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拜谒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墓

作者:緻齡風情若谷
拜谒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墓
拜谒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墓
拜谒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墓

選了這樣一個日子來你墓前拜谒,是因為我景仰的心,不敢在平常的時間打攪你尊嚴中的靜谧。

今天,4月3日,是華夏民族的清明節,是給親人和先輩們掃墓的日子,我來到你的跟前。

這是烏帕爾的高地,西南面可以看見如白雲延伸在天邊的帕米爾雪原,腳下是喀什噶爾平原。這樣的地理位置,正應該是安置先賢靈魂的地方。

突然發現公元1058年那一場屬于喀喇汗王國的宮廷災難,預謀的時候,卻是為了塑造出一個伊斯蘭的聖賢,為了一部叫做《突厥大辭典》的世界名著。

于是,我聽見你1058年孤獨而倉惶的跫音,越過帕米爾,以十四年的艱難跋涉,一路向西,向着波斯灣身畔的巴格達。

千年前的巴格達,是伊斯蘭文化的中心。——當一座城市因為文明而屹立于人類曆史之林的時候,總有一些被後人稱為哲人或聖人的智者,以城市之魂的名義,在這座城市支撐起一片文明的天空。麻赫穆德·本·侯賽因·本·穆罕默德·喀什噶裡,你長長的名字,就像你長長的步履,你就是,你就是十一世紀巴格達的文化脊梁。

你的成就和驕傲不僅屬于伊斯蘭屬于全人類,還屬于東方。

拜谒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墓
拜谒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墓

正因為如此,是以你那雙永遠也走不出故鄉的腳,在闊别了二十二年之後,不遠萬裡,回到了喀什噶爾,回到了烏帕爾,這個曾經賦予你生命的地方。

是以,我們才可以在今天這樣一個需要祭奠與膜拜的日子裡,來到先賢的腳下,這樣親近地與您對話,聆聽你的諄諄教誨。

外面是蔚藍的天穹和暖洋洋的春光,我伫立在你的棺椁之前,我知道,此刻,先生就在離我不過兩米的棺床裡,聽得見我的心跳,聽得見我來自遙遠的東方的心跳。這樣靜谧的氛圍,整個墓院裡隻我一人,這個時刻,是您刻意留給我的這一瞬神聖。

我撫摸着您的墓蓋,雖然我讀不懂上面的突厥文字,我卻可以感受到你智慧與博愛的情懷。我捧起一本《古蘭經》,一頁一頁地翻開,分明看見,那字裡行間,流溢出來的,一串一串的"愛"字。

博愛,這便是人類文明最真實最權威的靈魂,就像我前幾日才寫的《第五元素之情話》,這拯救地球文明的唯一也是最後的文化希望。

我伫立在這高處空曠的陽光下,我沒有背對了您的資格和理由,我是緬懷着您的豐功偉績,退着離開先生的,以你最虔誠的學生的名義和情懷。

閣門之外,有一幫青年學子正拾級而上,跟所有的年輕人一樣,他們都向往一個更高的精神歸宿……

拜谒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墓
拜谒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墓
拜谒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墓
拜谒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墓
拜谒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墓
拜谒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