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婚戀詐騙案頻發,如何避免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作者:小葉說事

前言

最近,一起以婚戀為名的詐騙案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涉案女子李某成功騙取4名男子近300萬元,最終被判有期徒刑11年7個月。在這起案件中,李某通過隐瞞已婚身份,冒用他人身份,以及虛構理由持續行騙,給受害人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也給社會誠信造成了一定的沖擊。這樣的案例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也讓人們對婚戀詐騙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那麼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又該如何避免成為婚戀詐騙的受害者呢?一、案例回顧:以婚戀為名,女子騙取近300萬元。

最近,一起婚戀詐騙案在江蘇南京落下帷幕,涉案女子李某因犯詐騙罪,最終被判有期徒刑11年7個月,并處罰金15萬元。

婚戀詐騙案頻發,如何避免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原來,2018年的一天,李某通過微信加了被害人小張的好友,之後,兩人因共同話題聊得很投機,逐漸加深了解,李某還借口生意困難,騙取了小張20萬元。

之後,李某又以相親為名,成功騙取了小李30萬元,之後又分别與小趙、小王建立了戀愛關系,分别騙取了他們100萬元和120萬元。

就在被害人報警後,警方将李某抓獲歸案,而在接受調查時,原來,李某一直是已婚身份,但為了騙取錢财,她隐瞞了自己的婚姻狀況。

雖然在被抓獲後,李某家屬已經還了一部分被騙錢款,但是考慮到其多次騙取,并且在取保候審期間繼續作案的事實,最終,法院做出了相應的判決。

婚戀詐騙案頻發,如何避免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二、案件解析:如何看待這起婚戀詐騙案?

1.從案件來看,李某之是以能夠成功騙取多名男子的錢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她善于隐瞞已婚身份,借助虛構的婚姻狀況和生意困難,成功打動了對方,建立了戀愛或者暧昧關系,之後,才通過各種理由騙取了對方的錢财。

其實,這樣的案例在我們身邊并不少見,有的時候,一些人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或者是出于其他目的,會在婚戀過程中隐瞞自己的一些重要資訊,給對方帶來一定的傷害,而受害人也往往容易被對方的表象所迷惑,輕易相信對方的一切。

2.當然,從法律的角度來看,類似李某這樣的行為已經涉嫌構成詐騙,她的行為不僅是對個人信任的背叛,也是對社會誠信的傷害,最終,她也必須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而作為普通人,我們在看待這樣的案件時,除了對犯罪行為給予譴責,也應該對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警示意義,學會保護好自己,并且也要學會理性地看待婚戀關系,不輕易相信他人,更不要被他人的外在條件所蒙蔽。

婚戀詐騙案頻發,如何避免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三、如何避免成為婚戀詐騙的受害者?

1.提高識别能力,保持警惕。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難以避免與各種各樣的人接觸,而有的時候,我們很難從對方的言行舉止中判斷其真實的意圖,但是,無論是在婚戀關系中,還是日常的交往中,我們都應該保持一顆警惕的心,學會從細節中觀察對方,提高自己的識别能力,及時發現異常,避免受騙上當。

2.理性看待婚戀關系,不輕易相信他人。

另外,對于婚戀關系,我們也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不應該輕易相信他人,更不要被他人的外在條件所所蒙蔽,應該通過長時間的相處,多方面的了解,從中篩選出适合自己的人,建立健康、平等的感情關系。

3.加強法律意識,及時維權。

同時,面對可能的詐騙行為,我們也要學會及時維權,并且也要加強自己的法律意識,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知道自己的權益應該得到怎樣的保護,一旦發生了意外,也能夠第一時間尋求法律的幫助。

婚戀詐騙案頻發,如何避免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結語:

這樣的婚戀詐騙案例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也讓我們對待婚戀關系時更加謹慎,應該有一顆警惕的心,學會保護好自己,同時,也要學會理性地看待他人,隻有這樣,才能夠避免成為婚戀詐騙的受害者,也希望通過這樣的案例曝光,能夠給更多的人以警示,呼籲社會加強對婚戀詐騙的關注,共同營造安全、和諧的社會氛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