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央視曾多次曝光的“奪命保溫杯”,熱水進毒水出?大家需警惕對待

作者:黃氏說
央視曾多次曝光的“奪命保溫杯”,熱水進毒水出?大家需警惕對待
本文陳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為了讓人們更好随身攜帶熱水,保溫杯應運而生,普通水杯不能做到長時間保溫,保溫杯的出現很好解決這一難題。

保溫杯能做到保溫效果好,得益與它的雙層結構設計,并且雙層之間還是真空設計,可以很好的減少熱量損失。

央視曾多次曝光的“奪命保溫杯”,熱水進毒水出?大家需警惕對待

保溫杯通過熱對流,熱傳導,熱輻射三種途徑,阻止熱量損失。内膽不鏽鋼設計,還可能會鍍一層銀或者銅,保溫效果更好。

小巧玲珑的保溫杯,用處十分廣泛,能夠做到熱水随用随取。

然而近幾年央視不斷曝光“保溫杯奪命事件”,讓大家對于保溫杯的安全性關注度提高。

大家害怕自己購買的保溫杯會出現倒下去的是熱水,再出來是毒水。

央視曾多次曝光的“奪命保溫杯”,熱水進毒水出?大家需警惕對待

保溫杯是否安全無害跟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果不能很好辨識保溫杯是否是僞劣産品,很有可能釀下大禍。

長期使用達不到安全标準的保溫杯,嚴重情況下可能丢掉性命!建議了解。

一、奪命保溫杯

保溫杯的存在很廣泛,家家戶戶可能都會有保溫杯,這已經深入到我們日常生活中。

但随着官方的曝出和測評,許多保溫杯品質堪憂,産品不合格。長期使用保溫杯很有可能出現重金屬中毒的情況。

央視曾多次曝光的“奪命保溫杯”,熱水進毒水出?大家需警惕對待

四年前,曾有一個小女孩因為經常使用保溫杯出現頭暈惡心,發燒等情況,經過各種因素排查,發現問題出現在保溫杯身上。

将保溫杯送到專業部門送檢後,發現一個小小的保溫杯裡面含有大量的重金屬物質。

保溫杯在進行使用的時候,倒下去的是幹淨的水,出來的是摻雜重金屬物質的水。

長期反複如此,大量的重金屬物質堆積在小孩子體内,導緻小孩重金屬中毒!

央視曾多次曝光的“奪命保溫杯”,熱水進毒水出?大家需警惕對待

重金屬物質一經人體吸收,很難自行排出體外。

如果不能及時發現保溫杯中有重金屬物質,長期使用後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子,出現重金屬中毒的機率都會大大增加。

專業醫生提醒大家,當重金屬物質在體内含量達到一定程度後,會直接攻擊身體各個器官,嚴重情況下還可能會引起器官衰竭。

如果出現較輕狀況的惡心嘔吐,要及時就醫進行檢查,防止出現重金屬中毒情況。

對于小孩子來說,重金屬中毒危險性更大,可能會導緻神經系統受損,進而出現發育遲緩,智力低下等情況。

央視曾多次曝光的“奪命保溫杯”,熱水進毒水出?大家需警惕對待

這位母親也是好意,想讓女兒在學校也喝上熱水,誰知道劣質的保溫杯卻差點害了孩子。

保溫杯的選擇尤為關鍵,如果買到假冒劣質産品很有可能“保溫杯”變成奪“奪命杯”。

其中,央視還曾專門出過一期關于保溫杯的報道,對各種類型,各個銷售管道的保溫杯進行産品品質檢測。

央視曾多次曝光的“奪命保溫杯”,熱水進毒水出?大家需警惕對待

據悉,北京消協總共抽取五十款保溫杯,其中有19款保溫杯經檢測之後不合格。

這十九款保溫杯,有國内品牌也有外國品牌,價格不一。

其中部分保溫杯存在欺瞞消費者知情權行為,還有部分保溫杯原材料不合格,使用劣質材質。

不能保障使用的安全性,很有可能出現重金屬物質溶解的情況,損害人體生命健康。

央視曾多次曝光的“奪命保溫杯”,熱水進毒水出?大家需警惕對待

二、重金屬中毒的危害

重金屬種類多樣,其中毒保溫杯中最常出現的就是像鉛,鎳,錳等重金屬物質。

其中這三種也是比較常見的。

重金屬中毒屬于慢性中毒,不會立馬出現反應症狀,随着量的積累時間的增加,症狀會慢慢出現。

首先是鉛中毒,鉛的來源除了經常使用保溫杯之外,還有可能跟劣質圖書有關。

央視曾多次曝光的“奪命保溫杯”,熱水進毒水出?大家需警惕對待

小孩子在剛上學的時候,家長常會去買帶彩色圖畫的益智書,有的家長圖便宜,就在街邊攤買劣質圖書。

劣質圖書打開就會有一股子油墨味,孩子不懂以為是書香,但實際上是鉛超标了。

一旦鉛含量過高,超過身體承受範圍,會導緻智力受損,不及時進行治療,會變成智障兒童。

成年人也有這樣的案例,影響不容小觑。

央視曾多次曝光的“奪命保溫杯”,熱水進毒水出?大家需警惕對待

至于鎳中毒,出現的症狀為,呼吸道感染,呼吸出現困難甚至出現肺部水腫。

錳中毒最直接表現為腸胃不适,不能及時消化胃中的食物,很短時間内會變成急性腸胃炎。

引起腸道各種不适,損害機體器官,換癌機率大大增加。

這是三種比較常見的重金屬中毒會引起的症狀,不管是那一種重金屬物質,都會對身體造成嚴重的損害。

央視曾多次曝光的“奪命保溫杯”,熱水進毒水出?大家需警惕對待

重金屬中毒後會出現:腹瀉,惡心,肌肉疼痛等等,對于神經系統,心腦血管系統也會造成傷害。

在無端情況下出現上述反應,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尋求幫助。

同時,也要注意我們在挑選保溫杯時,一定要認準安全範圍,避免購買到“毒保溫杯”。

三、如何辨識假冒僞劣産品

保溫杯内膽主要原材料是不鏽鋼,大陸不鏽鋼産品主要分為兩類。

第一類為可食用不鏽鋼産品,編号為304,316或者430。第二類為不可食用不鏽鋼産品,編号為201,202。

央視曾多次曝光的“奪命保溫杯”,熱水進毒水出?大家需警惕對待

食品接觸用級别的不鏽鋼産品不會析出重金屬物質,也就意味着使用起來比較安全,不會出現重金屬中毒。

不可食用級别的不鏽鋼産品容易析出重金屬物質,一般不用作食用方面。

主要用途為制造裝修材料,或用于工業領域。不能直接用于食用工具,否則很容易将重金屬物質攝入體内。

央視曾多次曝光的“奪命保溫杯”,熱水進毒水出?大家需警惕對待

編号為304的不鏽鋼産品不管是耐高溫還是耐腐蝕性都比較強,比較适用于食品醫療行業。其中編号為316産品,還适用于醫療産品。

是以,在選購保溫杯産品時,可以觀察保溫杯底部是否有304或者是316的鋼印,或是在産品合格證明上有表明。

這類保溫杯都屬于合格産品,可以放心安全購買。

如果找不到保溫杯内膽編号,最好不要進行購買,這類産品就是我們說的“毒保溫杯”。

央視曾多次曝光的“奪命保溫杯”,熱水進毒水出?大家需警惕對待

在購買保溫杯時盡量選擇有保障的牌子和商超,不要貪圖小便宜,占小便宜吃大虧。

四、保溫杯的安全性

除了保溫杯的材料問題,還有一部分居民可能對保溫杯還有一定的質疑。

如果保溫杯使用時間過長,即使它符合安全标準,經過長時間使用,安全性還有保障嗎?

針對這樣的疑問,有專業人士專門進行實驗來進行驗證保溫杯長時間泡茶是否有危害。

央視曾多次曝光的“奪命保溫杯”,熱水進毒水出?大家需警惕對待

研究人員分别用保溫杯和玻璃杯泡茶,經過24小時後浸泡,将茶水送檢食品藥品監督檢察院檢查水中的中重金屬含量。

實驗結果證明,兩個杯子的水檢查資料基本一緻。也證明合格的保溫杯并不會泡出重金屬物質,可以放心安全使用。

購買保溫杯之後,需要做到對新杯子進行徹底清洗,不要直接使用,避免衛生方面問題。

央視曾多次曝光的“奪命保溫杯”,熱水進毒水出?大家需警惕對待

有部分人群在使用保溫杯一段時間之後,保溫杯會出現一股金屬味道,選擇繼續使用。

這是不正确的做法,出現金屬味道的保溫杯可能已經出現問題。

不管是本身産品品質不合格還是在生産材料合格,步驟不合格導緻的,都應該停止使用,防止出現重金屬中毒的情況。

在使用過程中,也要防止高溫燙傷。

央視曾多次曝光的“奪命保溫杯”,熱水進毒水出?大家需警惕對待

保溫杯能夠保持水的溫度是一個好事也是一個壞事,每年被保溫杯熱水燙傷的人都數不勝數。

杯子中都是滾燙的熱水,夏天衣服比較薄,一杯熱水下來,皮膚就被燙個大泡。

在夏季時,使用保溫杯一定要防燙傷,不要小看它的危害。

央視曾多次曝光的“奪命保溫杯”,熱水進毒水出?大家需警惕對待

在加上,保溫杯的材質是雙層設計本身就比較厚,很難用手感受到它的實際溫度。

這就很容易燙傷口腔或内部結構,是以在飲用過程中,可以将水倒入杯蓋中再飲用。

長時間食用過燙的食物或熱水容易産生食道癌。

另外,保溫杯泡茶确實很友善,但是時間過長不清理保溫杯中的茶葉,茶葉中有些物質會保留在保溫杯中。

央視曾多次曝光的“奪命保溫杯”,熱水進毒水出?大家需警惕對待

簡單的清洗并不能将附着物沖掉,長時間下來,會導緻保溫杯中有異味,影響口感。

是以,經常在保溫杯中泡茶的人群,需要及時有效的清理保溫杯。

總結

使用保溫杯需要購買符合國家生産标準的産品,不能選擇三無産品。不符合生産标準規定的保溫杯長期使用,很有肯能會導緻“熱水變毒水”,對于保溫杯的選擇一定要慎重考慮。

選擇安全有保障的品牌,避免假冒産品對自己身體健康産生危害。

央視曾多次曝光的“奪命保溫杯”,熱水進毒水出?大家需警惕對待

保溫杯的使用也有很多注意事項,要保持内外環境溫差一樣,不能過大。溫差過大很容易導緻保溫杯炸裂,傷害自己。

對于保溫杯的保養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定期對保溫杯進行檢查或者更換老化産品零件,更好的延長使用壽命。

保溫杯雖然可以很好儲存熱水,但是不建議長時間存放,及時飲用最好。及時防止意外出現,也能減輕保溫杯工作負擔。

如果保溫杯出現漏水情況,需要及時更換保溫杯零件或者重新購入進的保溫杯。

對于有保障的保溫杯,出現事故的可能性比較小,但我們也不能放松警惕,需要謹慎對待。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 2021-09-02《生活中10大鉛毒來源,藏的最深竟是它!》

央視網 2018-01-28《北京消協:選“食品接觸用”材質不鏽鋼保溫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