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看水的顔色開始!野外釣魚十大絕招

作者:釣魚大咖秀
從看水的顔色開始!野外釣魚十大絕招

一、看水的顔色

水色指垂釣水域的顔色及其渾濁程度。水本是無色無味透明的液體,由於生活着大量浮遊生物,由於投施各種飼料和肥料而産生的溶解物質、懸遊物質,或受到工廠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加上魚兒用食時的攪拌,使水呈現各種不同的顔色。水色與垂釣的關係甚大,富有經驗的垂釣者。可根據水色來判斷魚情及其食餌的類别,以便選用恰當的垂釣方法。垂釣水面常見的顔色有以下幾種:

淡黃水

呈淺黃色的水,透明度在30—40厘米。水中黃絲草、無隔藻、金胞藻和合尾藻較多,水質較瘦。一般情況下,這種水内的魚食欲旺盛,喜食動物性釣餌。

黃綠水

即呈黃綠色的水,透明度在20—30厘米左右。水中綠藻、甲藻、裸藻、褐藻、黃藻豐富,水質不肥不瘦,适宜魚類生長。這種水内的魚兒,動物性、植物性的釣餌皆喜食。

深綠水

呈深綠色的水,透明度在10厘米左右。水中綠藻、小球藻等繁殖旺盛,裸藻、金藻也較多。水質肥,但無風,氣溫低,陰雨天氣,魚易因缺氧而浮頭,不宜垂釣,如刮二三級風,溫度20c左右,陽光好,魚的食欲會随之旺盛,可進行垂釣,而以中層釣或拖釣的效果較好。

淡褐水

呈淡褐色的水,透明度在20厘米左右。水中甲藻、褐藻、綠藻等較多,還含部分腐殖質,水質較瘦。一般情況下,這種水内的魚食欲旺盛,多愛吃植物性釣餌。 深褐色? ?呈深褐色的水,透明度不到10厘米。水中褐藻、甲藻等過多過盛,有的還含有過多的礦物質和腐殖質,水質肥,遇陰雨天氣壓低等不正常天氣,魚會因缺氧而浮頭。在風和日麗的好天氣,魚吃食較旺盛,但多吃植物性餌料,不喜食動物性釣餌。有些深褐色水是由污染造成,魚不吃食,有的甚至中毒死亡。

渾 水

這種水内含有大量泥沙、腐殖質,水色黃褐,能見度在5厘米之内。大多是暴雨以後,泥沙沖入河流、池塘、水庫造成的。渾水除受污染外,一般含氧多,食物多,但泥沙過多,易使魚呼吸困難,多逃入清水中,隻有鯰魚等兇猛肉食性貿和沙鱧等小魚吃食活躍,并多在流水處覓食。

從看水的顔色開始!野外釣魚十大絕招

二、看水泡

即由魚兒引起的水泡,又稱“魚星”或“魚訊”。當垂釣者來到水邊。隻要留心觀察一下就會發現,水面上有大小不同的水泡泛起。這是魚兒呼吸、覓食等活動觸動泥土形成的一種氣泡。它是反映魚兒遊動的方向、魚兒品種、大小、密度高低的主要标誌。發現魚星,說明該處有魚;魚星多,說明魚多,是垂釣的好地方。

三、看水是否平靜

水面平靜如鏡的地方不宜垂釣,因這裡的魚兒不活躍,沒有覓食迹象。魚群浮在水面嚼水的地方也不宜垂釣,因水裡缺少氧氣,魚兒呼吸困難,不會沉下水吃鈎。魚兒一見到人影就立即逃竄的地方也不宜垂釣,這裡可能剛受過幹擾,魚兒驚魂未定,不敢覓食。

四、看水波紋

魚兒遊動、跳躍、覓食、引起的水面微笑的波紋,稱為“魚波“或“魚浪”。水面有魚波,則表明水内有魚。無魚波的水域,水準如鏡,卻是死水一潭。

五、看水草

水草葉殘缺不全,甚至“寸草不剩”,或者草邊有顫動,由此可判斷出水中有魚及其品種。

六、聽魚聲

即聽魚的吃草聲或跳躍擊水聲。在多浮藻或水草叢、深處,稍加注意,就會聽到魚兒“哢樸、哢樸”的吃草聲。發出聲音的水域越廣,表明魚越多。或者聽到魚兒遊動、跳躍或追捕食物發出的擊水聲,表明該水域魚兒活躍。憑聲音大小,還可判斷該水域魚的大小。

七、鈞位及其重要性

釣位,即垂釣點,是垂釣者選擇下鈎垂釣的地點。最佳釣位應是魚類經常栖息、活動、覓食或回遊結集而魚源不斷的地方。選擇釣位至關重要,是能否鈞到魚及釣到多少的關鍵。釣技固然重要,但是釣位選擇不好,無魚入位,即使釣技高超者,也難免要受挫,掃興而歸。釣位選得準,位中有魚,儘管釣技欠佳,甚至初上釣場的新手,也可有所釣獲。

八、溪河湖泊邊釣位的選擇

溪河湖泊與溝渠塘水比較,其特點是水情變化大,水溫變化慢,魚的種類多而活動範圍大。一般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選擇釣位、

九、溝渠、塘庫邊的位的選擇

一般說來,溝渠、池塘、水庫的水域較河流湖泊的水域水面平靜,水情、水溫變化小些,魚兒活動範圍也小些,但他們也有共性。除在河流湖泊中垂釣選擇釣位的方法之外,在溝渠,池塘、水庫中選擇釣位,一般有以下幾種:

占草

“釣位不釣草,多半是白跑”,“一年四季不離草”,這是兩條很有道理的經驗之談。在溝渠池塘中生有水草的地方,浮遊生物多,餌料豐富,氧氣充足,水流平穩,晝夜溫差小:水草能遮光擋風,更能防熱,冬能禦寒,若遇驚擾,水草中是魚的避難所,魚有安全感。  釣凸凹

在寸草不生的池塘,釣位則應選擇在水底凸凹不平或坎坷之處。這類地方往往淤泥較厚,有較豐富的腐殖質層,适於蟲、螺繁衍,能為魚兒提供餌料。

釣角

在溝渠、池塘中垂釣,應在拐彎角落選擇鈎位。尤其是風浪較大時,更應如此。以離塘、溝渠的兩條埂的交界拐彎4一5米遠的地方為宜。這裡由於天長日久。風将水面的藻類、雜物籌吹向拐彎角落,引誘了許多的浮遊生物聚集到這裡繁衍。是以,這裡就成了魚兒的天然糧倉。同時,拐彎角落流速較小,大多數魚都喜歡在這裡覓食和栖息。占角時,最好測試一下水的深淺,一般以1.5一2米為宜。

釣野外

在建築物附近和野外都有塘溝時,一般宜選擇野外的塘溝。野外塘溝通風條件好,有風,水的流量就大些,流動水面比死水溫度低些,是魚兒喜愛之處。但風過大,或者野外塘溝不理想,應及時選擇建築物上的塘溝垂釣。

釣碼頭

人們洗菜、淘米、洗刷食具、洗衣的水碼頭及其附近,是最佳的釣位。但牲畜近處靠近養豬場、牛欄等牲畜飼養處的岸邊,常有糞便流入水中,魚也常來此處覓食。此外,水牛經常浸浴及鴨鵝栖息的地方,有糞便可供魚兒攝食,也是很好的垂釣場所。

釣進水口

流水的彙合處以及溝塘和渠壩的進水口,常給魚兒帶來豐富食物和新鮮的氧氣,水質清新,魚又喜逆水而上、迎着細流嬉戲,是魚兒活躍和聚集覓食的地方。

釣風

垂釣時若遇刮中小級風時,溝渠、野塘也會波浪起伏,魚兒受驚潛入深水。這時選擇什麼釣位呢?初釣者往往選擇背風之處,走人誤區。而有經驗的垂釣者,則迎風而釣,不僅有收獲,而且能釣大魚。因為水中大量浮遊主物,小昆蟲等,随風浪漂浮到下風口,魚兒“聞風而動”,竟相前往覓食。  

從看水的顔色開始!野外釣魚十大絕招

十、留大魚放小魚請放回,讓你一生釣不完。

-----戶外荒野------

專注戶外釣魚分享,歡迎訂閱!

喜歡釣魚?

可加小編微信 sexmazha (性感螞蚱)好友

一起交流技巧及好的釣點分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