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鐵道兵58團在援越抗美中打下的第一架敵機

特别聲明:本文為新華網用戶端新媒體平台“新華号”賬号作者上傳并釋出,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号的立場及觀點。新華号僅提供資訊釋出平台。

文/6支隊32大隊 (12師58團)高俊玉

援越抗美期間,美軍以一邊倒的空中優勢取得稱霸整個越北領空的制空權。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呼嘯着掠過營區上空的敵機的轟鳴聲不絕于耳,時常打破越南百姓與我們援越戰士們心中渴求的安甯。

那是1966年5月31日的下午,在安沛駐地,我與我們58團4營15連演唱組的七名戰友在張禮湘副指導員帶領下,正在連俱樂部排練節目。俱樂部是用毛竹茅草搭建的。它靠山體的兩面有牆,其餘兩面無牆,是完全通透的大草房。它平時用作連隊集合、點名、上課、學習;周末、節假日是用作戰士們娛樂集會的場所。那天下午的兩、三點鐘左右,一陣敵機的轟鳴聲又由遠及近的傳來,大家都覺得這回敵機的轟鳴聲有些異常:從聲音中聽出敵機飛得很快,但高度較低。突然,我方的槍炮聲從山巒的東南方向響起,“三七”與“八五”高炮發出的如雷鳴般的中低音,四管高機槍與五三式重機槍發出的如炒豆般炸響的高音,夾雜着步騎槍單發射出的“吱扭,吱扭”尖哨一般的花腔,組成一曲令人震撼、驚喜、亢奮、躁動的炮彈、槍彈轟然炸響的大合唱。密集的炮火織成一片火網,令敵機膽顫心慌。偷襲而來的敵機群中,一架負責引導、定向的f-105戰鬥轟炸機剛在目标上空拉出一道定向定位的煙帶,就遭到我方密集炮火的迎頭痛擊。随即,機身上冒出滾滾的黑煙。其餘敵機一看不妙,慌亂中扔下炸彈,掉頭便跑。被擊中的敵機在空中哆嗦着機身晃晃悠悠地向西北方向鑽出一個小山口,進入我們鐵道兵58團三營的陣地。三營那幫弟兄們算撿了一個大便宜,中彈的敵機剛一在他們陣地上方露面,他們就長短武器一起開火,伴随着響成一片的槍聲,敵機再也不能向前蹿了,它打着螺旋,一圈又一圈地在空中就地飛速旋轉,機身上不斷竄出黑紅的火舌。隻見敵機一抖,從駕駛艙内彈射出一頂鮮紅的降落傘。“紅傘!紅傘!”分散在周圍兩三裡地陣地上、工地上的我團指戰員們驚叫着、歡呼着,大家順手抓起身邊的武器,向紅傘降落的方向撲去。在紅傘彈出的同時,敵機一個倒栽蔥栽向我們鐵道兵58團3營12連營地旁的小山上。那時聽說美空軍能使用享有紅傘待遇的,大多是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軍階較高的王牌飛行員。今天這個“大老美”算栽在我們58團的手裡了,他一邊乘傘降落,一邊對着身上的無線電對講機拼命地呼叫美方前來救援。

鐵道兵58團在援越抗美中打下的第一架敵機

話分兩頭。一頭,我們鐵道兵58團迅速包圍了3營12連附近的山林,定要活捉那位美軍王牌飛行員;另一頭,美軍接獲失利的戰報,迅速派出了機群,向我方陣地飛來。一會兒的功夫,兩架深綠色的、有着厚厚的機身裝甲的重型轟炸機就出現在我們58團所轄地域的上空。這兩架看似笨拙、機身卻無比堅固的家夥,毫無顧忌地在低空盤旋着、搜尋着報複的目标。這時隻聽我們15連柴紹連長沖着我連營區周邊小山上的三處五三重機槍陣地,扯着嗓子高聲下達:“隐蔽!不準開槍!!”的指令。幾乎同時,我團吳金城團長也下達了與我們柴連長一樣的指令,指令通過戰地電話線迅速傳達到我團各連。在美方的重型轟炸機一圈又一圈地盤旋了約有一個小時以後,又有兩架美方救援直升機出現在我們頭頂。那時天已近黃昏,天色慢慢地暗下來。兩架救援直升機分東、西空域,由空中向地面搜尋着呼救的美軍飛行員。其中一架直升機飛到我們58團3營12連營地上空,在确定了美軍飛行員的方位後,立即降低高度,放下軟梯,準備救助。就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一名赤着雙腳,手持一把老套筒獵槍的越南京族姑娘,第一個爬上美軍飛行員降落的小山頂,她兩眼冒火沖着美軍救援直升機舉槍就打,随着“轟”的一聲響,美軍直升機趕緊拉起機身。與此同時,我們58團上百名戰士一起沖上山頂,活捉了那名驚魂未定的美軍飛行員。見此情景,美軍救援直升機隻得放棄救助,撤出戰鬥。後來,聽上級首長傳達敵情通報,印證了我們團吳金城團長、我們15連柴紹連長下達的“隐蔽、不準開槍”的指令是無比英明正确的。因為在那兩架低空盤旋的美軍重型轟炸機的雲層上方,有一大批次美軍f-105戰鬥轟炸機正在集結待命,伺機報複。

在審訊中得知,被我們鐵道兵58團活捉繳械的美軍王牌飛行員叫甘諾德。當天,他即被我團3營戰士五花大綁地用解放牌大卡車武裝押送至我們58團團部。被塞在卡車副駕駛座位上的甘諾德彎腰低頭,一聲不吭,他并非是認罪和忏悔,隻是因為這“大老美”個頭太高,難以在駕駛室内支起他的腰闆罷了。

為挖出撞入小山包的敵機殘骸,12連長王臣下令全連兵分三路分頭去找殘骸。而最早發現敵機殘骸的是12連副指導員章水根,一排張排長,12連3排13班副班長李付和連理發員戰士李永茂等人。一見敵機殘骸,他們一行十幾人立即沖了上去,争分奪秒揮鍁掄鎬地幹了起來,很快就挖出了一個兩三米深的大坑。敵機露頭了,天色也漸漸地暗了下來,李付副班長第一個挖出了一塊飛機殘骸,大家高興地歡呼着。為加快進度,連裡派人送來十幾盞馬燈,就在一排張排長提起馬燈為坑底照明時,敵機殘骸突然冒起一股濃烈的白煙,李付被熏到了,理發員李永茂搶先一步要救李付,手還沒伸到位,耳聽‘嘭’的一聲響,飛機航空汽油揮發出的氣體突然爆燃,坑内大火熊熊,眼看就要把坑内的十幾名戰友吞沒。好個章水根副指導員,好個張排長他們倆人臨危不懼,沉着鎮定,指揮坑邊的戰士們将坑内的戰友一個個拉了上來。雖說是救助及時,但李付副班長,李永茂,田如常,李慶良等戰友還是被嚴重燒傷,不得不住院治療。為救那場大火,12連多人立功。天津籍戰友,複員回津後曾任過天津市河西區委書記,區長的王九鵬就是在救火中榮立戰功的戰友中的一位。

打下美帝f-105戰機,挖出敵機殘骸,驚動了北京,據說這是中國援越抗美出國部隊打下的第一架f-105戰機。中央軍委,國防科工委立即派出專家趕來現場指揮殘骸拆解,并将飛彈發射架,自動升降器等重要部件,連同随機檔案,資料裝了兩麻袋急運回國。而後,國防科工委給我們鐵道兵58團發來了嘉獎令,并給3營12連指戰員發來了很多罐頭,食品等物資作為獎勵。

那幾天,會點鉗工,鑄造手藝的戰友們都忙壞了,他們敲下一塊塊飛機鐵,放入罐頭盒中點火熔化,而後再将熔液倒入一個個簡陋的模具中,待熔液冷卻定型後取出,再稍加打磨,一件件諸如小飛機,小梳子的紀念品就産生了。當年我也存有一些紀念品,但因多次搬家,時間一長都遺失了,真可惜。

鐵道兵58團在援越抗美中打下的第一架敵機

援越抗美戰争中我們鐵道兵12師58團在1966年5月31日下午的對空作戰中擊落美f-105戰鬥轟炸機一架,俘獲美軍王牌飛行員甘諾德

編輯:女兵檻外人圓圓

校對:李汪源 2020.5.25.

來源:新華号 新華鐵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