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知識産權:微軟全部打包中國AI團隊,著作權可能産生新類型

作者:法能量傳遞
近日,有自媒體披露,微軟将中國AI團隊全部打包去美國,包括技術人員的家人。其中,“全部”顯然是誇張,但背後的意義重大。一方面,人工智能作為新的生産力在将來的經濟生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美國,著作權可能産生新類型,并逐漸推向全球。
知識産權:微軟全部打包中國AI團隊,著作權可能産生新類型

今日說法:知識産權

一、人工智能的知識産權保護

在人類生産力的發展史上,真正劃時代“革命”是蒸汽機的應用,第二次曆史“飛躍”已形成了雛形,即,人工智能的應用。蒸汽機解決了生産中動力來源方式,英國首先使用成為“日不落的帝國”。人工智能主要解決生産中的操作方式,美國的微軟意識其重要性便在中國“組建”AI技術團隊。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前述所謂的生産包括戰争,如,無人機作戰等。

蒸汽機的發明沒有受到知識産權保護,但首先使用,或者充分、合理使用的成為強大國家,如,英國、歐洲大陸國家開拓了殖民地等。人工智能盡管受到知識産權保護,但保護力度相對“薄弱”,如,計算機軟體并沒有普遍得到著作權保護,其原因是軟體的表達方式僅為“0”“1”。

保護人工智能的成果需要以新的方式提出,如,AI技術寫作的文章是否得到知識産權保護等,該争論可能由大陸提出,如,騰訊等應用了該技術創作新聞。在美國,阻止AI技術創作已付諸司法實踐,如,原著作權人,或者新聞出版社控告AI軟體侵權等。

知識産權:微軟全部打包中國AI團隊,著作權可能産生新類型

蒸汽機在曆史上的作用

二、微軟打包中國AI團隊的前提條件

在美國,阻止AI技術創作的侵權倘若成為先例,微軟打包中國AI團隊便沒有商業價值。但美國也沒有更早的裁決禁止他人收集、利用諸如作品中的片段的先例。據此,微軟決策層決定打包中國AI團隊也是基于先例的判斷,或者美國對阻止AI技術創作的侵權已作出了裁決,即,其裁判結果不構成侵權。

這裡需要特别說明的是,倘若美國對上述侵權已做了不侵權的裁判,大陸官方媒體,或者自媒體不披露相關資訊則是嚴重的輿論價值導向問題。不少人整天主張與世界接軌,當相關資訊與其利益不符選擇了沉默,如,多數美國國民教育,包括學前教育均免費,而大陸媒體宣傳卻是美國的特殊教育,即,“貴族教育”。

在大陸,根據《著作權法》規定,與著作權有關的諸如鄰接權人使用他人作品的片段不構成侵權。不僅如此,本法還規定了(著作)權利的限制,據此,大陸沒有著作權人對AI技術的開發提出侵權之訴。微軟決策層也看到了大陸的司法實踐,或者對《著作權法》有更深的研究,決定打包中國AI團隊。

三、著作權可能産生新類型

計算機軟體因其表述方式單一,《著作權法》盡管将其列為保護對象,但對軟體著作權的保護不延及開發軟體所用的思想、處理過程、操作方法或者數學概念等。據此,在大陸,軟體侵權訴訟較少發生,甚至沒有發生,但自媒體卻不斷炒作,如,某自媒體曾炒作中科院主持開發的旨在普及開源程式設計軟體,炒作成功後,諸如教育訓練機構獲得了利益。針對該炒作,國家與社會需要反思,原計算機軟體的權利人為何不控告侵權?

在歐洲,計算機軟體著作權人曾提起過訴訟,但遭到英國大法官的駁回,其裁決要旨與《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第六條規定的内容大緻相同,即,對軟體著作權的保護不應當包括開發軟體所用的思想等。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前述裁決時,英國還沒有“脫離”歐盟。

美國是計算機軟體開發的發達國家,其得益于美國“說服”了不少國家,或者地區将計算機軟體作為著作權保護。但計算機軟體保護相對“薄弱”,可以預想的下一步美國的“動作”,即,在其國内将人工智能的成果作為知識産權保護的對象,然後勸說其他國家“跟進”保護。例如,AI技術創作的新聞、文章是作品的新類型等。

知識産權:微軟全部打包中國AI團隊,著作權可能産生新類型

AI技術創作可能獲得版權

就微軟打包中國AI團隊事件而言,大陸事實上已走在世界的前列,或者第一方陣,如,金山文檔、百度等自媒體AI技術創作等。據此,社會不需要“擔憂”微軟打包中國AI團隊,核心團隊的成員不可能被“打包”離開中國。但金山文檔等開發者需要注意的是,其開發的技術不能讓微軟的軟體成為主流,如,word文檔與wps文檔的關系。

目前,百度AI創作技術已能提煉文章的摘要,著作權倘若産生新類型,其商業價值将不可限量。據此,微軟“打包”中國AI團隊,大陸相關開發企業應當高度重視,并在法律層面做好商業應用的準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