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法文化論壇法方副主席佳玥:為中法文化交流努力20年

作者:京報網
中法文化論壇法方副主席佳玥:為中法文化交流努力20年

20多年前,一位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欲的法國作家踏上了中國這片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土地。她原本隻是帶着對東方文化的向往進行短暫的通路,卻沒想到,中國鮮活的生活氣息和熱情友好的群眾讓她深深着迷,最終決定在這裡紮根,開啟了一段跨文化的藝術之旅。

這位作家叫克裡斯蒂娜·卡約爾,中文名為佳玥,如今是中法文化論壇法方副主席。2013年,法國政府授予佳玥榮譽軍團騎士勳章,表彰她為法中文化交流作出的貢獻。

時間回到2002年,從沒學過中文的佳玥,原本對中國隻有“很大、很複雜”的片面認知。但由于男朋友在中國工作,在日常聊天中她逐漸對中國産生了興趣,于是便來到北京。這次經曆成為她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中法文化論壇法方副主席佳玥:為中法文化交流努力20年

到北京後的第一天,佳玥在外邊散步時看到,公園裡有人跳舞、打太極,胡同裡有人遛鳥、閑聊、曬太陽,這讓佳玥感覺住在北京會很輕松很有意思,這對她來說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北京人很會享受生活,特别會玩兒,感覺在這個國家、這個城市會帶給我很多收獲,甚至實作夢想。”

2004年,佳玥做了人生中的一個重要決定,那就是留在中國。在中國生活的這些年裡,她學會了中文,深入了解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現代發展。佳玥發現,中國的藝術不僅僅是畫布上的顔色和線條,更是一種生活的方式,一種文化的傳承。她被中國書法的韻律美、茶文化的深邃内涵所吸引。

“對時間概念,中西方也有不一樣的觀念。西方哲學希望用數字和技術控制時間,手表便由此發明,而中國道家思想裡,時間像水一樣流動,無法控制,應當順勢而為。”對東西方文化的感悟讓佳玥萌生了促進中西文化交流的想法,她也撰寫了書籍《時間裡的中國人》,分享她對于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時間智慧的觀察與思考。

中法文化論壇法方副主席佳玥:為中法文化交流努力20年

20年來,佳玥不斷為中法文化交流做努力,她創辦了非營利機構“藝術8”協會,通過藝術駐地項目幫助和支援中法兩國的青年藝術家,力求為東西方文化藝術的交流架起一座橋梁。“藝術8”不同于其他畫廊、博物館或藝術機構,它更像一個藝術家的大家庭,鼓勵中國年輕藝術家前往法國參展,同時,也邀請法國藝術家來中國體驗。

來到北京的法國藝術家将在胡同裡住上兩到三個月,不同的文化和環境給他們帶來了新的靈感。很多藝術家開始使用中國水墨、水粉在宣紙上創作,還有的藝術家将中國哲學、東方文化裡對時間的了解融入了自己的裝置作品之中。更多的藝術家們,則将自己眼中的北京城通過藝術化展現出來。

對于橋梁的作用,佳玥認為,中法建交60年來,對彼此文化的了解還遠遠不夠,應當為當代中法藝術家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通過“藝術8”來中國學習生活的法國人,都覺得中國很精彩,很自由,也可以交到朋友,未來通過共同創新創作,能讓各自的文化更加豐富多彩。

“更重要的是,我們更需要橋梁的作用,讓繁榮的中法文化為世界帶來平衡與和諧的力量。”佳玥希望,以中法建交60周年為新的起點,推動中法人文藝術交流更進一步,邀請更多法國藝術家來到中國。

此外,作為中法文化論壇法方副主席,佳玥多年來緻力于搭建一個中法兩國文化藝術界高端交流對話的平台。2023年,第五屆中法文化論壇在中國蘇州成功舉辦。2024年第六屆中法文化論壇将在法國多元爾舉辦,邀請具有創新精神的中國藝術家前往法國學習并舉辦展覽。

如今,越來越多法國藝術家來到中國,探索這片充滿魅力的土地。他們的到來,不僅豐富了中國的藝術景觀,也為中法兩國的文化交流增添了新的篇章。“現在我們需要推動年輕人的交流,必須找有創新精神的年輕人願意去法國學習,願意去中國學習。通過語言的學習,深入對方的城市和生活,真實的去看、去感受,增強認知。”佳玥相信,中法之間互相了解,不僅要通過語言,更要通過真實的生活來實作。

來源:北京日報用戶端 記者 吳娜

流程編輯:U03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