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首批獨生子女”步入中年,面臨“三不敢”窘境:二胎還是要生的

作者:菁媽育兒

文|菁媽

“首批獨生子女”步入中年,面臨“三不敢”窘境:二胎還是要生的

從1980年大陸開始實行計劃生育,到2016年放開二胎,這36年期間中國有将近2億的獨生子女,而首批的獨生子女已經40多歲,步入中年了,那些生下獨生子女的父母也已經70歲了,正是生命品質急劇下降的重要時期。

琪琪是我的同學,她在學校裡面做老師,她的老公在政府部門工作,兩夫妻的工作都還比較穩定,家庭也比較美滿,生了一個可愛的兒子。

“首批獨生子女”步入中年,面臨“三不敢”窘境:二胎還是要生的

因為他們夫妻倆都是獨生子女,就覺得生一個孩子也挺好的,所有的資源都能給這個孩子,但是經曆了一場父母生病之後他們才感歎獨生子女還真的不好當。

先是她的媽媽摔斷了腿要住院,之後又是她的爸爸因為着急媽媽上火高血壓,有輕微的中風也要住院,琪琪的爸爸媽媽都住院了。

而她的公公和婆婆又要照顧老太太,她的老公還有奶奶,身體也不太好了,平時公公和婆婆得照顧,是以兩夫妻那是蠟燭兩頭燒,又要接孩子,又要是給醫院裡面的外婆外公送飯,簡直就累癱了。

“首批獨生子女”步入中年,面臨“三不敢”窘境:二胎還是要生的

而孩子因為沒有人管還不寫作業,學校裡面的同僚就找琪琪說:唉呀,你兒子昨天又沒有寫這個作業,又沒有寫那個作業,簡直就是焦頭爛額。

有一天琪琪都發燒38度了,但是也不敢停下來,除了跟學校請假之外在家裡面吃了退燒藥,還是硬撐着去醫院照顧自己的爸爸媽媽。

“首批獨生子女”步入中年,面臨“三不敢”窘境:二胎還是要生的

第1批獨生子女的結果都已經出來了,面臨着三個不敢的窘境

第一個:不敢窮

雖然說老人家可能會有終身俸,但是如果去了醫院,并不是所有的項目都能用終身俸報帳,而且是一對夫妻養4個老人,甚至不止4個5個6個都有可能。

因為現在的老人家都普遍比較長壽,80多歲90歲的都還健在的,那可能還有爺爺奶奶的,而并不是每一個都有終身俸,萬一哪個沒有終身俸,生病的話可能就要兩夫妻出錢了,是以壓根就不敢窮,萬一窮了老人家在醫院裡面等着用錢的時候怎麼辦?

“首批獨生子女”步入中年,面臨“三不敢”窘境:二胎還是要生的

第二:不敢病

老人家到了六七十歲,小病小痛肯定是有的,整個生命的品質大為下降,有一些老人可能是腰腿不友善,又或者是有一些慢性病,時不時就要去醫院的。

年輕人哪裡敢生病,一旦年輕人生病,整個家都會亂套。

第三:不敢說累

一個獨生子,你的媽媽生病了,屢次想要尋死,因為覺得拖累了自己的孩子。

如果你是獨生子女,你在你的爸爸媽媽面前說累的話,那麼老人家可能就覺得自己拖累了自己的孩子,為了不拖累自己的孩子,這些父母甚至心理負擔會非常重。

“首批獨生子女”步入中年,面臨“三不敢”窘境:二胎還是要生的

是以第1代獨生子女會面臨着不敢病,不敢窮,不敢說累的窘境,而面對這樣的困境的時候,看着自己膝下隻有一個的孩子,都感歎能生二胎還是生二胎吧。

獨生子女其實是在父母年輕的時候會比較幸福,畢竟家庭的資源都放在一個孩子身上。

但是也有研究發現:孩子多的家庭在50歲以前是比較辛苦的,到了50歲以後就會幸福多一些。

因為孩子長大了能夠幫襯家裡,而且孩子長大了,父母養老的困境也會小一些。

比如說養了兩個孩子,有一個比較有出息,可能去了外地,那萬一是有病有痛的話,在家裡面盡孝床前的這個就可以照顧父母,而那個在外地比較出息的孩子就可以從經濟上支援。

“首批獨生子女”步入中年,面臨“三不敢”窘境:二胎還是要生的

而有兩個孩子的,如果是父母都生病了,兩個孩子還可以一人照顧一個,如果隻是有一個孩子的話,那麼獨生子女在照顧兩個老人的時候,真的是分身乏術。#頭條創作挑戰賽#​

是以現在國家已經放開生育,有條件有能力的還是生二胎三胎吧!

(圖檔均來源于網絡,侵權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