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萬象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上市公司+基金+科技公司組合憑什麼玩轉AI研究院

2017年3月30日,萬象人工智能研究院宣布成立,它由東方網力、京山輕機、湯臣倍健三家上市公司與成員機關物靈科技、格靈深瞳以及奇點汽車聯合真格基金共同發起,計劃将出資不超過5億人民币,在北京、武漢、深圳、矽谷設立研究與孵化機構,參考基金模式營運的創新性,以多元化和開放式的結構,幫助科研成果在多個行業和跨産業中開花結果,打造成為産業應用驅動的人工智能加速器。

這個不常見的組合(3個上市公司+3個科技公司+1家基金)是怎麼想到要一起做一個人工智能研究院呢?研究院還可以怎麼玩?

萬象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上市公司+基金+科技公司組合憑什麼玩轉AI研究院

劉光:拿到人工智能時代下一個十年的門票

萬象發起人、東方網力董事長劉光在會上發表主題演講《萬象新生》。劉光認為:傳統的生産關系在人工智能時代發生了質的變化。之前是土地、石油、礦産作為生産資源,路、電是基礎裝置,車輪、蒸汽機是生産工具。現在,資料是生産資源,網際網路是基礎設施,人工智能就是生産工具,它将對人類文明和産業變革産生重大影響。未來二十年,前十年是弱 ai 加産品,會有一批現象級的公司出現;後十年則是強 ai甚至超 ai,隻有少數掌握核心技術的公司可以成為世界級公司,萬象要在最好的時代赢得先機。劉光表示我們希望和政府、大型企業合作共同設立創新機制的人工智能研究院,探索和研發更強大的 ai 技術,利用中國強大的市場容量支撐實作快速産業化,拿到人工智能時代下一個十年的門票。

萬象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上市公司+基金+科技公司組合憑什麼玩轉AI研究院

劉光介紹萬象研究院差別于傳統研究院的核心特色——foge,分别是基金模式foundation、多元開放open、全球營運globalization、連結産業ecosphere——萬象參考基金模式營運的創新性,讓科學家參與到項目評審、孵化、商業化等各個環節中,更加符合人工智能時代的投資特點。摒棄傳統研究院由單一公司主導的局限,吸引全球範圍的頂尖科學家和院士參與,持續引進有實力的企業、基金及人才,産品工程化團隊輔助快速實作産業落地,打通産業鍊,共建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生态圈。研究領域和方向聚焦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人工智能硬體支援與人工智能技術平台。

劉光在會上公布了萬象人工智能研究院首批招募的三名研究員:分别是物靈科技聯合創始人\ceo、全球傑出青年創新者(mit tr35)顧嘉唯;格靈深瞳創始人\ceo、國家千人計劃專家趙勇;東方網力首席科學家吳惟心。全球頂尖ai人才的加盟将為萬象今後的發展帶來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

徐小平:對人的敬重,對科學家的敬重,對ai的敬重

萬象聯合發起人、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在演講《從人工智能到智能的人工》中表示:我常開玩笑說,我隻有人工,沒有智能。我們不懂技術,但我們投了最多的也是最好的ai公司,我們是用智能的人工投資人工智能的公司。萬象和真格有着完全一緻的姿态:我們都懷着對人的敬重,對科學家的敬重,對ai的敬重來做這個事情。真格會和萬象緊密合作,深度分析,一起創造ai領域的奇迹。風來自何方,風來自萬象人工智能研究院。

萬象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上市公司+基金+科技公司組合憑什麼玩轉AI研究院

3+1+3的跨界組合怎麼看ai的未來,推薦一名研究員獎勵二十萬

大會圓桌環節,來自萬象各家成員企業和機構的代表人紛紛就人工智能的未來以及研究方向展開了精彩紛呈的探讨和交流。

萬象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上市公司+基金+科技公司組合憑什麼玩轉AI研究院

京山輕機董事長李健談到京山在行業耕耘了多年,見證了工業從1.0到4.0的變遷,現在是最好的機會去實作如何讓機器變得智能。期待未來二十年,人工智能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會讓我們變得更好。

湯臣倍健ceo林志成表示現在我們面對的挑戰是消費者不再滿足标準化的産品。未來更大的健康市場不是大衆健康市場,而是人人健康市場。顧客期待更多個性化的東西,我們期待利用已有的産品、資料,健康内容通過人工智能這種新的工具給到我們的顧客。

物靈科技聯合創始人、ceo顧嘉唯談到很多想要創業的科學家往往在初期缺乏商業化的經驗和工程化團隊。來萬象既可以擁抱夢想,也可以擁抱現實,獲得輔佐實作人工智能的孵化。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智能時代,人機互動的下一輪革命就在眼前,人機共生的靈性世界不是用機器來取代人類,而是賦能予人。

奇點汽車ceo沈海寅認為汽車領域同樣也在經曆從功能汽車到智能汽車的轉變。一家創業公司很難在方方面面具備很強的能力,應該以開放的心态去擁抱開放的領域。萬象獨特的模式即可以了解科學家,也可以了解産業,可以提供給雙方巨大的能量,将融合的力量放大到極大化。

格靈深瞳合夥人兼cto鄧亞峰認為ai領域的研究者需要三個方面的支援:一是要有清晰的落地方向,這就需要經驗和判斷以及工程化的支援;二是要有足夠穩定的資金可以讓團隊走的更遠;三是要有出色的激勵機制,萬象在這方面做得更為優秀。

東方網力首席科學家吳惟心打了一個很有趣的比喻:好的技術就像錘子,好的行業應用就像釘子,為好的錘子找到好的釘子是巨大的挑戰。這也是萬象的價值和意義所在。

會上,作為萬象發起人,劉光和徐小平更是公開表示,任何人每次成功推薦一名研究員,他們願意以個人名義各出資十萬元人民币推薦獎金。

五億元怎麼做出成本效益高的研究院,錢也砸不出ai來

ai時代,企業玩研究院不是什麼新鮮事,bat分别有idl、ai lab和idst等各種研究院,百度更曾爆出兩年花了200億美元研發費,萬象研究院的五億人民币怎麼撬動對公司或者産業的最大價值呢?

顧嘉唯表示:首先我不是那麼确定百度真的花出去了那麼多錢,不過我可以肯定的是萬象肯定不會這麼有錢,我們不是用錢砸出的ai。

為什麼大公司砸再多錢還是有問題?

從導向上看,如果研究院鼓勵脫離産品研發去做研究的話,最後一定淪為做論文或專利的中心,大部分公司研究院都是這樣的結局。萬象要強調模式創新、機制創新。

一方面,企業的産品團隊可以招科學家解決一些問題,這裡面是效率過程;另一方面,傳統研究院是從研究到技術的落地,這裡面一定有機制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要用新的模式做ai研究院。

對于萬象研究院而言,不僅僅資本是開放、退出機制開放,研究方向的提出也是開放的。這個模式下,一家公司到底投多少錢就不是一個衡量成功與否的标準。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ai人才很貴,據說在美國有些深度學習專業的學生出來起步就是50萬—100萬美金。萬象研究院通過更靈活的方式滿足他的訴求,首先我們也不錯的報酬,同時也有好的機制讓你獲得股權、獲得項目收益,在這樣一個熱火朝天又需要冷靜判斷的ai創投行業裡,親身參與到投資管理,以及對接行業上市公司對于資料對于産業應用的訴求,借助我們成員發起方上市公司的資源、管道、工程、資料等方面優勢壁壘,以及另一波發起方已經初具規模的ai startup的成功經驗和走過的坑,讓科學家在這個過程中,擇合适時機組最強團隊,自己來當ceo。

對于萬象研究院,它會像facebook fair一樣更偏向于長期的理論研究,還是像facebook aml一樣更偏向于近期的應用型研究?

顧嘉唯說:“這個關于萬象的研究方向和劃分方式我可以解釋一下,首先作為lp的我們這些成員公司内可以解決的人工智能問題,這跟産品研發的疊代非常緊密,這些問題企業自己可以解決,我們内部也有深度學習機器學習的專家和算法團隊。然後萬象成員機關每年會放兩到三個問題抛到需求池,吸引科學家參與解決這些問題,那就肯定相對長線一些,甚至想對開放性高一些的技術難題。”

“百度當時強調的是解決一到三年的問題,萬象強調是一年。現在技術疊代速度實在太快,你真的不知道一個月之後會發展到哪兒,但是我相信有的時候行業訴求和使用者需求會因為技術的突破而發生轉變。例如我們現在做人機交流做到像人和人交流一樣,需要建立一套類人的attention system,讓以後vui類互動不再那麼生硬機械感,這個在大多數産品型公司内部是沒法短期内投入的,我們就把項目放到研究院。我相信如果一個想要創業的科學家通過自己的科研能力最後改變了一個行業,這個影響力和成就感會非常大。”

創業就是要在有限的時間内解決一個清晰、明确的任務目标,這才是創業的,如果上來給你一個非常不明确、開放的,你是沒法創業的,這是共識,這也是萬象的一個優勢,讓想要創業的科學家有一個限定的行業應用場景,明确的技術邊界。

吳惟心也對此提出兩個觀點:

第一,大公司的目标可能并不是特别明确,他們是做一個比較通用的人工智能或者研究,這是大公司花這麼多錢也沒有做成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萬象根據需求做研究,目标非常明确,不會泛泛而做。

第二,大公司在做這個事情的時候是希望自己能夠主導這個事情,是以投入比較大。而萬象帶有孵化性質,想創業的研究員做一兩年,資金和退出形式是開放的,可能會得到更多的資金投入。

鄧亞峰則表示:萬象是一個兼矽谷的模式,非常成熟的産業和創業的科學家、研發的良好互動的環境,幫助企業做研發。

技術壁壘不再高不可攀,最緊缺的人才是ai産品經理

大家一直說人才可“貴”,那麼對一家企業來說,目前最缺的是什麼類型的人才?人才市場的算法工程師要價這麼高,是否意味着他們是最缺的呢?

顧嘉唯給出了不一樣的見解,他認為工程型的人才供給會根據行業發展不斷變化,不論是以前的前端工程師,還是後面的ios開發,随着行業發展人才供應會越來越多。是以這一類人才并不是最緊缺的。

對他而言,最緊缺的人才第一類其實是對産品定義能力很強的産品經理。現在來看,技術壁壘的領先視窗時間越來越短,他認為即便是人工智能行業,技術本身的壁壘也是不穩固的,會随着技術發展和不斷普及化直至成為基礎設施,就好比現在的網際網路,最主要的壁壘是對行業的滲透程度。在萬象,科學家團隊和行業企業一旦産生合作,研究員的産品同行業生産環節和資料深度整合,再往後科學家和研究員的行業客戶鋪開邊際成本下降,研究員更了解行業訴求,合作過程中不斷優化産品技術,逐漸形成壁壘。是以對于aistartup如何確定能夠迅速變現,在商業中走通,必須深入行業。目前,ai創業公司的最大問題是必須和商業、行業深入綁定,否則沒有任何意義。萬象研究院有配套的産品工程化團隊,将上市公司企業與創業企業對接,在初期能夠幫助創業者完成産品工程化,将需求細化到mrd、prd的文檔結構,進而快速的對接技術。

他也認為第二類緊缺人才還是核心算法工程師,或者科學家,這一類人數量較少,依然搶手。但是根據行業規律,那麼熱門的學科領域現在,這一類的人才會越來越多。對于初期創業者在初期,怎麼吸引這種人才?顧嘉唯認為首先是靠足夠多的資料。很多科學家最關心是否有資料讓我挖掘,讓我訓練出更好的算法。

這是一個正向過程,一個好的産品,産生足夠多的資料,進而讓科學家最更好的算法疊優,然後算法再産生更好的産品,又可以獲得更優的資料,像滾雪球一樣。隻有這樣的過程,才能吸引到足夠好的科學家。如果沒有這種正循環的過程,科學家也不願意進來,哪怕給再多的錢。

萬象研究院有一個初衷,希望承載人才的短缺問題。它吸引人才的方式、手段和開放性能夠做到這點。對企業而言,這就是換一個解決人才問題的方法。就像之前用錘子和釘子解決不了的問題,換一個管道讓電鑽進來解決。

沈海寅詳細介紹了萬象的機制如何吸引人才。他說:“昨天看王功權的朋友圈,寫了一句話,他說你在大企業做高管的經曆就想在創業公司拿百萬年薪,那你就倒一杯涼水,到旁邊該幹嘛幹嘛去。”

沈海寅認為對于一個創業公司來說,能夠吸引人才無非兩個方面,一個是高薪,這個是非常難的,花個百萬年薪聘請人才,得募多少錢才能養得起這些人?

第二個是給股份,萬象研究院的良好機制,使得研究院能夠拿到相當穩定的薪水。創業公司每個月拿幾千塊錢,拿到10%的股份,最後失敗,10%的股份一分錢價值都沒有,這麼大的風險有的人無法承受。萬象研究院走中間的路線,薪水沒有特别高,但是也不差,讓你有一定的穩定性。第二萬象具有孵化器性質,這些項目十個項目九個失敗都沒關系,我隻要有一個有一百倍的回報,我的收入就回來了。

相比之下,在大企業裡面做研究院的很多缺點,研究人員基本靠高薪,在很多老牌大公司拿多少股票實際上也很難往上升了。但是光靠高薪也不行,是以萬象研究院在大企業和創業公司之間找一個平衡點。

最好的互動一定是視覺和語音的融合

萬象研究院目前三名僅有的研究員之一,也是非常資深的人機互動專家,顧嘉唯認為ai消費品有非常大的市場。ai消費品很多,就像網際網路承載起那麼多的應用。ai是一種生産工具,把網際網路做的更好成為基礎設施,能夠挖掘出更多的寶藏。顧嘉唯并不認為智能家居本身是剛需,大衆對智能并不敏感,是以過去所謂智能硬體大多沒有真實剛需挖掘到清晰場景價值的都失敗了,echo隻是家庭消費電子的一款單品音箱,amazon巨大的流量和内容生态是很難複制的,況且中美對于音箱品類的市場容量又是另一個巨大差異。

他表示這個願景跟和今天的技術不完全比對。比如,現在的通用語音技術還需要喚起才能用,他希望做到的效果是像跟人打交道一樣,不需要喚起就可以交流。技術一定有突破空間,但是,突破也需要取巧。不能一味地着力于突破語音的喚起率和誤識别率的平衡,還有其他的解決方案,就比如可以融合cv,讓機器對于使用者指令的了解更深入,形成attention system,讓機器知道使用者是否在喚起它,是否與它進行互動,其實有許多技術方案要從新換一種思路去突破和解決。

顧嘉唯認為人工智能的技術革新一定會催生下一代人機互動的革命。這個革命就是從pc的滑鼠鍵盤,到手機觸屏,到下一個vui(voice),cui(conversation)。他一直強調情感計算,靈性體驗不僅僅是設計,也不是單純的技術,是由設計+技術整合的結果,路徑上還有非常多需要科學家們參與到産品疊代的過程,這個行業潛力巨大。

顧嘉唯說:“視覺和語音在發展得過程中,一定是融合的趨勢。cv計算機視覺現在行業應用裡也有很多機會,無論是安防監控、金融人證、醫療診斷、制造質檢等各行各業。現在大多數從業人員看到的是2b的機會,但是我們已經看到2c的機會。”

顧嘉唯對于創業有很清晰的目标和任務,他認為未來3-5年,ai可以迅速幫助各行各業生産效率提高的挖掘機,如果把網際網路的價值比做電,那麼人工智能就是電廠。5-10年會有潛力更大的消費級市場的機會,家庭内、汽車、移動過程,這三個就是限定使用場景下的ai消費品的機會。

在智能初期,在使用者對智能産品并不感冒時,需要通過有靈性的互動,抓到足夠大量級的單品、品類,做0.5步的提升。

顧嘉唯說:“計算機視覺的方式要用的好和巧。 cv是解決行業應用最好的,比如人證比對、安防,但是ai消費品是2c的,是下一個人機互動的革命,2c有更大的機會,每個手機現在都有語音。使用者不一定會用語音,會退回去用觸屏,電視使用者會退回去用遙控器,一切可能被退回去的互動方式都很難被豎起來,這就是echo為什麼會起來,隻能用語音。這是否正确?初期教育是要靠強制的方式,但是市場一旦教育起來,會有更大的機會。我認為語音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解決搜尋檢索直達性的問題,在很多垂類場景,語音比觸屏遙控器有更高的效率。開車、做菜等用手不友善時要用語音,這些都是一步直達,不需要視覺的菜單;第二階段,語音解決助理型問題,管家型問題,秘書型問題,用ipad點菜效率與直接對服務員說點菜效率哪個高?在若人工智能轉向有一些認知智能後,語音一定會變成助理、秘書,這種效率提升是成百上千的。”

對于ai是否是泡沫?顧嘉唯說,大勢是人工智能一定會到來,這次第三波興起不會是泡沫。同時,人工智能一定會帶來新的一波智能硬體的複蘇。雖然使用者對智能不敏感,智能并不是刻意帶給使用者價值的東西。中國接下去是一個大消費更新的時代,首先是有價值的體驗增值的消費品才能夠給使用者帶來價值,那麼用ai改造的消費品才是有價值的,重點是消費品而不是智能,也不是硬體。

結語

萬象研究院要開放創新,産業融合,應用驅動,萬象更新。面對人工智能這個最大的未來,面對下一個十年的競争,中國要做好準備,中國的企業要做好準備。萬象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成立向我們展示了人工智能科研模式的最新探索,展示了中國企業家在人工智能産業上的決心和魄力。萬象研究院向各科研機構、優秀人才、合作夥伴真誠發出邀請,希望能夠一起攜手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走進千家萬戶、各行各業,用人工智能建設更加美好的、實實在在的世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