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松山戰役持續95天,一個排30分鐘隻剩4人,千名"娃娃兵"犧牲

作者:胖典專欄

在著名國産高分抗日劇《我的團長我的團》的最後,刻畫了一場慘烈的南天門之戰,頑強的中國遠征軍虞嘯卿部曆時38天,在付出慘重代價後終于全殲日寇。

松山戰役持續95天,一個排30分鐘隻剩4人,千名"娃娃兵"犧牲

可現實版的南天門之戰——松山戰役,無論是其持續時間,還是我軍付出的傷亡,都遠甚電視劇中的劇情。

此戰役中有上千名“娃娃兵”,平均年齡不到15歲,最小的僅9歲被敵人殘害。

松山戰役持續95天,一個排30分鐘隻剩4人,千名"娃娃兵"犧牲

這本該在父母身邊上學的孩子們,有些孩子身高還沒有槍杆子高,他們為何選擇了在戰場上與成年敵人浴血奮戰?甯死也不投降?

至關重要的滇緬鐵路

松山戰役是大陸遠征軍二次作戰期間,發生在緬北的一場重要戰役,想要了解松山戰役進行的始末,就必須先弄清楚抗戰中後期,國民政府為何要派出遠征軍出國作戰。

民國建立後,由于無休止的軍閥混戰,結束封建時代的中國,卻始終沒有走上富國強兵的道路。

反而要在強敵環伺的局勢下,面臨重工業極端落後的不利局面。

由于缺乏重工業,中國的許多武器裝備和重要戰略物資都極其依賴進口。

尤其是在全面抗戰爆發後,來自海外的軍火和物資援助變成了維系中國抗戰的關鍵因素。

可随着東南沿海地區的相繼淪陷,大陸從東部海面擷取國際援助的道路徹底被日寇切斷,尤其是在廣州淪陷後,大陸的海上生命線徹底斷絕。

松山戰役持續95天,一個排30分鐘隻剩4人,千名"娃娃兵"犧牲

此時,大陸接受外部援助的管道就隻剩下了從東南亞地區,向大陸西南地區轉運這一條通道。

日寇自然明白這點,于是在攻占廣州後不久,日軍就大舉南下進攻法國控制下的越南,試圖切斷中國擷取國際援助的最後通道。

面對強勢的日軍,孤懸海外的越南法軍沒有抵抗多久便徹底失敗,滇越公路徹底被日寇所掌控。

至此,大陸擷取外部援助的唯一生路,就隻剩下了滇緬鐵路。

如果滇緬鐵路再被切斷,那麼喪失外援的國民政府将很難繼續與日寇抗衡,整個中國的抗日事業也将岌岌可危。

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保護最後的生命線,蔣介石集團與英美達成合作協定,由美國提供軍械物資訓練一支遠征軍,開赴中南半島對日作戰,以保護滇緬公路的安全。

松山戰役持續95天,一個排30分鐘隻剩4人,千名"娃娃兵"犧牲

實際上,滇緬公路成為大陸最後的生命線,早在日寇徹底切斷其他補給線之前,就被雲南王龍雲所預見。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不久,龍雲便極富遠見地上書蔣介石,指出修建一條從雲南通往緬甸的鐵路線的極端重要性。

對于龍雲的建言,蔣介石也十分認同,于是他親自批示撥款,幫助雲南地方政府修建這條日後将發揮巨大作用的生命線。

從1937年底開始施工,到1938年8月便全線竣工。

雲南人民僅用了9個多月的時間,便鑿穿了當地的無數崇山峻嶺。

松山戰役持續95天,一個排30分鐘隻剩4人,千名"娃娃兵"犧牲

他們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在付出無數的汗水和犧牲後,終于提前竣工了這條重要的鐵路幹線。

1942年,日寇兵鋒向西,一路攻克緬甸多處重鎮,并一度控制了滇緬鐵路上的多處制高點,使得大陸最後的生命線也被切斷。

為了挽救危局,大陸派出了遠征軍出國作戰,以奪回滇緬鐵路的控制權,而松山戰役,正是發生在遠征軍第二次出國作戰期間。

松山戰役

1943年10月,中國遠征軍順流而下,發起了怒江戰役。

此次戰役的作戰目标,是佯攻滇緬鐵路上的日軍據點龍陵和松山以吸引日軍注意力,實則集結重兵進攻北面的騰沖。

騰沖位于戰略位置上的制高點,一旦拿下騰沖,遠征軍便可居高臨下,憑借地理優勢輕松拿下成為孤軍的龍陵和松山。

松山戰役持續95天,一個排30分鐘隻剩4人,千名"娃娃兵"犧牲

可由于遠征軍的這套作戰計劃被内奸出賣而洩密,導緻日寇早早便在松山附近的高黎貢山設定阻擊陣地,攔截我軍開赴騰沖的遠征軍主力。

日寇憑借地理優勢,牢牢将遠征軍主力阻隔在了高黎貢山。

且由于松山日軍的存在,導緻遠征軍的補給線始終受到日寇的威脅,因而,如果不先拿下松山,那麼遠征軍不僅作戰計劃将功虧一篑。

就連遠征軍本身也可能成為喪失補給的孤軍,而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

松山戰役持續95天,一個排30分鐘隻剩4人,千名"娃娃兵"犧牲

在這種情況下,攻陷日寇的松山要塞成為當務之急。

1944年6月4日,松山戰役正式打響,但從開戰之初,遠征軍的将領們便發現自己嚴重低估了這股松山守軍。

其一,是對松山日軍的防禦力量有着嚴重的低谷。

在遠征軍的情報中,原本守備松山的日軍主力已經被抽調支援高黎貢山和龍陵等地,此時的守軍僅剩數百人。

此外,日寇的火力也十分薄弱,僅有數門山炮和少量迫擊炮。

可實際上,日軍當時的防禦兵力足有一個聯隊盡1400餘人,且配備了上百們大口徑榴彈炮、野戰山炮和裝甲車等重火力。

其二,遠征軍對于日寇松山防線的堅固程度,也缺乏認知。

松山戰役持續95天,一個排30分鐘隻剩4人,千名"娃娃兵"犧牲

防禦松山的日軍“拉孟守備隊”,其主力是第56師團的113聯隊,該部隊中有許多原礦工出身的日軍,因而十分善于工事作業。

為了将松山打造成固若金湯的堡壘,駐守松山主峰的日軍指揮官金光惠次郎在戰前,便大肆在松山附近村落抓捕了數千名村民充作勞力。

在松山各處修建, 用鋼筋混凝土澆築而成的碉堡和暗堡。

這些碉堡的堅固程度遠超平常工事,普通野戰炮的炮彈很難将其摧毀,隻能依靠近距離的炸藥包爆破才能将其炸毀。

在這些碉堡群之外,日寇還設定了多層阻礙步兵前進的鐵絲網和散兵坑。

而在碉堡之内,日寇還幾乎挖空了松山,修建了聯通各個碉堡、暗堡和散兵坑的地下交通壕。

這些宛如蜘蛛網般密布松山的交通壕,使得日寇的防禦體系不僅堅固異常,日寇的排程也十分便捷、極具機動性。

松山戰役持續95天,一個排30分鐘隻剩4人,千名"娃娃兵"犧牲

由于未能對日寇的防禦能力做出正确判斷,遠征軍很快便在開戰後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先行進行試探性進攻的兩個營投入戰鬥不足半小時,就傷亡了2/3,其中傷亡最重的一個營正副營長全部陣亡,全營縮編後僅剩一個排的兵力,戰況之慘烈可見一斑。

松山戰役持續95天,一個排30分鐘隻剩4人,千名"娃娃兵"犧牲

面對日寇堅固的碉堡群和互為犄角的射擊點,遠征軍傷亡慘重,隻能放緩了進攻腳步,從山腳開始一個個地拔出日軍碉堡。

直到6月底,遠征軍在付出3000餘人的傷亡後,負責主攻的71軍仍未拿下松山主峰,而松山戰事的惡化,也讓遠征軍的總體境況變得岌岌可危。

不能忘卻的勝利

為了扭轉戰局,負責松山戰事的衛立煌向蔣介石建言,撤出傷亡慘重的71軍為輔助,改由李彌的第8軍作為主力,繼續進攻松山。

7月5日,李彌率領第8軍的3個師接管了松山陣地,開始冒雨從四個方向向日寇的松山主峰陣地發起進攻。

在這次進攻中,李彌帶來了秘密武器——美軍的火焰噴射器,這種新式武器,是遠征軍用來對付日寇的殺招。

由于日寇松山防線的一大優勢,便是其密布松山的地下交通壕,使得日寇可以随時根據戰場情況進行轉移和機動。

松山戰役持續95天,一個排30分鐘隻剩4人,千名"娃娃兵"犧牲

這使得遠征軍的進攻,常常出現剛剛冒着巨大傷亡摧毀一處碉堡中的守軍。

還沒來得及清理戰場就被經由地下交通壕支援而來的日寇援軍襲擊,而喪失戰果的困境。

可有了美軍提供的火焰噴射器後,我軍的進攻士兵不僅可以更加輕松地攻擊碉堡内的日軍,還能趁機焚燒碉堡。

使得日寇機動而來的援軍因為大火和高溫,無法進入碉堡繼續阻擊,這也給了我軍徹底摧毀碉堡的機會。

靠着新式武器和戰法,遠征軍的拔點進攻變得愈發順利,傷亡也很快降了下來。

可由于日寇的防禦設施過于密集且完備,盡管找到了攻堅辦法,遠征軍的整體推進仍然十分緩慢,這讓遠在重慶的蔣介石十分着急。

因為松山戰役并非孤立的攻堅戰,而是整個怒江戰役的一部分。

松山久攻不克,遠征軍在高黎貢山、龍陵和騰沖等地的進攻也将被拖累,整個戰局變得岌岌可危。

松山戰役持續95天,一個排30分鐘隻剩4人,千名"娃娃兵"犧牲

于是蔣介石多次親自緻電李彌,嚴令其不惜一切代價盡快拿下松山,打通遠征軍各部的補給通道。

在蔣介石的嚴令之下,李彌也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

就在這時,82師的師長王伯勳想到了一條妙計,那便是以土工作業的方式挖掘道地,直通到日寇松山主峰陣地處實施爆破。

王伯勳的話點醒了李彌,于是其立刻找到美軍顧問開始測算和計劃這處道地戰。

從8月上旬開始挖掘道地起,李彌為了迷惑日寇,開始加大正面戰場的進攻壓力。

而工兵營也在美軍顧問的指導下開始挖掘通往主峰陣地的通道。

松山戰役持續95天,一個排30分鐘隻剩4人,千名"娃娃兵"犧牲

8月20日,這條通道挖掘成功,遠征軍又用了一天時間,向敵軍主陣地處搬運了總計7噸TNT炸藥,這足以将日寇主陣地連根拔起。

8月20日,遠征軍司令衛立煌帶着宋希濂等進階将領親臨怒江前線,在衛立煌的一聲令下,埋藏在松山主峰山頂的TNT炸藥被引爆。

巨大的爆炸力瞬間摧毀了日寇的防禦堡壘,堡壘中數百人的日寇也當場殒命,随着主峰陣地的失守,日寇的防線全線崩潰,我軍進入了最後的清掃時間。

結語

9月7日,我軍徹底清掃了松山上的所有日寇,日軍駐防于此的1400餘人全部被擊斃,但我軍也付出了7700餘人的傷亡代價,其中有前文中提到的,年均不過15歲未成年的童子軍。

很多人好奇,為何這些娃娃上戰場戰鬥?滇緬公路被日軍侵占,切斷了國際援助交通線,國軍無奈,隻能就地招募了近7000多名娃娃兵。

其中有被日軍俘虜的娃娃,在面對日軍殘酷刑具,日軍質問到:害怕了嗎?

小戰士的回答:我穿上這身軍裝,就已經死了!

松山戰役持續95天,一個排30分鐘隻剩4人,千名"娃娃兵"犧牲

日軍很震驚,不敢相信這話出自一個中國孩子。他們更加不知道,這是中國人刻在骨子裡的家國仇恨!

随着松山戰役的勝利,我軍逐漸掃清了滇緬公路附近的日寇殘敵,使得這條僅存的生命線得以牢牢地掌握在我軍手中,為抗戰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