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數智普陀+醫療健康=投資?

作者:陸家嘴金融網
數智普陀+醫療健康=投資?

CFIC導讀

◆5月16日上午,乘數而上·普享健康——2024上海數字創新大會“數字+健康”分論壇暨專精特新高品質發展大講堂(第六期)在上海普陀成功舉辦。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研究總監張靜含出席活動,并作“醫療健康産業投資展望”的主旨演講。

數智普陀+醫療健康=投資?

近日,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研究總監張靜含出席乘數而上·普享健康——2024上海數字創新大會,“數字+健康”分論壇暨專精特新高品質發展大講堂(第六期),并作題為“醫療健康産業投資展望”的主旨演講。她表示,生物醫藥與醫療健康産業的融資趨勢和政策動向呈現出複雜多變的特點。面對這些挑戰和機遇,企業和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行業動态和政策變化,合理規劃融資政策和投資方向。

随着創新屬性公司在生物醫藥闆塊中的占比日益增加,市場對其需求也越發旺盛。然而,政策的收緊和需求的萎縮也給生物醫藥闆塊的融資帶來了挑戰。張靜含表示,在這樣的背景下,生物醫藥企業需要更加審慎地考慮融資政策,以應對目前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

醫療健康産業投資展望

張靜含表示,在過去2020年到2022年的三年時間内,生物醫藥企業在二級市場的首次公開募股(IPO)展現出了極為繁榮的景象。這一期間,衆多生物醫藥企業成功登陸資本市場,通過IPO擷取了必要的資金支援,進一步推動了企業的研發、生産和市場拓展活動。然而,與IPO的繁榮景象相對應的,是首發市盈率發生的顯著變化。在2019年之前,由于監管政策的影響,醫藥闆塊的首發定價普遍呈現出市盈率水準相對平均的态勢,這一狀況展現了當時醫藥行業的穩定發展以及投資者對行業的普遍預期。

随着時間的推移,特别是在科創闆推出并吸引了衆多具有科技創新屬性的公司上市後,醫藥闆塊的首發定價機制發生了顯著變化。2022年之後,醫藥闆塊的IPO活動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放緩,這一現象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張靜含認為,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監管政策的調整和市場環境的變化,使得醫藥企業的IPO稽核和發行過程變得更加嚴格和複雜;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投資者對于醫藥行業的投資熱情有所降溫,或者對于新上市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成長前景持更為審慎的态度。

梳理了醫藥的各個子闆塊在過去十年來的首發募資金額在整個闆塊裡的占比,并分析行業發展趨勢,張靜含認為化學制劑、生物制品等創新藥闆塊以及醫療裝置和醫療耗材等具有創新屬性的闆塊在融資市場上表現活躍,是未來醫藥産業發展的重點方向。其次,政策的支援和推動是醫藥産業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未來,随着政策的不斷完善和優化,醫藥産業将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醫療健康産業一級市場融資趨勢

一級市場,作為醫藥企業主要的融資途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與二級市場相比,一級市場在醫藥産業的融資規模和數量上占據顯著優勢。對于大多數醫藥企業來說,一級市場是其主要的融資管道。值得注意的是,一級市場的融資金額變化與二級市場具有高度相關性。近年來,随着二級市場的波動,一級市場的融資情況也呈現出相應的變化。特别是在2021年和2022年,一級市場經曆了融資的高潮期,但到了2023年,随着市場環境的變化,融資額開始有所回落。

張靜含表示,一級市場的融資變化不僅能夠反映目前市場的熱點和趨勢,更能預示未來産業的發展方向。創新藥、創新器械、CXO等領域逐漸成為融資的熱點。這些領域的發展潛力巨大,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關注。而在醫療器械的子闆塊中,人工器官和機器人技術更是成為融資的明星領域。與此同時,一些新興領域如精準醫療、遠端醫療等開始嶄露頭角,逐漸成為了市場投資的新的熱土。

生物醫藥政策趨勢

大陸創新藥研發領域呈現出高度競争化的趨勢。最為火爆的時期,曾有數十個不同分子式的PD-1藥物同時處于臨床階段,競争激烈程度可見一斑。這種現象的存在,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和重複性的勞動投入,更增加了新藥研發過程中的風險系數和不可預測性。此外,由于企業在差異化競争政策上的缺失和不足,衆多企業隻能陷入低層次的價格戰中,這無疑對整個醫藥産業的健康發展構成了不小的威脅。

張靜含指出,中國醫藥生物政策始終處于動态調整和優化之中,其目的在于推動行業走向更為健康、更具創新性的發展道路。為有效應對創新藥研發過程中出現的内卷化趨勢,國家層面已經提出了創新藥分級管理的政策體系。這一政策的核心在于通過增加對創新藥研發的資金扶持力度,如設立專項基金、實施科技計劃等手段,積極鼓勵科研機構和企業投身于創新藥物的研發工作。此外,為了進一步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國家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舉措,為創新藥的研發和生産提供稅收減免、科研補助、知識産權保護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援,進而有效降低企業的研發成本,增強企業的創新動力。

數智普陀+醫療健康=投資?

據悉,2024上海數字創新大會于5月15日正式啟幕,以“滬領數字新動能,共融新質生産力”為主題,彙聚各方力量共同擘畫數字中國建設藍圖,探索新質生産力的數實交融之道。“數字+健康”分論壇暨第六期專精特新高品質發展大講堂作為該大會的分論壇之一,旨在深度培育并增強上海市“專精特新”企業的實力,加快推動生命健康産業,進而建構具有鮮明上海特色的生命科學細分賽道産業鍊的新動力。本次活動由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上海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普陀區人民政府指導,上海市中小企業發展服務中心、新華社中國金融資訊中心、普陀區商務委員會、普陀區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桃浦智創城開發建設有限公司主辦,甯波銀行上海分行、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大健康服務專委會聯合主辦,上海市企業服務雲特别支援。

會上,普陀區人民政府副區長肖立,新華社中國金融資訊中心張鳳明,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副會長簡大年,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創始人、首席科學家、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楊廣中,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大健康服務專委會主任範金成,甯波銀行上海分行有關上司同台啟動“健康普陀”品牌宣傳平台,該平台旨在聯合多方資源助力普陀更好打造“中華武數”科創名片,為“人靠譜(普)事辦妥(陀)”的營商環境增添新動能、新機遇。相關政府部門、醫療衛生機構與專精特新企業、金融服務機構代表等近200位代表出席線下活動。新華社現場雲和中國金融資訊中心視訊号等平台同步直播,線上逾萬名觀衆同步觀看,共同探讨醫療健康高品質發展新路徑、新思路與新模式。

此次系列講座首次走進普陀,緻力于為相關專精特新企業打造一個現代化、高效的學習成長環境及資訊共享機制,以促進科技與産業、資本等多元化資源的深度對接,推動上海經濟實作高品質發展。

文字:魏嫣然(實習)、朱一卉

統籌:朱一卉

本文來源:中國金融資訊中心、陸家嘴金融網

微信編輯: 顧舒徐

《風險預警·金融版》簡介

數智普陀+醫療健康=投資?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命脈,金融穩則經濟穩。金融安全事關國家、區域企業發展大局,需要對金融風險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增強風險防範意識,科學應對,防範于未然。由中國金融資訊中心出品的《風險預警·金融版》在政府權威部門指導下,依托先進的大資料輿情監測系統和專業的分析師團隊,對金融業不同領域、不同類别的風險輿情進行總結梳理和分析研判,為金融監管部門、要素市場、金融機構、上市公司、行業協會、各類企業、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等提供權威、專業、實用、及時、有效的金融風險輿情監測、研判、預警與應對建議。1.8萬/年,每周一期,每周五釋出。

最新報告:

【2024年5月第3期】總第126期:券商一季報“開門黑”?

【2024年5月第1期】總第125期:信用卡風光不再?

【2024年4月第4期】總第124期:公募基金監管處罰大曝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