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料是企業未來新資産!你有,但你盤活了麼?

資料是企業未來新資産!你有,但你盤活了麼?

什麼是資料資産?

不是所有的資料都能成為“資産”;或者說,什麼樣的資料才有資格列入“資産”呢?我們先來看看資産的定義,即指由企業過去經營交易或各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以此類推,美數君給資料資産下的定義為:由企業在過去經營活動中産生、積累、沉澱的,能被企業擁有和掌控的,未來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料資源。

一些企業雖然有很多資料,但如果都是來源多樣、形式不同、雜亂無章的非結構化資料,不僅沒有被有序整合到一起,也沒有依據統一的資料标準化規範和流程,進行有效的關聯、清洗、處理、細分,甚至從來就沒有被應用過,反而增加了存儲、伺服器方面的成本。這些資料對于企業來說,就不是“資産”,甚至可以稱為“廢物”。

而真正可以稱為“資産”的資料,應該主要有以下三大标準:

1、可控性

即企業對營運流程中各個環節的資料情況都能自己監管、把控,對産生、沉澱的資料擁有絕對的控制權和使用權。

2、可變現

即通過挖掘資料的價值,把資料再次應用到新場景中去:如為客戶提供精準化産品和服務、衍生發展出更受客戶歡迎的新産品和新業務、指導企業各項經營決策等,進而為企業帶來實際的經濟利益!

3、可衡量

即一方面是指處理過後的資料能以 gb、pb 等為計量機關存儲起來以備後用;另一方面是指要對海量資料進行分類管理,用合理的名額加以衡量區分。還要定期進行資料清洗,保障資料的實時有效;當然,對于通過交易手段獲得的資料,也要記錄實際花費成本。

怎麼擁有資料資産?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管理和使用資料,進而形成資料資産,先得有資料!是以,企業首先要具備對分散而割裂的資料進行捕獲和收集的功能。

1、别再隻靠收集cookie!

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數字營銷使用的使用者資料多來自于 cookie 技術。但美數君認為:cookie 其中一個很大的局限是很多地方不能到達——嵌入代碼的地方才有,沒嵌入代碼的地方就沒有,以至于 cookie 技術追蹤到的資料量級不夠大、次元不夠多;其次,cookie≠人,當多人共用同一個浏覽器、或單人使用多個浏覽器時,容易造成資料不準确;另外,目前移動網際網路當道,而 cookie 技術并不适用。是以,不難看出:cookie 技術隻是資料收集方式之一,但由于其局限性、不穩定性,企業不能再單純基于 cookie 進行資料收集,而是需要新的技術和方法來從多管道進行有效的資料擷取,如:通過跨裝置統一 id 識别技術、利用 lbs、poi 為代表的人群追蹤技術、與擁有穩定資料源的公司進行戰略合作等。

2、投放産生的資料歸你麼?

資料來源除了有:第一方企業自有資料(crm、edm 資料等)和第三方獨立資料供應商提供的資料(bat、營運商資料等),還有第二方資料。即通過與第三方平台合作所産生的資料,如選擇 dsp 平台進行廣告投放。但當企業選擇 dsp 平台的時候,可能會面臨這種境況:接入平台的自有資料、投放産生的資料或許有被洩露或反占有的風險,另外資料的控制權是屬于平台的。

面對這一痛點,有的企業考慮自建 dsp+dmp 來增加對使用者資料資産的管控、整合力度。但事實上,企業不僅會因建設廣告技術平台而導緻在戰略和業務發展上分散精力;而且在資料、技術、算法、經驗等方面,也缺乏自建平台的能力,其自建的 dsp 功能遠不及一家專業的獨立第三方 dsp。是以,企業選對好的獨立第三方 dsp 平台,同時搭建完全屬于自己的私有資料管理平台,即私有 dmp,無疑是最好的營銷政策!(點選連結:如何搭建自有 dmp?)

資料資産隻是用來投放麼?

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資料可能更多應用于:洞察消費者行為、進行人群畫像,進而指導廣告投放。那難道大資料資産的唯一價值應用就是廣告的精準投放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資料資産化之後,其會漸漸成為企業的戰略資産,滲透企業生産營運各個環節,包括:投放前的預測和過濾、投放中的甄别和優化,以及投放後的監測與驗證。甚至,資料資産還會深刻影響、變革着企業的商業模式和業務結構。是以,企業隻有利用大資料技術和算法深入挖掘出資料背後的消費者行為、市場機制和規律等商業邏輯,才能夠真正盤活資料資産、創造更多的商業價值!

對于大資料資産的未來,世界經濟論壇報告曾經預測,“未來的大資料将成為新的财富高地,其價值可能會堪比石油”;大資料之父維克托也樂觀表示,“資料列入企業資産負債表隻是時間問題”...是以,企業現在開始收集、清理、分析、把控,并真正盤活、應用好資料資産,将決定未來的價值空間和生命周期——你有多少資料資産,就有多大競争優勢和市場佔有率!

本文作者:佚名

來源:51cto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