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節期間去别人家做客,一定要記住這3個原則

何所歡,兩性情感心理學寫作者,寫有情的故事,有趣的陌生人,有料的知識。

春節期間去别人家做客,一定要記住這3個原則

過年了,很多人期待的團圓的日子來到。

在外面打工的人,回到老家;

忙碌了一年的人,終于能放松下來休息一段時間。

走親訪友,拜年串門,在家看着春晚,一家人其樂融融聊着天。

這樣的平靜的,安甯的,又讓人放松的日子,短暫但卻能給人注入更多的能量。

在走親訪友,去别人家做客的同時,也要明白一些社交的禮儀。

看到一個文章:

親戚帶着孩子來家裡做客,熊孩子4歲多,調皮好動,沒有禮貌。

這個主人家呢,熱愛收藏。

擺在客廳裡的是酒櫃,牆面上是價值不低的壁畫,還有書房裡是孩子收藏的手辦。

于是,這個熊孩子就闖了禍。

把主人家的藏酒打碎了幾瓶,把男生的手辦損壞了一部分。

這些損失估算一下,大概在幾萬塊錢。

礙于面子,又是親戚,主人家也不友善要求對方賠償。

好在這個親戚比較講理,即使對方沒有要求賠償,他們也認出這些東西價值不便宜。

最後賠償給親戚1萬塊錢。

雖然錢不多,但至少也是人家的态度。

春節期間去别人家做客,一定要記住這3個原則

春節期間,去親戚朋友家做客,一定要注意這些原則。

-01

人情靠“禮物”維持

人情來往,什麼意思?

你不來,我不往,人情就沒了,感情就淡了。

在當下的社交環境下,人們對于親情味,友情的在意程度,并沒有那麼強烈了。

如果不是為了“還人情”,不是為了維持彼此的一些關系,很多人甯可選擇更簡單的生活。

但走親戚,去别人家做客,這就是你主動的姿态。

你的态度是告訴對方:

“我沒有忘記你們,我每年都會來你家坐坐”。

當然,維持你們之間關系的方式,需要靠禮物。

你總不能空手去人家做客吧?

雖然是一筆開銷,但去别人家做客,一定要提前準備好禮物。

要麼不去,去了就應該帶禮物。

春節期間去别人家做客,一定要記住這3個原則

換個角度想:

如果某個親戚帶着一家人來你家做客,空手而來,在你家蹭吃蹭喝,臨走還從你家帶走了不少東西。

這個時候,你心中是什麼感受?

對方或許不在乎你送的禮物價值多少,對方更在意你是否“在意他”。

畢竟,大多數人的潛意識裡将“送禮物”與“面子”挂鈎。

你帶禮物來我家,就是看得起我;

你空手來,就是看不起我。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去别人家做客,都不要空手。

給老人準備一些補品,給孩子準備玩具,給喝酒的人準備兩瓶好酒。

當然,送禮物的價值,根據你們之間的交情程度可以進行調整。

春節期間去别人家做客,一定要記住這3個原則

-02

做客,要有分寸感

上文中提到的故事,雖然孩子的做法很沒有分寸感,但至少父母還算通情達理。

畢竟,如果遇到了蠻不講理的親戚,破壞了你的東西,給你造成很大的損失。

他們不僅不認賬,反而打出“親情牌”,以此來要挾你妥協。

“他還是個孩子,不至于跟個孩子計較吧?”

“你們家那麼有錢,打碎這點東西不算什麼”

典型的“我窮我有理”,“我們是親戚,你不能讓我賠錢”。

這樣的人,沒有分寸感,也不值得你繼續交往下去。

無論去誰家做客,都要有足夠的分寸感。

哪些行為,是有分寸感的行為?

春節期間去别人家做客,一定要記住這3個原則

1、未經允許下,不随意參觀主人家的屋子。

人家沒有提出邀請,你就随意進出對方的卧室,這就是不尊重。

2、不要随意觸碰對方家的東西。

即使是對方孩子的書桌,藏書,玩具,也不要随意觸碰。

3、不對主人家的裝修,擺設,衛生,做的飯菜指指點點。

4、不要把對方家,當成你家。

5、不要一直賴在别人家不走,看着時間,該離開時不要猶豫。

春節期間去别人家做客,一定要記住這3個原則

-03

少說話,多吃菜

這個道理很簡單。

少說,多聽,這樣你不會說錯話;

多聽,少說,這樣對方不煩,你也不會覺得無聊。

在社交關系裡,那些在飯局上不怎麼說話,隻是默默地吃菜,傾聽的人,一般都不簡單。

他們看上去沉默,一言不發,可真到他說話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邏輯清晰,頭腦清晰,理智又通透。

走親訪友,一定不要問這些問題:

1、面對年輕人

“找對象了嗎?怎麼沒帶對象回家?”

“打算什麼時候結婚啊?”

“你也老大不小了,該結婚了吧?眼光别那麼高”

2、面對主人

“工作怎麼樣,漲工資了嗎?”

“今年你賺錢挺多吧?”

“不如你借點錢給我花吧?”

大過年的,都不容易,就别再互相為難了。

春節期間去别人家做客,一定要記住這3個原則

想要别人對你保持好感和尊重,那就少說話多傾聽。

可以談過去,談感情,談身邊發生的有趣的事情,但不要談收入,不要問對方過于隐私的話題。

尤其是,千萬不要問年輕人什麼時候戀愛,什麼時候結婚。

今日話題:

今年春節,你還要走親戚嗎?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