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軍老兵回憶:志願軍進攻也用很多人,但比日本人聰明得多

作者:陳石頭本頭
聲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權威資料進行撰寫,文末已标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美軍老兵回憶:志願軍進攻也用很多人,但比日本人聰明得多

誤解中的“人海戰術”

在北韓戰争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戰術部署經常被外界誤解為簡單的“人海戰術”。然而,實際的作戰情況遠比這種表面的解讀複雜和精細。志願軍在戰鬥中的确會動用大量兵力,但這并非無腦的人數堆積,而是依托于周密的戰術規劃和靈活的戰鬥政策。

在北韓戰争的激烈戰場上,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們的表現深刻展現了他們的英勇與犧牲精神。樸達峰阻擊戰中的柴雲振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在這場戰鬥中表現出色,以一人之力消滅了超過100名美軍士兵。柴雲振利用地形和環境的優勢,巧妙地躲避敵人的火力,同時準确無誤地使用自己的武器,有效地削弱了敵軍的戰鬥力。

美軍老兵回憶:志願軍進攻也用很多人,但比日本人聰明得多

柴雲振的戰鬥位置通常選擇在地形較高或隐蔽的地方,能夠提供良好的視野和射擊角度。在戰鬥中,他不僅要快速判斷敵人的位置,還需要控制射擊節奏,確定每一發子彈都能達到最大的效果。在柴雲振的掩護下,其他志願軍戰士能更安全地進行戰術移動和位置調整,這種個人英勇行為極大提升了整個小組的戰鬥士氣和效率。

上甘嶺戰役則展示了一種不同類型的英勇精神。在這場戰役中,38名志願軍戰士為堵住敵軍機槍的射擊孔而犧牲。這些戰士在戰鬥中沖鋒陷陣,面對密集的機槍火力,仍然選擇用身體堵住敵人的火力點,使得後續的部隊能夠繼續推進。這種行為雖然極具危險性,但極大地削弱了敵人的防禦能力,為志願軍赢得了寶貴的攻擊時機。

美軍老兵回憶:志願軍進攻也用很多人,但比日本人聰明得多

在戰術執行上,志願軍在上甘嶺戰役中展現了高度的組織性和決心。戰鬥前,指揮官會詳細分析敵情和地形,制定出具體的攻擊計劃。戰士們在實施中嚴格遵循指令,即使面對生死關頭,也能堅決執行戰術任務。這種無畏的精神和嚴密的戰術配合,讓志願軍能在艱難的條件下持續對敵施加壓力。

在戰鬥中,志願軍還注重利用夜戰和地形的優勢。他們經常在夜間發動攻擊,利用黑暗掩蓋自己的行動,減少被敵方發現的機會。通過這種方式,志願軍能有效接近敵人,發動突然襲擊,常常使敵人措手不及。同時,志願軍還利用山地、樹林等自然地形進行隐蔽,這不僅增加了生存率,也提高了戰鬥的有效性。

美軍老兵回憶:志願軍進攻也用很多人,但比日本人聰明得多

夜戰與隐蔽進攻

在北韓戰争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夜間作戰能力成為了其戰術優勢的重要組成部分。志願軍的夜戰政策不僅反映了他們對戰場環境的深入了解,也展示了對戰鬥細節的精心策劃。

夜間,志願軍部隊會利用天黑和複雜的地形來掩護行軍和進攻。這些戰士們穿梭于山谷和森林之間,步伐輕盈,盡量避免發出任何可能暴露位置的聲音。他們經常是腳步沉穩,呼吸控制得當,即便是在極為艱難的地形中也能保持隊形的緊湊和有序。

美軍老兵回憶:志願軍進攻也用很多人,但比日本人聰明得多

當夜色中的隊伍接近敵軍陣地時,他們通常會分散成小組,每組由幾名戰士組成,以降低被集體發現的風險。每個小組都有明确的任務,其中包括潛伏、偵察和直接攻擊。這些小組會在約定的信号下同步發動攻擊,或在偵察到敵軍弱點後迅速突破。

一旦攻擊開始,前線的志願軍士兵會迅速沖擊敵軍掩體。在夜色的掩護下,他們利用手雷、刺刀和輕武器發起突襲,迫使敵人處于混亂中。在這種高壓的攻勢下,即便是前線士兵倒下,也會立即有準備充分的後續兵力填補其位置,繼續推進攻勢。

美軍老兵回憶:志願軍進攻也用很多人,但比日本人聰明得多

這種連續不斷的補充機制極大地增強了志願軍的攻擊力。後續士兵在接替前線位置時,能迅速接過先頭部隊的戰術任務,繼續對敵軍進行壓迫,確定攻勢的持續性和有效性。這樣的戰術不僅確定了攻擊的連續性,也極大地削弱了敵軍的防禦意志和能力。

在這些操作中,志願軍還特别注意利用自然環境和人造結構為掩護,如使用岩石、土堆或已被攻占的敵軍掩體。這種利用環境的戰術不僅提高了他們的安全性,還增加了突襲的效果,使敵軍難以準确判斷攻擊的方向和規模。

美軍老兵回憶:志願軍進攻也用很多人,但比日本人聰明得多

高效的戰鬥隊形與火力支援

在北韓戰争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展現出卓越的組織能力和戰術運用,特别是在小組戰鬥隊形和火力支援配置上的應用。戰鬥小組的隊形設計,尤其是前三角和後三角的戰術布局,為突破敵方防線并最大限度減少己方傷亡提供了重要支撐。

在實際作戰中,前三角隊形通常由三名士兵組成,其中一名士兵作為點尖,在前方開路并進行初步探測,其餘兩名士兵稍後側,形成支撐和保護。這種隊形的優勢在于能夠在快速前進中提供持續的火力覆寫,并在遭遇突發情況時迅速形成防禦陣線。

美軍老兵回憶:志願軍進攻也用很多人,但比日本人聰明得多

後三角隊形則是在某些特定任務中使用,特别是在需要快速撤退或進行防守時。這種隊形中,兩名士兵位于前方,提供直接火力支援,而第三名士兵則在後方,負責監視和保護後方,以防被敵人包圍或偷襲。

在戰鬥小組的火力配置上,志願軍同樣表現出高度的政策性和靈活性。小組通常配備輕便的火力武器,如輕機槍和自動步槍,這些武器在移動戰中尤為重要,能夠在短時間内提供密集的火力覆寫。此外,對于重火力的支援,志願軍通常會在戰術層面上配置迫擊炮和機槍陣地,這些火力點的布置考慮到了射程、射擊角度和保護掩體的位置。

美軍老兵回憶:志願軍進攻也用很多人,但比日本人聰明得多

迫擊炮通常被安置在隐蔽且可以控制戰場要害部位的地方,它們能夠對敵方密集區域進行有效的轟炸,為步兵的推進清除障礙。機槍陣地則多選擇在可以最大限度施加交叉火力的位置,這種布局能夠有效地切斷或減緩敵軍的進攻動力,保護友軍部隊的安全。

這種精心的火力支援安排,確定了在面對敵方堅固防禦時,志願軍能夠通過火力壓制,創造出攻擊的突破口。同時,這種火力布置也保護了自己的士兵,在敵人的反擊中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傷亡。

美軍老兵回憶:志願軍進攻也用很多人,但比日本人聰明得多

在戰術執行上,每個戰鬥小組的士兵都經過嚴格訓練,熟知如何在不同的戰鬥隊形中轉換和執行任務,確定每次任務執行都能達到預定的戰鬥效果。這種訓練和執行的嚴謹性,使得志願軍在複雜多變的戰場環境中,能夠迅速适應局勢變化,有效執行戰術任務。

美軍的評價與反思

在北韓戰争中,美軍士兵和指揮官對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戰鬥方式和戰術布局表現出顯著的敬畏。這種敬畏不僅源于志願軍在戰場上的效率和政策,還因為他們的戰術與之前面對的敵人截然不同,展現了更高的靈活性和戰術智慧。

美軍老兵回憶:志願軍進攻也用很多人,但比日本人聰明得多

美國187空降師的老兵科爾曼的評價中提到,志願軍在進攻時雖然人數衆多,但與之前對抗的日軍相比,其使用的戰術遠非簡單的人海戰術。科爾曼觀察到,志願軍在進攻中展現了高度的組織性和戰術多樣性,他們不是簡單地沖鋒上前,而是通過分散進攻、夜間襲擊和巧妙利用地形等方法,有效地避開了美軍的主要火力點。這種政策讓美軍的防守顯得被動,常常難以有效應對。

此外,科爾曼還指出,志願軍在戰鬥中表現出的耐力和适應性遠超日軍,他們能夠在極端天氣和複雜地形中長時間進行作戰,這一點在苦戰中尤為明顯。他們的戰術靈活,經常能在美軍調整部署之前,通過迅速變換戰術和動态調整攻擊重點,使美軍的火力優勢無法得到充分發揮。

美軍老兵回憶:志願軍進攻也用很多人,但比日本人聰明得多

在更高層級的評價中,美軍指揮官李奇微将軍的評論反映了美軍内部對自身戰鬥力和士氣的擔憂。李奇微批評美軍士兵過于依賴公路和物資補給,而忽略了步兵機關的基本戰鬥技能和戰術靈活性。他認為,這種依賴性降低了部隊的整體作戰能力,尤其是在面對像志願軍這樣能在惡劣條件下快速機動和适應的敵人時,美軍的戰術剛性和供應線依賴成為了緻命弱點。

李奇微的評論揭示了在北韓戰場上的一個關鍵問題:美軍在對抗志願軍的戰術和政策調整上存在明顯短闆。志願軍的靈活戰術和高度自給自足的戰鬥方式,與美軍的重裝備和供應依賴形成鮮明對比。這不僅在戰術上給美軍造成了巨大壓力,也在心理上加劇了美軍的不安。

美軍老兵回憶:志願軍進攻也用很多人,但比日本人聰明得多

這些對比和評論展現了一個事實:在北韓戰争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戰鬥方式和戰術安排有效地挑戰了美軍及其聯軍的傳統戰術理念。志願軍的靈活多變和對環境的高度适應性,不僅在戰場上赢得了空間和時間的優勢,也在心理上對敵軍造成了深遠的影響,這是他們能夠在多個戰役中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參考資料:[1]史鳴,朱力宇.志願軍并非靠“人海戰術”取勝[J].曆史評論,2022(6):44-50

美軍老兵回憶:志願軍進攻也用很多人,但比日本人聰明得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