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圖來襲!提前探訪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 館長:來寫作業、來聽書

今日(4月18日),紅星新聞記者提前走進了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

據悉,該館将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當天,正式開館。

美圖來襲!提前探訪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 館長:來寫作業、來聽書

館内陳設

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坐落于天府藝術公園内,建築設計靈感來源于杜詩“窗含西嶺千秋雪”,建築形态象征着連綿迤逦的山峰。整座建築将天府文化緊密結合,極具地域特色,是助力成都建設公園城市示範區的典型範例。

“我覺得一個城市還是需要一座大體量的綜合性圖書館。”成都圖書館館長肖平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将自然的景觀移至室内閱讀空間,能讓讀者有一種在自然山水間閱讀的舒适感,希望讀者在層巒疊嶂的“書山”中能感受到在大地上閱讀的親切。

美圖來襲!提前探訪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 館長:來寫作業、來聽書

視障讀者閱覽室

相較傳統圖書館,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内除了書架以外,還設有不同的圖書展台。“我們将這些圖書展台,取名為領讀,就是引領閱讀。”肖平介紹道,這些圖書是圖書館的專家學者挑選一個時期内最優質的圖書,讀者到了領讀台,便知道哪些書有閱讀的必要。

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作為成都圖書館主題分館,内設讀者借閱區域、少兒閱讀中心、生活美學館、國學研習館、成都文獻館、國際人文藝術交流中心等多元化功能區域,旨在為廣大市民提供集閱讀、休閑、審美、藝術體驗、文化交流于一體的生活美學空間。

美圖來襲!提前探訪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 館長:來寫作業、來聽書

閱讀區域古樸整潔

同時,該館古籍資源豐富,位于圖書館負一樓古籍部,藏有各類古籍及民國線裝書11萬餘冊,共分為三大類别:古籍(含民國線裝書)、民國平裝書、新版影印古籍。館藏古籍按照古書傳統分類法,分為經、史、子、集、叢五部,其中史部書籍最多,約占總量的四分之一。館藏古籍中的特色文獻主要有成都地方史料、家譜、川劇唱本、巴蜀文化名人著作等。

在古籍庫房,木質書櫃陳列有序。據了解,古籍庫房均采用國家标準,恒溫恒濕保證古籍保護。木質書櫃采用榫卯結構,書櫃木刻極具天府文化。

美圖來襲!提前探訪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 館長:來寫作業、來聽書

館内藏書

成都文獻館位于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負一樓,設計風格參考了愛爾蘭都柏林聖三一學院圖書館,主空間以藏書樓的形式呈現,搭配複古與懷舊的色調,整個空間古樸而神秘。館内收藏四川尤其是成都地區的城市、曆史、人文、史志等文獻資料2萬種3萬冊,特種文獻11000多件,是研究天府文化最全的文獻中心。

美圖來襲!提前探訪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 館長:來寫作業、來聽書

成都首個家庭作業中心

除常設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中還設有視障讀者閱覽室、少兒閱讀中心均配備圓角座椅,保護兒童和視障讀者。此外,館内還配備有聲圖書館,讀者可實作掃碼收聽圖書。

美圖來襲!提前探訪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 館長:來寫作業、來聽書

有聲圖書館

在主題分館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開館營運後,成都圖書館文翁路館仍将繼續正常營運。肖平表示,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主要是以閱讀推廣為主,未來,文翁路館,将繼續發揮百年老館藏書、借閱、智庫的功能,滿足整個社會的資訊需求。

美圖來襲!提前探訪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 館長:來寫作業、來聽書

少兒閱讀中心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将正式開放。“選擇這一天開放,有着某種特殊的意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釋出的公共圖書館宣言中提到,無論我們的性别、種族、年齡如何不同,但是每個人都有平等免費使用公共圖書館的權利。”

紅星新聞記者 曾琦 實習生 張人傑 攝影報道

編輯 段雪瑩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美圖來襲!提前探訪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 館長:來寫作業、來聽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