微信做入口,微軟卻想做入口的入口

助手是用來開門的

将入口之争上升到互動博弈,從邏輯上是成立的,這從中國的收費景點越來越多就看得出。隻是後者近乎野蠻,前者需要智慧。在觸屏時代,我們的互動方式基本上在圍繞着指尖做文章,但這明顯不夠,人們需要更加快捷的操作,是以語音助手就閃亮登場。微軟cortana産品總監秦莉娟告訴雷鋒網:“他們定義的語音助手是‘有血有肉’的,而不是機械的互動終端,同時助手的屬性會讓cortana傾向于處理問題”。說白了就是在把握智能的分寸,但這非常考驗計算能力和産品優化。微軟和google一樣,都有自家的搜尋引擎做後盾,在資料上也有天生的優勢。

不過從人工智能的現狀來看,通過軟體來解決的ai,最大的問題還在效率。現實中的應用場景是十分複雜的,而人們又不可能自覺地将訴求分類,當語音助手始終不能在某些方面很舒服地解決問題,遲早也難逃被使用者打入冷宮的宿命。是以針對國内市場,cortana有專屬團隊來運作,這樣的操作多少能夠減輕水土不服,但人工智能的核心算法是沒有太多地域差別的,在不同步的狀況下,雷鋒網十分好奇會是哪個國度能将黑科技洗白。

微信做入口,微軟卻想做入口的入口

一個助手的自我修養

還記得《大話西遊》中經典的橋段“芝麻開門”嗎?被石門壓了很多次的至尊寶告訴我們,如果打開的方式不對,是一件讓人崩潰的事情。這倒讓雷鋒網想起來,還好我們有感應門。這個概念被搬到終端的話就是推送,小娜産品總監丁秉公提到這也是小娜與其他語言助手的不同之一。其實推送的原理就是基于推薦引擎的算法,這也是智能不可或缺的部分,據雷鋒網(公衆号:雷鋒網)了解,在探索商業可能時,其實也有一些語音助手做過其他形式的推送,隻是效果沒有想象中理想。對于小娜和其他語音助手,推送的難度歸根結底是精準問題。精準不是說使用者買了單反就推送三腳架,而是判斷使用者是用單反來裝x還是拍照,然後考慮要不要推送三腳架。

還有一個繞不開的問題則是對接問題,毫無疑問小娜的态度是開放的,因為在諸侯紛争的年代,還沒有人傻乎乎地畫地為牢。據丁秉公介紹,現在小娜已經與微信,微網誌等平台合作,對接不是問題。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可與小冰在第三方的“搗亂”不同,充其量隻是在特定的場景下,更友善的進入第三方。這樣的需求很難上升到剛需的級别,當人們選擇相信自己的助手時,很多資料都應該是開放的,隻有這樣才能讓助手幹淨利索地處理問題。可這樣的願景你情我願還不,這種直搗黃龍的動作必須得第三方點頭。

微信做入口,微軟卻想做入口的入口

助手的工資誰給?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句話放到現在可以了解為免費的東西可能是最貴的。cortana不同于國内那些單槍匹馬的語音助手,是以尴尬的局面是,使用者量大的反而為商業模式發愁。丁秉公表示:“小娜團隊還沒有太多考慮商業模式的問題,微軟内部對小娜有其他評估标準”,看來各行各業都有“拼爹”的傳統。不過這是可以了解的,從長遠來看,語音互動的确是未來的互動标準,沒有人會懷疑電影《她》中的薩曼莎遲早能來到我們身邊。隻是這個未來不是誰都等得起的。這種需要長期跟進的項目更不可能坐等大風一起,就飛豬滿天。

有藝術家曾經感歎:“是誰出的題這麼的難,到處全都是正确答案”。在交流中,丁秉公談到小娜在通過各種管道與使用者進行交流,無論是通過實踐,還是通過回報,這些都在幫助産品完成優化。可資料的積累其實還不是ai的核心,人們需要的智能絕不是追求一個現成的答案,如果語音助手在思維上無法形成閉環,非高度定制的人工智能很容易被戳穿。在科技的世界裡,算法是無所不能的,但就目前而言,世界上最聰明的一群腦袋也隻能亦步亦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