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盛高管:成功的金融科技公司都在做什麼?

高盛在技術上的嘗試一直比較積極,在這方面的探索和實踐堪稱豐富。最近,高盛全球金融機構投行副主席john mahoney在一次金融科技峰會上分享了很多行業觀察結論和預測,其中有一部分可能是國内讀者尤為感興趣的。

高盛高管:成功的金融科技公司都在做什麼?

從這張slide裡我們可以看到john mahoney把有成功潛質的金融科技公司分為6類,每一類都有簡單的點評,以及附上了中美兩國各自的對應案例。

第一類是流程精簡類,提供了一種新的資料分析的方法,提高使用者粘性的同時降低成本。美國的代表公司是metromile,2011年在美國舊金山成立的一家汽車保險機構,它改變了傳統汽車保險固定保費的做法,按實際裡程收保費;國内是衆安保險,用john mahoney的話,是“中國第一家純線上的财産保險”。

第二類是高附加值業務自動化類,用先進的算法和計算能力為客戶提供更便宜、高效的(理财投資)選擇。美國有知名的betterment,國内有pintec,pintec是一家智能金融服務集團旗下擁有讀秒、一點基金、積木盒子、企樂彙等子公司。

第三類是去中介類,改變或者精簡傳統的業務鍊條,美國有lendingclub,中國有點融網和拍拍網,這類公司主要以p2p借貸為主,目前屬于重點監管領域。

第四類是資料高效化,用更大量的資料去服務更長尾的客戶和利基市場,主要是數字征信以及相關的零售銀行業務。美國有upstart,國内有融360。

第五類是高度定制化的金融産品,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場景,比如美國的sofi和中國的趣分期、分期樂,瞄準的就是大學學生群體,這部分群體在傳統銀行評分較低,但有一定的貸款需求和償還能力。

第六類是财富管理工具,為消費者提供投資輔助決策的一些資料工具或服務。美國有credit karma,中國有wecash和百融金服,這幾類相對更專業、閱聽人門檻更高一些,是以知名度不如前幾類。

分享中還提到,大型網際網路公司比如螞蟻金服、騰訊、陸金所、百度和京東都在做金融方面的嘗試,他們沒有那麼“專”,一般都是跨界的。就我們所知,這些公司在實踐效果上都已經有一些很顯著的産值了。

john mahoney的分享基本上覆寫了主流的金融科技業态,也點評了各自的一招鮮。流程精簡化、高附加值業務自動化、去中介、資料高效化、高度定制化,其實也是整個金融行業的發展趨勢,未來的金融科技公司主要還是會圍繞解決這些問題而誕生,這些“前輩”的奮鬥之路或許可以給一些借鑒。

本文作者:林藠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