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發不發,三月看廿八”,今日三月廿八啥日子?老話有啥說法?

作者:小談食刻

民間關于不同日子,有着不一樣的說法,這些都是根據人們的生活經驗總結得出的,有一些一直流傳至今,雖然話語之間相當的簡單,但是背後卻蘊含着豐富的哲理,在生活當中,我們弄懂這些,也能對我們起到幫助的作用。我記得流傳比較廣的就是“發不發,三月看廿八”,那麼這個是什麼意思呢?

“發不發,三月看廿八”,今日三月廿八啥日子?老話有啥說法?

農曆的三月廿八是啥日子?

清代乾隆就有寫過三月廿八雨:清晨細雨達黃昏,入地絲絲遍隰原。正利麥田三月裡,均沾薊野一心存。濯枝潤葉非急陣,餍饫優遊實渥恩。略慰渴希馀後望,後茲時若敢輕言。

“發不發,三月看廿八”,今日三月廿八啥日子?老話有啥說法?

從這首詩當中,我們不難看出,它其實就是春末夏初的一個階段,而這個時候,最适合出現下雨的天氣,不僅有利于小麥的生長,同時對于我們來講,這個時候的食物也極其的豐富,詩中提到的“餍饫”,就是形容食品極為的豐富。

“發不發,三月看廿八”,今日三月廿八啥日子?老話有啥說法?

換言之,農曆的三月廿八,是一個多雨,同時萬物成熟的一個時間段,人們可以盡量的滿足自己的口腹需要,進而感到飽足,生活也會過的十分閑适。

發不發,三月看廿八如何了解?

發,很多人聯想到錢财,認為是大發大富的意思,其實不然,這裡的發,更多是成長,或者是發生的意思,三月看廿八,簡單的了解,就是作物的成長是否順利,就要看三月廿八的一個天氣走向是怎麼樣的。

“發不發,三月看廿八”,今日三月廿八啥日子?老話有啥說法?

三月廿七,是立夏節氣,三月廿八就是立夏的第一天,也就是夏季的第一天,在這個時候如果出現下雨的話,那麼非常有利于作物的生長,反之,在立夏之後沒有出現下雨,都是大太陽的話,那麼就容易導緻幹旱的情況出現,在整個的夏季都會非常的炎熱,尤其是三伏天的時候,雨水短缺,讓人感覺到不适。

“發不發,三月看廿八”,今日三月廿八啥日子?老話有啥說法?

是以,發不發,意思就是年景好不好,我們就要看天氣的一個變化,在三月廿八的時候,最适合出現下雨的一個情況,此時小麥可以得到成長,很多夏收作物,也迎來了成熟,人們可以真正不用擔心農事,同時還能吃上各種營養的食物。

這句老話背後想要表達什麼?

在我們現在看來,這個說法明顯帶有主觀的色彩,但其實古人也是想要告訴我們,風調雨順的必須條件,那一定是要風的時候風,要雨的時候雨,三月廿八顯然就是要雨的時候,這樣萬物才能長大,如果出現太陽缺少雨水,反而違背了自然的一個規律。

“發不發,三月看廿八”,今日三月廿八啥日子?老話有啥說法?

都說該熱不熱,該冷不冷,不成年景,這裡說的就是該雨不雨,該晴不晴,不成年景,也就是說,平時的氣候,我們要學會去觀察,進而也能減少損失。

【食刻說】

發不發,三月看廿八,它是一句氣候諺語,看的就是三月廿八的一個天氣情況,主陰雨會帶來夏季的豐收,反之,可能出現幹旱的一個天氣,而發不發,就是收成的好壞。當然這些,都帶有一定的地域性,我們作為了解就可以了。

【本文由“小談食刻”原創,未經許可不得删改、盜用,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