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千年前,中國的女子相撲,為什麼成了國家的重點掃黃目标?

作者:小僧亂翻書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按鈕,友善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讨論與分享,您的支援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千年前,中國的女子相撲,為什麼成了國家的重點掃黃目标?

文|魏戈原

編輯|t

引言

咱們如今一說起相撲這種運動,幾乎都會想到日本。相撲運動雖然現在是日本的國技,但其實這種運動也是從千年前的中國流傳過去的。

中國古代的相撲在春秋時期便已有之,不僅有男人參賽,更有女性加盟。是坊間頗受歡迎的一種大衆娛樂形式,甚至就連皇帝也不能免俗。

正因如此,有的人就認為這皇帝看相撲,特别是女子相撲簡直是有違禮法,丢了皇家的面子。結果中國女子相撲這運動,就這麼沒了……

千年前,中國的女子相撲,為什麼成了國家的重點掃黃目标?

(女性相撲運動員)

一、宋代女子相撲

其實咱們中國人之是以沒怎麼聽說相撲,是因為在我們這面相撲一般叫的都是另外一種名字,有稱"角抵"的,也有叫"争交"的,源于春秋時期,在唐代傳入日本,直到宋代才開始正兒八經的叫相撲。

而且也正是在宋代,相撲運動開始嚴格禁止女子參加。可以說女子相撲算是那個時代的國家掃黃目标了。

而提出這個政策的便是咱們熟知的北宋史學家司馬光。

千年前,中國的女子相撲,為什麼成了國家的重點掃黃目标?

(相撲)

在司馬光那個時代,還沒有後來的程朱理學,大家對于女性的看法還是比較開放的。

對于有女子裸着上半身去參加相撲運動這件事也都是司空見慣,一開始并沒有人覺得有什麼不妥。

千年前,中國的女子相撲,為什麼成了國家的重點掃黃目标?

(女子相撲)

甚至還有一些很有能力的女性,在相撲比賽中打出了名氣,成為很多人崇拜的對象。在《夢粱錄》中就記載有許多女性相撲藝人。

單是在臨安就有賽關索、嚣三娘、黑四姐等十人非常出名。這些人都可謂是女性相撲選手中的長勝将軍。

本來按照這個節奏發展下去,女子相撲在北宋應該是能被發揚光大的,甚至可能影響到後世程朱理學創立。但是因為宋仁宗幹的一件事,卻讓司馬光發覺這女子相撲不廢怕是不行了。

千年前,中國的女子相撲,為什麼成了國家的重點掃黃目标?

(宋代相撲俑)

二、女子相撲的廢除

宋仁宗嘉祐年間,當時正值上元佳節,宋仁宗帶着自己的後妃到宣德門廣場,準備與民同樂,一起慶祝佳節。

廣場上正在進行百戲表演,對尋常百姓來說這可是難得的休閑娛樂,是一個可以大飽眼福的好機會。

但宋仁宗貴為皇帝,平日裡就是歌舞升平,對于這些舞蹈戲曲在皇宮裡就早看過了不知多少遍。此刻在這裡又見到便不免覺得對其興趣不大,心思完全不在這戲曲上。隻想看看還有沒有什麼有趣的節目。

千年前,中國的女子相撲,為什麼成了國家的重點掃黃目标?

(宋仁宗)

結果就在宋仁宗左顧右盼的時候,無意間還真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節目。不遠的一處場地上正在舉行相撲比賽,而且參賽選手還都是女子。

隻見那台上的兩人幾乎是赤身相博,為了使出全力與對手分個高下,也根本顧不得自己的動作幅度。因為這些女子在台上激情四射,春光乍洩,比賽場地邊上的人也是越圍越多。

這下宋仁宗哪裡還顧得上什麼戲曲表演,感覺去到相撲場搶了一個好位置,近距離觀看女選手們矯健的身姿。

千年前,中國的女子相撲,為什麼成了國家的重點掃黃目标?

(古代相撲)

看着這場比賽,宋仁宗大感過瘾,當即訓示對這些選手賜銀絹予以獎勵。而這些選手知道自己得到了皇帝的賞賜,也是愈加賣力,使出自己渾身解數,讓宋仁宗好好過了把瘾。

直到比賽結束,宋仁宗都沒能平複自己的心情,依然在那裡手舞足蹈。

後來這件事被司馬光知道了,這位老臣大感不妙,認為宋仁宗這是要被酒色誤國啊。連忙厚着臉皮寫了一篇《論上元令婦人相撲狀》,直谏宋仁宗。

千年前,中國的女子相撲,為什麼成了國家的重點掃黃目标?

(司馬光)

大緻意思就是說宋仁宗當着那麼多老百姓的面,把後妃晾在一邊,去看女子相撲互搏實在是太不合禮法了,再這樣下去這個皇帝還怎麼能威震四方?

宋仁宗似乎也自覺理虧,接受了司馬光的勸谏,還施行了司馬光取締民間女子相撲的政策。于是在朝廷一波波的“掃黃”行動下,也沒人再敢明目張膽的舉辦女子相撲比賽了。

自此之後,在咱們的曆史上,民間的相撲比賽就再也不見了女子的身影。

其實說到底,司馬光是怕宋仁宗被這些聲色犬馬吸引,不理朝政,重蹈曆史上那些昏君的覆轍。

但是要知道相撲運動之是以能在古代流行起來,可是有着非常現實的原因,而且曆代皇帝中喜歡看相撲的也确實不在少數。

司馬光這樣嚴厲的打擊,不可避免的對整個相撲運動産生了不好的影響。這樣一棒子打打死的作法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

千年前,中國的女子相撲,為什麼成了國家的重點掃黃目标?

(司馬光)

三、相撲運動的起源

咱們前面也說過,相撲是從宋代開始的叫法。而在北宋之前,相撲運動就已經有着非常悠久的曆史了。

最早在咱們的神話傳說中蚩尤部落在打仗的時候就,殺到興起就會與敵人扭打在一起,進行不用武器的肉搏。

到了先秦時期民間流行帶着雙角的相撲比賽,就是受到了蚩尤部落的傳說影響。是以當時也把相撲比賽稱為角抵戲或者蚩尤戲。

而且由于當時戰亂頻繁,各國在訓練士兵的時候也都有“角抵”這一項,就說為了強化士兵在戰場上的肉搏能力。

千年前,中國的女子相撲,為什麼成了國家的重點掃黃目标?

據說當時還有的将領在俘虜了敵人後還會通過與對方角力來決定這個俘虜的生死。在《谷梁傳》中就有記載魯公子季友與俘虜莒拿角力的故事。

随着時代的發展,到了秦漢時期就已經有專門為君王觀賞而進行的角力比賽了。秦二世就常常讓人在宮中舉行角力比賽供自己觀賞。

不過秦亡之後角力活動曾低迷過一段時期,直到下一個愛看角力的皇帝漢武帝的倡導才重新流行起來。到了唐代帝王還會在宮中安排專門的相撲隊。

是以曆史上愛看相撲的皇帝絕不止宋仁宗一個,差別隻是在宋仁宗是當着百姓的面在那看女子相撲罷了。

千年前,中國的女子相撲,為什麼成了國家的重點掃黃目标?

(古代相撲)

但其實觀看女子相撲也不是宋仁宗的專利,三國時期的吳國就特别盛行女子相撲。

吳國的末代皇帝帝孫皓年年都要征選美女入宮,妃子最多時達到五千人。這麼多女子閑置在那裡,不讓她們把剩餘精力發洩出來,那是會出問題的,于是孫皓就搞起了女子相撲運動。

可以說宋仁宗看女子相撲本身沒有什麼錯,唯一的問題就是他是當着衆多老百姓的面在看,丢了皇帝的威儀。這才讓女子相撲成了被掃黃的對象。

可是是以就讓女子相撲這項運動消失在我們的曆史長河之中未免有些可惜。

參考資料:

[1]漆奕.宋代的女子相撲[J].百科知識,2022,(25):56-57.

[2]陳聖争.中國古代女子相撲新說[J].體育科研,2016,37(06):7-11.

[3]李季芳.中國古代摔跤史略(上)[J].成都體育學院院刊,1978,(01):44-49.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