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藝術家眼中的“萬象”會更豐富嗎?這個展告訴你

作者:上海徐彙

萬事萬物皆可入畫,但傳達的心境和情緒,則不僅取決于畫家的慧心,還取決于觀者的一雙慧眼。5月15日,萬象——當代油畫展在徐彙區文定路畫家街彙弘樓舉行開幕式,12位藝術家——大多是高校老師,以近30幅作品來呈現自己心中的“萬象”。

藝術家眼中的“萬象”會更豐富嗎?這個展告訴你

展覽分為三個版塊:寫實中的虛構、自然秘境、繪畫中的節奏,選取的都是藝術家的小幅創作,生動地反射出他們日常創作中的興趣和素養。

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侯偉帶了三幅作品前來參展,均為“塵埃”系列。侯偉表示,“塵埃系列”是自己潛心創作的系列作品,将油畫和坦培拉的技法結合、融入到水彩中,以厚重的水彩表現塵埃。比如《泡》,以陳舊的、布滿塵埃的燈泡為主題,表達的卻是生命的亮度。“燈泡的生命雖然瓦解了,但是它的形象還在,看到後會讓人想起它曾經的明亮與溫度,也會讓人感覺到一種喧鬧後的平靜。”

藝術家眼中的“萬象”會更豐富嗎?這個展告訴你

何振浩 《兩把劍》

藝術家眼中的“萬象”會更豐富嗎?這個展告訴你

徐喬健《上海的一月·都市的午後咖啡》

藝術家眼中的“萬象”會更豐富嗎?這個展告訴你

潘文豔《北陽台》

紙折的“心盒”“烏茲沖鋒槍”,還有紙折的劍和大大小小的飛镖,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何振浩把小朋友的手工作品畫入作品中,呈現出一派童趣。他表示,入畫的雖然是很普通的折紙,作品的小零件都不怎麼标準,折痕也很稚嫩、生疏,但是繪畫給這些折紙賦予了特殊意義,讓其猶如一條小船,帶我們穿越時空,遇到記憶中的那個少年。

藝術家眼中的“萬象”會更豐富嗎?這個展告訴你

“在藝術創作中,藝術家日積跬步地修煉,将各自對藝術的認知具象化,呈現在畫布上,與觀者共享宇宙的豐富和神秘的創造力量。”策展人徐蕾表示,在人工智能迅猛成長的時代,藝術與科技之間,無論是合作還是對峙都比以往更需要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交流、探讨,進而帶來靈感的激發與碰撞,“這種互相之間的激發,能助推藝術面貌更為多樣與豐富”。

據了解,萬象——當代油畫展,将在彙弘樓持續展出至5月25日。

記者:王永娟、施昱辰

編輯:甯平英

校對:耿潔玉

審校:韋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