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雲計算:未成曲調 已有硝煙

繼VR之後,雲計算被捧熱。尤其是在深圳,一個産業是否熱門,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可以展現,就是能不能時常在街上聽到有人在熱論。很顯然,雲計算做到了。一連好多天,記者的腿都跑軟了,各種雲計算産業論壇、技術論壇,阿裡騰訊輪番上場,豈止是熱鬧,簡直就是激烈!

中國雲計算:未成曲調 已有硝煙

《2016年度中國雲服務及雲存儲市場分析報告》于近日釋出,通過對雲服務及雲存儲市場全方位分析,揭示市場現狀。資料顯示,2016年,中國雲服務市場規模達到516.6億元。預計2017年,中國雲計算市場佔有率将達到690億元以上。此外,近三年來,年複合增長率超過32%。

龐大的市場蛋糕作為誘惑,想不垂涎三尺都難,更何況很多産業都望到了天花闆。其實,就目前的市場規模來看,雲計算還不算是一個龐大的産業。主要是雲計算的前景廣闊,甚至被當成未來網際網路應用的基礎,才被衆多企業追捧。那麼,到底那些産業對雲計算有着較高的依賴呢?

雲計算的市場契機

中國企業正在進入網際網路和數字化轉型階段,對雲計算的接受程度不斷提升,尤其是基于大資料、人工智能等帶動的雲計算消費将進一步提升公有雲的市場需求和空間;另外一方面,雲計算的市場從一開始為中小公司提供網站運作的基礎設施的簡單途徑,到被更多的大型公司認可,這是達到穩定和強大并且快速計算能力的有效途徑的方式。

幾乎所有管理都離不開資料的支撐,雲計算從簡單的雲計算資源管理到後期的SAAS運作管理,這正是很多企業需要的服務。不過,現階段,公有雲使用者絕大多數屬中小企業。有些企業出于對成本的控制和IT管理的便捷,會選擇上雲。他們的需求相對比較淺層次,僅僅展現在對雲計算基礎資源上的需求與管理。

《2016年度中國雲服務及雲存儲市場分析報告》資料顯示,市場對雲主機、雲存儲的需求量最大,雲廣告需求逐漸增多,而對虛拟桌面、網絡加速、資料庫等需求趨緩。這進一步展現出,目前公有雲暴增的使用者中,仍以中小型企業為主。

此外,在2016年雲服務領域中,網際網路企業使用率最高,其中,遊戲、電商、金融、視訊、手機企業使用量排名前五。不過2017年這一排名可能要發生變化,從數值來看,遊戲雲使用的量最大,其次是電商雲等。從趨勢來看,金融雲、視訊雲、工業雲、政務雲都有很大的市場潛力。

後起之秀并不突出

一方面是市場需求正在攀升,一方面是雲計算産能激增。由于現在階段對于雲計算需求較為迫切的産業比較明顯,而這些産業在各自的細分領域早已形成了大者恒大的局面。不難發現,不管是智能硬體,還是電商遊戲,他們早已在網際網路+的概念下,早早的部署自己的雲計算體系,也就是目前比較火熱的生态雲。

在綜合方面做的比較出色的阿裡雲、騰訊雲、百度雲這些雲計算廠商面前,細分領域的生态雲計算企業往往顯得異常低調。以至于大衆總認為,中國的雲計算市場早已被BAT等大巨頭瓜分。

不過,中國雲計算市場确實難以掩蓋後起之秀沒有巨頭的尴尬局面。主要原因是生态體系中的雲計算具有專業與資源上的優勢,而諸如BAT等綜合性的雲計算廠商早已憑借品牌優勢與資源優勢将市場洗劫一空;此外,目前市場上的雲計算産品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沒有差異化的産品,很難在激烈的市場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領地。

不過,傲冠股份行雲管家市場總監楊昭武認為,一方面是公有雲被大巨頭搶占得太厲害,另外一方面是雲計算市場還不夠精細化,很多雲計算企業還沒有找到市場的痛點,進而沒有辦法做出有特性的東西來占領市場。

記者統計到,中國市場冒出的新生代雲計算企業也不少,包括Ucloud、七牛雲、QingCloud、99Cloud、DaoCloud、雲智慧、群核雲等等,但是無論是規模,還是影響力尚且不能與BAT抗衡,也不能與細分生态體系中的金山雲、網易雲、京東雲相比較。

産業熱烈資本遇冷

雲計算市場将持續快速增長,并且年增長率在30%以上;雲計算創新企業增加,風險投資依然對創新雲服務感興趣,但是并不熱烈。

造成雲計算資本市場不熱烈的因素較多,最為主要的是,中國雲計算企業目前集中停留在PAAS層面,這個層面的企業不是細分領域的生态雲獨占鳌頭,就是被BAT籠罩。這些企業有的很早就邁入了資本市場,進而現在還不需要過早的将雲計算業務闆塊參與到資本市場中來。

目前做得比較好的雲計算新秀企業,大部分都是基于SAAS端有所創新,但是這些創新要想取得成績,一定要基于雲計算能夠真正的計算起來為基礎。但是,在現階段公有雲使用者還停留在僅僅對PAAS資源有需要的現狀中,是以這部分雲計算企業做得比較吃力。比如QingCloud,提供雲計算中最基礎的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與其他的雲計算公司相同,可以為企業提供虛拟伺服器、虛拟磁盤等服務;而不同之處在于它還同時提供虛拟私有雲服務,這一功能針對的就是那些大型企業。這家企業在2016年的整體營收剛剛過億元,已經是所有新雲計算企業中的最好成績了。

記者進行了初步統計,2015年4月份,Ucloud拿到了過億美元的C輪融資;七牛雲儲存已經拿到了一億美元的D輪融資,數目不詳;QingCloud于2016年3月7日拿到了1億美元的C輪融資;九州雲已拿到了1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DaoCloud今年3月份拿到了1000萬美元的天使輪融資;雲智慧已于2014年10月份拿到1500萬美元的B輪融資。這是國内公認做得比較好的六大雲計算新秀的融資情況,融資規模與智能硬體領域的企業根本無法相較。

盡管雲計算市場保持着30%的年複合增長率,但是基于目前雲計算比較小的市場規模基數,市場規模還沒有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龐大;此外,雲計算是否真正如預測的那樣,未來在PAAS的基礎上實作SAAS,尚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就造成了,與火熱的市場環境相比,資本方面顯然要冷淡很多。

價格戰緻生存窘迫

産業規模未起,價格戰早已硝煙彌漫。近日,騰訊雲以0.01元中标廈門市政務外網雲服務項目,這件事更是引起了軒然大波。業内則對此褒貶不一,有觀點認為騰訊在花小錢買來公共民生大資料,是值得的,也有觀點認為,以低于成本的報價競标涉嫌違反《反不正當競争法》。但無論如何,價格戰已經是目前雲服務市場競争的主基調。放眼全球,亞馬遜AWS的降價便從未間斷,曾更是創下十年内降價超過50次的紀錄,在國内,阿裡在這方面也是動作頻頻……

在近日的雲栖大會深圳峰會上,阿裡雲宣布完成對優酷CDN及視訊雲業務和團隊的整合,并且宣布CDN業務降價35%,流量單價最低隻需0.17元/GB。其實,這隻是阿裡雲多次降價中的一次而已,據了解,從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的這一年裡,阿裡雲便有17次的價格下調,其中,在2015年10月的杭州雲栖大會上,阿裡雲下調中國區雲産品全線價格,核心雲産品最高降幅達50%。距離最近一次阿裡雲降價是在2016年12月,阿裡雲宣布新使用者華南區雲伺服器優惠至七折,中國各大區雲資料庫全系調價,平均降幅20%,雲伺服器獨享執行個體最高降幅30%。

如此高頻率大幅度降價,在雲計算領域中屢見不鮮。為了搶占市場佔有率,大企業不惜代價,可以看出雲計算市場競争的激烈程度。沒有足夠的規模優勢,不具備資源優勢,而新技術又不夠成熟的中小雲計算廠商将要面臨一條不見盡頭的泥濘之路要走。在SAAS端沒有創新能力,單純拼PAAS的企業,很難在市場上拼得過現在的巨頭。經曆長期的價格戰,PAAS端将是寡頭時代。在生态雲體系中,很多雲計算企業得以保身,也一定是基于SAAS端的創新。

行雲管家市場總監楊昭武認為,随着企業使用者對于資料的依賴性增強,未來基于SAAS端的雲計算企業會迎來春天。在這個過程中,或許會有大量的資本湧入雲計算産業當中來,也會出現大量的并購案例。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7-04-13 

本文作者:楊子昭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51CTO”,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