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人才競争上,國内明星公司都使用哪些手段搶 AI 人才

在人才競争上,國内明星公司都使用哪些手段搶 AI 人才

2016 年起,明星科技公司對 ai 人才的渴求程度空前提高。

去年年底,卡耐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院院長 andrew moore 教授在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上說到,“基于我個人經驗,一名計算機領域的 ai 專家對于企業的價值,至少為 500-1000 萬美元。為了争奪這些少數的人才,正在開展競标大戰。”

李開複從矽谷考察歸來指出:“做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博士生,現在一畢業就能拿到 200 到 300 萬美金的年收入的 offer,這是有史以來沒有發生過的。”

為何如此值錢?供不應求。

之前有人做出統計,國内高校 ai 相關專業的博士畢業生數量大概在 200 人左右,而國内的 ai 公司以及ai 研究機構對這類人才的需求量遠不止 200 人。在這種狼多肉少的情況下,各個公司不得不展開各種搶人大戰。

其中高薪無疑是吸引人才最有利的武器。

把錢的套路玩得最簡單粗暴的當屬今日頭條。2015 年,今日頭條高調招募機器學習人才,給出百萬刀的年薪,并由張一鳴親自面試。

今日頭條機器學習人才招募廣告覆寫在多個管道,招聘海報的文案非常簡單,用 5 個排比句強調 100 萬美金很多,神似川普在競選時不斷強調 i am rich 一般。衆所周知,今日頭條每天産生的互動資料量極大,但 ml 人才量遠遠跟不上資料産生量。

消息人士稱,今日頭條曾試圖大挖 facebook 推薦算法工程師,但進展似乎并未達到預期。既然吃不到天涯遠處的芳草,何不試着吃吃離知春裡不遠的西二旗窩邊草。

今日頭條先是從百度挖來技術總監楊震原負責内容推薦和核心算法,随後又引入百度美國深度學習實驗室少帥科學家李磊。李磊是卡耐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博士,師從鼎鼎大名的

christos faloutsos 教授。其畢業論文被美國計算機學會資料挖掘委員會評為當年該領域最佳博士論文之一(排名第二)。

提到少帥科學家就不得不提下百度的少帥計劃,這也是百度近些年最重磅的搶人戰略之一。

百度“少帥計劃”在

2014 年推出後可謂是震驚業界,當時首批“少帥計劃”設有 9 個名額,入選“少帥計劃”的人員可直接拿到百度 t9 至 t10

的職級,年薪百萬元人民币起步,上不封頂。此外,少帥們如果通過3年考核即有機會獲得“百度天使投資”,并全權帶領 20-30

人團隊,獨立上司創新項目。

百度通過少帥計劃囤了不少好苗子,靜待他們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而有些公司則直接在種子期就已開始下手,與多個高校的實驗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推進技術項目,參與項目的學生不僅可以拿到豐厚的物質激勵,未來還可在這些公司享受實習、工作一條龍全包的特殊待遇。得到好處的學生自然會對公司産生認同感和歸屬感。

巨頭們憑借着自己的影響力自動吸粉,而絕大多數畢業生們也更傾向于去大公司。在這種情況下,留給創業公司的人才乏善可陳。

一虛拟助理公司向雷鋒網透露,作為一家創業公司,在人才競争上靠薪水是幹不過巨頭的,他們給技術人才開出的條件中,薪資隻是一部分,更多的是成長空間和前途。

當問到給 nlp 碩士或博士的薪資水準時,對方回答到有實際項目經驗、水準不錯的在校招年薪大緻為 25w 左右。當然,鑒于每個公司屬性不同,對人才的需求不同,有時候 40—50w 這樣的薪資水準也不少見。

雷鋒網繼續問到:既然薪水幹不過巨頭,那成長空間和前途一般會以什麼樣的形式給對方承諾?

對方頓了頓回答到,一般不會給口頭上或書面上的承諾,更多是基于雙方了解的結果。成長空間方面,帶新人的那個人的背景如何很重要,比如甲方有一個業界知名的 ai 大牛,那給應屆生的成長空間就很大。至于公司前景,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上面提到比較正常的人才争奪手段,當然也有一些偏門手法。

消息人士向雷鋒網(公衆号:雷鋒網)透露,某圖像識别公司為挖 ai 産品經理,從小道管道獲得某巨頭一個事業部的産品經理的聯系方式名單,然後進行聯系。也有高薪聘用名校計算機社團、科協等組織的學生主席為實習生,實習任務就是給他所在社團的算法大牛不斷安利該公司,拉攏他們入坑。當然也有很直接的招人方式,2015 年 cvpr 大會中,國内某人臉識别公司拉着××萬年薪招算法大牛的橫幅在會場中逛來逛去,極為搶眼。

除此之外,坐擁學術大牛的創業公司,他們在招算法實習生時會給出這樣的條件:為那些有 paper 訴求的實習生創造論文指導環境,根據實習生的背景、能力和意願來協商和安排。這對在讀博士的誘惑是非常大的。

這股“搶人潮”何時才會退去暫時還無法得知,但随着開源架構層出不窮,人工智能産品化和商業化程序不斷加速,使得算法的門檻逐漸降低,但對工程的要求不斷在提高。這種情況下,實際應用和工程能力基礎紮實的技術人才也開始變得搶手。可以預見,2017 年後這類人才的争奪戰将愈演愈烈。

本文作者:亞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