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辟謠:企鵝的英文名字是它們獨有的?不,這個名字原本屬于大海雀“企鵝”之名的最早持有者易名始末大海雀的悲歌無獨有偶如今的海雀

企鵝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鳥類,無論是作為海洋館中的寵兒還是qq的形象,我們在生活中都經常能看到。企鵝是非常特别的鳥類,它們失去了飛行能力,擅長遊泳,體态别緻,行為憨态可掬,還會用肚皮在冰面上滑行,以至于大部分人其實都忘記了這種胖萌的動物其實是一類不會飛的鳥。

現生的将近二十種企鵝中,絕大部分都生活在南極洲,還有少部分分布在中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

分布範圍最北的企鵝是加拉帕戈斯企鵝spheniscus mendiculus,生活在中美洲的加拉帕戈斯群島,赤道從這裡穿過,是以加拉帕戈斯企鵝還是唯一一種有可能出現在北半球的野生企鵝。

我們在動物園和海洋館經常見到的企鵝有帝企鵝、王企鵝、麥哲倫企鵝、跳岩企鵝、巴布亞企鵝等。

辟謠:企鵝的英文名字是它們獨有的?不,這個名字原本屬于大海雀“企鵝”之名的最早持有者易名始末大海雀的悲歌無獨有偶如今的海雀

巴布亞企鵝pygoscelis papua

大家好好看一下上圖中的巴布亞企鵝,因為接下來我們将認識一種生活在北極的“企鵝”。

衆所周知,企鵝的英文名字是penguin,但是這個名字并不是它們獨有的,而是企鵝“搶”了另一種鳥類的。這種鳥類的中文名叫大海雀pinguinus impennis,它最早的英文名字就是penguin,而且大家通過大海雀的拉丁學名也能看出來,它的屬名pinguinus和penguin一詞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系。

也就是說,penguin最早是大海雀的英文名字(法語為pingouin、德語為pinguine,讀音都類似),但是後來被企鵝給拿走了,以至于一說到penguin所有人都會想到企鵝,而很少有人知道大海雀。

我們先來看看大海雀的樣子吧,見下圖。

辟謠:企鵝的英文名字是它們獨有的?不,這個名字原本屬于大海雀“企鵝”之名的最早持有者易名始末大海雀的悲歌無獨有偶如今的海雀

大海雀pinguinus impennis

怎麼樣,是不是跟企鵝特别像?

其實人們發現大海雀比發現企鵝要早很多,因為北極雖然很冷,但還是有人類定居,而且跟人類居住區位于相同大陸上。但是南極就不同了,南極洲孤零零躺在地球的南端,這裡曆史上并沒有人類定居,連動植物種類都很少,是以企鵝被發現的時間就要晚于大海雀。

早在16世紀,歐洲當地人就已經知道這種不會飛的鳥了,當時的木刻畫和文學作品中也對其有所描述。到了1758年,現代分類學之父林奈給大海雀命名為alca impennis,1791年更改為pinguinus impennis。

辟謠:企鵝的英文名字是它們獨有的?不,這個名字原本屬于大海雀“企鵝”之名的最早持有者易名始末大海雀的悲歌無獨有偶如今的海雀

厚嘴海鴉uria lomvia

19世紀,法國水手發現了生活在南極的企鵝,發現它也不會飛,而且從形态上來說跟大海雀很像,以為是大海雀的親戚,于是也叫它為pingouin,傳到英語中就逐漸演變成了penguin。

人們現在知道企鵝和大海雀形态類似是趨同演化的結果,隻是當時并不知情,因為分類學早期是建立在形态學上的,動物a跟動物b外表類似,就會容易被分到一起。而現在更先進的分類方法是建立在基因測序和系統發生學上的,比形态區分更為合理,也更加科學。

當初法國人在了解了南極的企鵝後,對其名稱進行了糾正,不再稱呼企鵝為pingouin,而是改為了專屬名詞manchot。但是英語國家沒有改,還是将企鵝稱為penguin,并且沿用至今。

辟謠:企鵝的英文名字是它們獨有的?不,這個名字原本屬于大海雀“企鵝”之名的最早持有者易名始末大海雀的悲歌無獨有偶如今的海雀

刀嘴海雀alca torda

不僅如此,在企鵝憑借它們呆萌可愛的外表和憨态可掬的行為風靡全球後,為了表示區分,他們反而将大海雀的英文名字修改成了great auk,從此penguin這個詞就成了企鵝的專屬名字了,人們現在能知道它原本屬于大海雀的最直覺證據就是大海雀的屬名pinguinus。

大海雀的悲劇還沒有停止,在它的名字被企鵝剝奪之後,大海雀又因為皮毛防水禦寒、肉質鮮美,被人們瘋狂捕獵。

1844年6月3日,最後一對大海雀在冰島被殺,從此宣告滅絕。

現在還生存在地球上的海雀科物種,大部分跟企鵝外形相似,同樣是趨同演化的結果,不過海雀科隻有已滅絕的大海雀不會飛,剩下的那些雖然長得像企鵝,但是都具有飛行能力。

辟謠:企鵝的英文名字是它們獨有的?不,這個名字原本屬于大海雀“企鵝”之名的最早持有者易名始末大海雀的悲歌無獨有偶如今的海雀

短翅小海雀alle alle

插句題外話,其實動物a搶了動物b的名字這件事并不少見。

例如panda,最早其實是小熊貓的名字,來源于尼泊爾本地語言,意為“紅色的貓狗”,就連中文“熊貓”最早也是屬于小熊貓的(來源于1915年《中華大字典》,熊貓一詞配圖為如今的小熊貓,網傳“貓熊颠倒說”是世紀老謠)。

後來法國傳教士将大熊貓的标本帶回歐洲,經過當初的學界研究,大熊貓被視為跟小熊貓有親緣關系(其實不是),于是他們給大熊貓起名為gaint panda,而原本的熊貓panda則被改為了red panda或lesser panda,也就是現在的小熊貓。

辟謠:企鵝的英文名字是它們獨有的?不,這個名字原本屬于大海雀“企鵝”之名的最早持有者易名始末大海雀的悲歌無獨有偶如今的海雀

小熊貓ailurus fulgens

大熊貓後來成了動物界的一哥,讓全世界人們為之癡狂,現在不說大小,單提到熊貓或panda,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會想到國寶大熊貓,而不是小熊貓,雖然小熊貓也很可愛,人氣也不低。

另外還有鴛鴦,其實作在我們認識的鴛鴦,在宋代以前的名字叫鸂鶒,而那個時候被視為愛情鳥的鴛鴦,其實是現如今的赤麻鴨,宋代以前的鴛鴦圖案和文字描述都可以佐證這一點。

是鸂鶒憑借花枝招展的外表,和“紫鴛鴦”這個外号,在宋代以後逐漸将鴛鴦這個名字攬過來的,它們其實并不忠于愛情,真正的鴛鴦、真正的愛情鳥其實是赤麻鴨,望周知。

辟謠:企鵝的英文名字是它們獨有的?不,這個名字原本屬于大海雀“企鵝”之名的最早持有者易名始末大海雀的悲歌無獨有偶如今的海雀

赤麻鴨tadorna ferruginea

現存的海雀科物種歸屬于鸻形目,是一類生活在海域附近的飛鳥。它們之中大部分都擁有厚重的喙,擅長遊泳和捕魚,這些都跟企鵝類似。但是不同的是海雀會飛,在陸地上的行動能力也比企鵝更加靈活。

不過雖然海雀擁有飛行能力,但是大部分成年後的海雀科物種都習慣在海面上漂浮生活,進食和睡覺都在海上進行,基本隻有繁殖期才回到岸邊活動。

其實會飛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很大程度上逃離人類的捕捉。當初大海雀就是因為不會飛,而且對人類擁有好奇心,才落得了滅絕的下場。

希望現在的人們都能善待這些可愛的野生動物。

辟謠:企鵝的英文名字是它們獨有的?不,這個名字原本屬于大海雀“企鵝”之名的最早持有者易名始末大海雀的悲歌無獨有偶如今的海雀

角嘴海雀cerorhinca monocer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