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到中年才明白,拖垮一個家庭的不是“窮”,是家裡有這3種老人

作者:飯飯媽媽育兒

有些人認為,影響一個家庭興衰的因素是經濟問題,如果家庭的經濟底蘊十分強大,那麼這個家庭就将會走向興盛。而如果一個家庭很窮,那麼這個家庭就将會走向衰亡。

真的是這樣嗎?事實未必如此。

人到中年才明白,拖垮一個家庭的不是“窮”,是家裡有這3種老人

人到中年才明白,拖垮一個家庭的,其實并不是“窮”

“家族興旺與否,肯定是和經濟能力相挂鈎的,凡是妻離子散的家庭,肯定是因為太窮了。”很多人都持有這樣的觀點。

确實,貧窮會讓家庭難以為繼,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充滿和諧氛圍的家庭,如何會窮?之是以家庭入不敷出,往往是因為家庭内部的不和諧導緻的。

能夠影響家庭走勢的不和諧,并不是夫妻間的吵吵鬧鬧,也不可能是孩子的偶爾犯錯,因為他們都沒有家庭的主導性。

人到中年才明白,拖垮一個家庭的不是“窮”,是家裡有這3種老人

隻有家裡最具有“威望”的人,也就是家裡的老人,才會影響到家庭的和諧氛圍。

很多年輕人是無法明白這個道理的,因為當自己在家裡還屬于最小輩的時候,家裡的家務事一般都不需要自己操心。

而當我們步入中年,成為家裡頂梁柱的時候,才能夠發現,老人對于家族的興衰具有多麼重要的影響,可以說,一個家庭的興旺是因為老人,而一個家庭被拖垮也可能是因為老人。

還記得當初我們小區就有這麼一家人,小兩口結婚之後,生活還是過得挺滋潤的。

一家三口其樂融融,小兩口關系好、事業順利,孩子學習好、懂事明理,這樣和諧的關系,讓他們的家庭也是蒸蒸日上,平時過得也是非常幸福。

人到中年才明白,拖垮一個家庭的不是“窮”,是家裡有這3種老人

雖說算不上大富大貴,但也算是過上了小康生活。

日子過好了,小兩口就想着盡孝,于是就将家裡的老人接過來住,但是這個決定,讓他們後悔終生。

老人住過來之後,夫妻逐漸開始吵架不停,孩子也受到了影響,成績下降不說,性格也開始變得乖戾。最終,兩個人不歡而散,這個家庭就此消亡。

為什麼如此恩愛的小兩口,最終走向了離婚的結局呢?和老人有關。

老人住過來後,很多生活習慣、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等,都是和小兩口是不同的。

按理說,老人和年輕人因為生活的年代不同,是以生活方面有很多差異是正常的,互相包容就行了。

人到中年才明白,拖垮一個家庭的不是“窮”,是家裡有這3種老人

但是,老人卻不懂得包容,就覺得“自己是老人,年輕人必須聽老人的”,還認為“自己過的橋比年輕人走的路都多”,甚至認為“年輕人都是錯的”,處處去幹涉年輕人的生活、習慣等。

而一開始小兩口尊重老人,無論有什麼意見,都是兩個人私下讨論,直到最後忍無可忍……

雖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這三種老人,卻可能拖垮一個家庭

◎“倚老賣老”的老人

人們的生活要想日新月異,那麼就需要緊跟時代潮流,順應時代,把握時代發展特點,才能夠享受到時代的紅利。

人到中年才明白,拖垮一個家庭的不是“窮”,是家裡有這3種老人

比如現在這個時代,是個物質充沛的時代,我們不需要為溫飽問題而太過煩惱,是以要将精力放在别的地方,以謀求更好的發展。

而在大饑荒時代,那時候物資嚴重缺乏,甚至能把人餓死,是以在那時候就需要将精力放在溫飽問題上。

但是,有些老人卻不懂得這個道理,總認為自己年齡大,自己是長輩,自己的人生經曆豐富,自己知道的就比年輕人多。

是以隻要年輕人在生活中有什麼習慣、想法等,和自己不太一樣的,那都是年輕人的錯,都需要被“糾正”。

最終,這個家庭就會因為老人的“自信”拖垮,家庭成員關系逐漸惡化,家庭最終消散。

人到中年才明白,拖垮一個家庭的不是“窮”,是家裡有這3種老人

◎“故步自封”的老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經曆,是以産生不同的思想觀點是很正常的。

但是,如果老人發現自己的思想、習慣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卻不懂得改變的話,那麼就會給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

其實這種事情新聞上也有很多,比如武漢某老人喜歡“撿垃圾”,其實這是老人節儉的一種習慣。

但是,現在卻讓家裡放滿了垃圾,不僅氣味難聞,甚至連人住的地方都沒有了,這就嚴重影響了生活。

人到中年才明白,拖垮一個家庭的不是“窮”,是家裡有這3種老人

鄰居嫌味道不好,讓老人清理,老人不聽。兒女勸老人清理,老人還是不聽。居委會無償幫助老人清理,老人還是不願意。

最終,還是兒女偷偷找人以“購買”的方式,才讓老人将家裡的垃圾給“賣”了出去。

老人的行為,不僅惡化鄰裡關系,還讓兒女憂心、耗财,給家裡帶來了很不好的影響,長此以往,必将拖垮家庭。

人到中年才明白,拖垮一個家庭的不是“窮”,是家裡有這3種老人

◎“冥頑不靈”的老人

有些老人,真的是讓人很無奈。

網上有一條短視訊很火爆,一名老人找到自己的兒子求助,兒子卻暴跳如雷,甚至表示自己“沒法兒活”的意思。

其實,并不是兒子不孝,而是這個老人太“冥頑不靈”了。

據悉,這個老人陷入分銷陷阱多年,将家裡的錢全部用來“做事業”,把家裡虧得一分不剩。

後來,兒子唯恐自己的小家不保,就将自己所有的資産給了老人之後,自己帶妻兒到另外一個城市重新打拼。

人到中年才明白,拖垮一個家庭的不是“窮”,是家裡有這3種老人

而過了幾年之後,兒子剛在城市裡站穩腳跟,買了新房,這時候老人卻找上門來,要兒子“賣房投資”,無論兒子怎麼勸說,老人一直是“馬上就賺錢了”,這讓兒子幾近崩潰。

是以,家有這樣的老人,怎能不被拖垮?

寫在最後

我們相信沒有一個老人會希望自己的家庭離散,是以,希望老人們作為家裡的“定海神針”,一定要懂得“放手”,放手讓子女盡情發展,将自己的老舊思想放下,把自己的“權威”擱置。

人老了,就要服老,不必太過操心家裡事,好好地享受晚年便是對子女最大的幫助。那麼,你對此有什麼自己的看法呢?

(本文圖檔均來源網絡,侵權立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