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平安科技CEO陳立明:金融機構如何建構實用AI ?| GMIC 2017

平安科技CEO陳立明:金融機構如何建構實用AI ?| GMIC 2017

雷鋒網(公衆号:雷鋒網)報道,4 月 27 日至5月1日,gmic 2017(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大會)北京召開,今年的主題是「天工開悟」。據雷鋒網了解,28日,在新技術示範show 專場,平安科技ceo陳立明發表了“ai in fintech”的主題演講。

陳立明認為資料、算法、人才、場景支撐起能夠為金融它機構提供建議的ai。在擁有以上要素後,下一步就是将技術與場景相結合,進而把認知轉換成決策。他還提到了平安的開放共享戰略,其他機構能夠通過雲計算使用平安的ai金融技術,認為這會是未來的趨勢。

以下是演講實錄,雷鋒網作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

平安科技是一家科技公司,為整個平安集團提供技術服務。此外我們也給中國的其他銀行提供服務。過去幾年,我們一直在進行ai的研發,我會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是如何利用ai來推動平安金融科技的發展。

銀行業和金融服務是幫助你們省錢、投資,使錢生錢,幫助你花錢。一旦你有錢,接下來可以用錢買産品,買服務,買房子,買車,獲得醫療服務,來關愛自己。我們要幫助大家做所有這些事情。與此同時,我們會幫助大家進行錢的管理,幫助客戶節省時間。

銀行服務或者保險服務,最重要就是涉及到移動資料,把資料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外一個地方處理。資料是我們的石油、燃料,沒有燃料,我們是無法運作任何的引擎。現在ai是做這項工作的最佳人選,我們努力推動在金融服務當中利用ai。

我們所做的工作基礎就是資料。每個人都會談到資料,但是獲得資料并不容易。我們要確定我們有最佳的資料架構,在金融機構、保險公司、銀行當中有很多的資料,每個産品都有自己的系統,都有自己的資料。為了能夠很好地應用它們,我們必須要把它們收集起來處理分析,建立一個平台。但是做起來并不容易,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才能夠完成這項收集所有資料的工作。

算法是人工智能的硬體,ai的引擎。我們有深度的神經網絡gpu,還有機器學習系統,gpu深度的神經網絡,幫助我們識别自然的語言,識别出一些範式,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我們周圍發生的狀況,gpu有時候我們利用定制化的晶片,可以處理海量的資料,而且更快,要比通常的cpu快2到3倍。

機器學習系統是最核心的系統,在銀行業和保險業利用ai處理是一個非常好的應用場景。我們現在有機器學習系統,它可以記憶,可以自我強化,所有這些現在都是可用的。我們可以把不同的ai系統打包,它會變得更強有力,能夠在很短的時間之内就進行資料的分析,給我們提供洞察,而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

有大資料,有算法,當然還需要人才把它們進行整合。盡管這裡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進入到ai領域,這還是不夠的,因為需求遠遠超過了人才的供應。是以,我們會和合作夥伴合作,也和大學進行合作,互相補充,共同開展研發。這可以加速我們想要做的事情。

有了ai、大資料、算法、人才,而對于銀行和保險公司來說,最重要的是使用場景、使用案例。而場景是一個自下而上,也是自上而下的一種融合,場景至關重要。一直是場景促使我們能夠做現在所做的事情。

現在我們已經建立了大資料平台,有人、場景、算法,接下來要把不同的認知轉變成決策,覆寫面部識别、語音識别、視覺識别、行動識别、情感情緒識别等方面的捕捉,然後綜合起來做出決定。

技術不結合場景,它隻是一個技術而已。舉一個例子,我們利用不同的人臉識别技術,來分析客戶的風險狀況。如果客戶要申請貸款,可以去網上申請,直接利用ai去确定風險水準,然後識别客戶的臉進行比對,在6分鐘之内,我們就可以在網上給客戶派發貸款。

利用人臉識别、語音識别,我們能知道客戶是誰,也能知道是否滿意我們的服務。如果我們覺得客戶并不滿意,我們會作相應的調整和更新,我們重點關注客戶,以客戶為中心,快速實作認知轉換成決策。
平安車險是我們的核心業務,如果你的車輛受損,你需要做的是把你的圖檔上傳,我們會評定車輛受損的程度。一旦你把圖檔傳給我們,引擎就可以确定它受損的水準,然後确定多少的賠償。如果說面闆受損,可能隻需要去噴一下漆,或者需要替換整個面闆。幾分鐘之内,你的賬戶當中就會有我們的報帳款。

借助人臉識别,語音識别,同時也聚集網際網路的消息和新聞,确定你的情緒,來确定你需要什麼樣的金融解決方案、金融産品,以便我們能夠提供給你一個定制化的金融産品、組合。當你登入的時候,我們會向你建議一個金融組合,如果你同意就提供給你。但是我們沒有一刀切的解決方案,每個客戶都有自己獨有的産品組合。

狹隘的ai隻是解決單獨一個問題,沒有綜合起來,它是弱人工智能。為了給客戶帶來價值,我們必須要把它們都連接配接起來。平安在金融、衛生醫療、汽車、住宅等各領域都有業務,在這方面比較有優勢。我們有平安360度全覆寫客戶體驗體系,包括客戶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隻是網購資料。

很多的金融科技公司隻是解決日常生活當中的一小部分問題,他們要解包這些金融服務,但這并不是客戶想要的,客戶想要的是端到端的解決方案。是以我們必須要把業務內建起來,這樣才能把狹隘的ai變成智能的ai,我們要融合人臉識别、語音識别、客戶金融狀況。這是未來ai在金融領域當中的應用,也是我們一直緻力于開發和發展的。

在擁有這些技術解決方案後,平安希望民主化,分享開發出來的東西,而不是獨有。因為随着享有金融服務客戶的增多,無疑會提高對整個金融服務領域的需求,不僅僅是幾個城市上海、北京、廣州的金融領域需求上升,我們希望能夠促進整個中國範圍内的金融業發展。如果我們這樣做,既能給其他銀行帶來好處,也會給平安帶來好處。

我們如何實作開放?

我們把技術都放在平安金融雲上,以便其他的機構可以使用平安基于ai的金融技術。我們覺得這是一片藍海,也是未來。

ai是否改變了金融技術?是的,已經改變了。而其中的關鍵問題不是是否改變,而是改變的速度有多快。

對于我們來說,不僅僅是要問我們将如何利用ai,還要自省我們是否做好了準備,整個公司層面是否做好了準備,我們是否讓客戶、員工做好了準備,每個人都必須要認識到金融技術的重要性,我們将來會利用ai來促進金融技術的發展,改變銀行業和保險公司開展業務的方式。我們願意跟大家共享我們所做的一切。

本文作者:伊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