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香港大學席甯:談談醫療納米機器人的三大成功案例 | CCF-GAIR 2017

香港大學席甯:談談醫療納米機器人的三大成功案例 | CCF-GAIR 2017

7 月 7 日,由中國計算機協會(ccf)主辦,雷鋒網(公衆号:雷鋒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承辦的第二屆 ccf-gair 全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峰會,在深圳如期開幕。在大會第三天的醫療機器人專場,機器人領域著名學者香港大學席甯教授,向與會嘉賓進行了主題報告——《用于生物醫學和制藥的納米機器人》。

席老師是香港大學機器人與自動化講席教授、ieee ras候任主席,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機器人、制造自動化、微/納米制造、納米傳感器和裝置,以及智能控制與系統等。

香港大學席甯:談談醫療納米機器人的三大成功案例 | CCF-GAIR 2017

衆所周知,醫療有診斷和治療這兩大方面:診斷是對人體的各種異常現象進行測量;治療,在工程機器人的角度是操作。納米機器人既可用于診斷也可用于治療,即 sensing 和 manipulation,傳感測量和操作。

随着醫學發展,診斷和治療需要新的手段,在更小的尺度上進行 sensing 和 manipulation。這就是現在的全新診斷、治療方式:在微米、納米尺度上診斷病情,用納米機器人在細胞、分子(比如 dna 分子)層次做手術。

制藥方面,傳統上,新藥開發以靶點為基礎。這裡面存在很多問題,是以現在新藥開發的規範是

signaling pathway

based,全面考察疾病和各種因素之間的關系,對副作用考慮更周全。這個層次進行新藥開發,需要新的手段和技術。在分子和細胞的層次上進行

sensing 和 manipulation 就成了一大技術支援。

現在,研發一個新藥物需要 10 到 15 億美元,10 年才能開發出來。新藥開發的投資每年不斷增長,但是藥的數量基本上持平,說明新藥出現的很少,成本不斷提高。這導緻投入産出差距越來越大。更嚴重的是,醫學界發現的新疾病在不斷增長,但藥的數量并沒有。這一難題日益凸顯,業内将其稱為 pharma innovation gap(制藥領域的創新缺口),亟需新技術、新途徑改變現狀。

為解決該挑戰,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被各界寄予厚望。

制藥工業的自動化程度很低,這和汽車制造業形成鮮明對比。怎麼才把自動化和機器人用于新藥開發?

可以用微型流水線,像工業生産一樣:細胞進來,像傳送帶那樣送過去,機器人把不同的藥物放到細胞上,同時對細胞進行測量——測量不同的靶點、不同藥的作用。整個過程高度自動化。但和汽車制造不一樣的是:汽車的零件尺寸是固定的,細胞不是。這要求機器人更智能化,對機器人的技術應用提出新的挑戰。

随着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機器人從簡單的代替人的能力,變成了擴充人的能力。正如剛才 brad nelson 教授講的,機器人能突破人原本的實體尺度、距離、環境限制,進行操作和測量,這就是超限機器人。

現在所謂的納米操作機器人,就可以在納米尺度上,對納米尺度的固體進行操作和測量。

但僅僅有納米機器人還不夠:要把納米尺度的環境顯示出來,這樣人才能看見、才能進行操作。我們發現一種技術能納米尺度下進行成像,産生像電影一樣的實時圖像。對此,我們利用了壓縮感覺的原理。因為尺度太小,又要高速的對環境進行測量,光學是看不見的,要用原子力顯微鏡、電子顯微鏡。

人體上皮細胞與細胞之間有一種蛋白質,那個蛋白質叫

desmosome。若它被破壞,皮膚表面就會形成很多水泡,很癢,會爛,還會産生其他免疫疾病。但醫學界不知道是什麼機制把 desmosome

破壞了,導緻皮膚病。有的猜想是抗體,也有的猜是人體信号傳導。由于環境太小,很難做驗證。

但用納米機器人,這個疑團很容易就解開了:用納米機器人切開 desmosome 以後,并沒有導緻水泡産生,證明這不是機械作用産生的疾病,而是信号傳導的過程出了問題。

(這裡僅對技術實作做概述,以下同。席甯老師報告的完整版,請關注雷鋒網的後續整理的講座全文+ppt 報道)

幹細胞的重要性無須贅言。預測它什麼時候分解、在什麼條件下分解,對分解的狀态進行測量,是非常難的事。但納米機器人可以測量其機械狀态。

有一個很成功的應用,是治療淋巴癌的一種靶點治療藥物名為藥美羅華。這種治療本身很好,沒有副作用,但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有的病人使用有效,有的無效,醫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無效的情況會耽誤病人的寶貴治療時間。

後來用納米機器把靶點癌細胞抓出來進行研究,測量癌細胞結合力。發現隻有當結合力達到一定時候,才會有作用。從此以後,醫生能夠在治療前通過分析癌細胞對療效做預測,其臨床意義非常重大。

對于假肢,現在有一種成功的方法:把一個鋼管插到骨頭裡,這樣等于長在身體裡一樣,假肢效果跟真人一樣,但是跑得比真人快。

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鐵管(鋼管)插到腿裡面,皮要長在鋼管外面會産生縫隙,那個縫隙會有細菌進去,引發局部感染,時間長了以後會引起骨頭感染,最後還要把這個東西取掉。即便這樣,有人做三四次手術還要做,因為這種假肢效果非常好,安上看不出來,對生活和各種活動影響很小。

于是研究人員就研究細胞和假肢之間的黏合力,希望找出一系列讓它們黏合得很好的方法,防止感染,其臨床意義非常重大。

這個課題很難,現在的突破口使用納米機器人測量粒子通道電流的信号,來實作對細胞黏合力的測量。

  人類和疾病之間的鬥争,現在已經到了分子和細胞的尺度。開發藥物和新的診斷治療方法,必須得有手段在分子和細胞的尺度上進行測量和操作,把傳統的手術從器官的水準縮小到分子和細胞的水準。雷鋒網

d d本文轉自雷鋒網禁止二次轉載,原文連結

本文作者:三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