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年思考:一帶一路——世界經濟協同發展的中國方案(郭夢洋)

作者:大外交智庫GDYT

一帶一路——世界經濟協同發展的中國方案

作者/郭夢洋

第13期大外交青年發展與實踐啟航項目班學員

就讀于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

2024年5月8日

來源大外交青年智庫(GDYT)

編者按:本文系大外交青年智庫(GDYT)第13期大外交青年發展與實踐啟航項目班“區域國别研究與國際傳播實踐專題”專題學員階段學習與實踐的思考。

在目前世界大變局的背景下,大陸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這一倡議不僅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各國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作為一名關心國家發展、關注世界形勢的青年學生,我對“一帶一路”倡議有着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我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是推動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重要舉措。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經濟全球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如發展不平衡、貧富差距擴大等。而“一帶一路”倡議強調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旨在推動沿線國家共同發展,實作共同繁榮。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産業更新、擴大貿易往來等方式,有助于縮小各國之間的差距,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更加普惠、平衡的方向發展。

從發展曆程來說,“一帶一路”發展大體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2013年-2017年,為奠基階段,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實作了“一帶一路”的良好開局,産能過剩性行業出海,中國對外投資大幅提升。

2017年,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并購項目76起,并購金額162.8億美元,占并購總額的13.6%;中國境内投資者共對“一帶一路”沿線的57個國家近3000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涉及國民經濟17個行業大類,當年累計投資201.7億美元,同比增長31.5%,占同期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的12.7%。從中國對沿線國家出口看,出口額最高的産品為電機、電氣裝置及其零件,其次為鍋爐、機器、機械器具及零件。從中國自沿線國家進口看,進口額最高的産品為礦物燃料、礦物油及其蒸餾産品等,其次為電機、電氣裝置及其零件,反映出中國在與沿線國家貿易中,既是電氣、機械等工業品的輸出大國,也是能源、電氣産品的消費大國。

第二階段是2017-2019年,為建制度階段,舉辦了第一屆和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是“一帶一路”最進階别會議,這個階段是重點實施階段,“一帶一路”經貿投資活動以及營商環境的塑造等方面取得了全新突破。2017年和2019年分别舉辦了第一屆和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沿線國家國家元首、政府首腦以及國際組織主要負責人等參與會議,建構“一帶一路”最進階别會議。

2019年末,中國境内投資者在“一帶一路”沿線的63個國家設立境外企業近1.1萬家,涉及國民經濟18個行業大類,當年實作直接投資186.9億美元,同比增長4.5%,占同期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的13.7%。區域多邊合作成效顯著,截至2019年底,中國已與25個國家和地區達成了17個自貿協定,以及10個自貿協定聯合可行性研究或更新研究,例如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取得新進展,中國與各國共同編制并推動準許新版《上合組織成員國多邊經貿合作綱要》、《上合組織經濟智庫聯盟章程》等綱領性檔案。

第三階段是疫情三年(2020-2022年),為攻堅階段,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逆勢迅猛增長。

2022年,大陸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410.5億元人民币,較上年增長7.7%,占同期總額的17.9%,與上年同期持平;對外承包工程方面,大陸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5514份,新簽合同額8718.4億元人民币,增長0.8%,占同期大陸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51.2%。但是疫情導緻了高層機制一定程度不暢通,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一直未舉辦。

目前進入第四階段,疫後放開,高層對話機制更暢通,預計相關的經貿投資合作進入新階段。第三屆“一帶一路”合作高峰論壇可能在下半年舉辦,十周年會有更多的亮點值得期待,包括:一是更多的資金支援,前期已經有亞投行、絲路基金等,後續會尋求與更多開發銀行合作,包括國際開發銀行、國開行以及商業銀行等;二是更深度的項目合作,高品質推進共建國家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聚焦減貧、衛生、教育等領域,建設更多“小而美”項目,推動境外經貿合作區提質更新,同東盟國家共建經貿創新發展示範園區;三是更廣闊的合作領域,積極商簽綠色發展、數字經濟、藍色經濟等領域的雙邊合作協定。

其次,“一帶一路”倡議為全球治理體系改革提供了中國方案。目前,全球治理體系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國際金融機構代表性不夠、多邊貿易體制面臨挑戰等。而“一帶一路”倡議秉持開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精神,推動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例如,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成立,為全球金融治理體系增添了新的元素;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舉辦,也為各國提供了一個共商全球治理改革的重要平台。

再次,“一帶一路”倡議有助于提升大陸的國際地位。随着大陸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大陸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日益上升。而“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實施,進一步彰顯了大陸的責任擔當,提升了大陸的國際影響力。通過加強與沿線國家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大陸在國際舞台上的聲音越來越響亮,為大陸發展營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

此外,“一帶一路”倡議為大陸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随着大陸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态,企業轉型更新壓力加大。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旺盛,為大陸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遇。通過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大陸企業不僅可以拓展國際市場,還可以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升自身競争力。

然而,我們也應看到“一帶一路”建設面臨着一定的風險和挑戰。比如,一些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存在誤解和疑慮,擔心大陸借機擴大影響力;部分項目可能面臨投資風險、安全風險等。這就要求我們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要堅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則,充分尊重各國意願,切實保障各國合法權益,同時加強風險防控,確定項目順利實施。

作為一名青年學生,我深知“一帶一路”倡議對于我們的重要意義。

首先,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更加廣闊的視野,讓我們認識到世界各國的互相依存和合作共赢的重要性。通過了解“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和目标,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全球化的趨勢和國際關系的發展,培養我們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其次,它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機遇。随着“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大陸與世界各國的合作不斷加深,這為我們的就業和創業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我們可以通過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積累國際經驗,提升自己的競争力。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學習和研究“一帶一路”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為将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最後,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參與全球治理的平台。作為青年學生,我們肩負着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通過關注和研究“一帶一路”倡議,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全球治理的挑戰和機遇,積極參與到國際事務中去。我們可以通過參加學術研讨會、國際交流活動等方式,與其他國家的青年學生交流思想,共同探讨全球性問題,為推動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和完善貢獻自己的力量。

總之,在大變局下的“一帶一路”倡議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作為一名青年學生,我堅信在黨的上司下,大陸一定能夠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倡議的優勢,推動全球經濟發展,實作共同繁榮。同時,我也期待大陸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不斷成長,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作為一名青年學生,我将積極學習相關知識,提升自身素質,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做好準備,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免責聲明

文章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