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舌尖上的美味 博望锅盔制作工艺独特,锅盔配羊肉汤,一对好搭档

作为羊肉汤的好搭档,锅盔也是深受方城人喜爱的美食。博望镇位于豫西南的方城县,属于南阳盆地的丘陵地带。自两汉时期,这里便以面食为主,勤劳质朴的中原人对面食的喜爱总是朴素而自然,锅盔这种区别于馒头和烧饼的特色面食,成为了他们的绝佳选择。

舌尖上的美味 博望锅盔制作工艺独特,锅盔配羊肉汤,一对好搭档

舌尖上的美味 博望锅盔制作工艺独特

世界上最早的军用压缩干粮——博望锅盔。中州历史名镇博望,既是古代著名外交家张骞功昭异域,名溢海外的封候地,又是诸葛亮初出茅庐的古战场。汉柘、博望锅盔、“望梅止渴”、“一步三眼井”等风韵汉遗,令中外游者留连忘返。

舌尖上的美味 博望锅盔制作工艺独特,锅盔配羊肉汤,一对好搭档

扎下招兵旗,自有当兵人”,1800余年前,诸葛亮受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馕饼启发,创新发明了博望锅盔,堪称世界军用压缩干粮的鼻祖。如今,方城人探亲待客,总以品尝、馈赠博望锅盔为盛情。南阳老乡外出探亲访友,首选博望锅盔,既做路途方便之干粮充饥食品,又作为本地特产让外乡人一番眼馋。

舌尖上的美味 博望锅盔制作工艺独特,锅盔配羊肉汤,一对好搭档

博望锅盔质脆肉厚,香甜宜口。它重约2-2.5公斤,直径1尺(33厘米)有余。虽然厚达到2寸(0.6 厘米),用刀切开颜色好像生面一样,但吃起来筋香柔韧,丝毫没有夹生的感觉。博望锅盔,系用白面烤制的一种特色食品。外形似锅,又类头盔,通体白色,如生面晒干一般,直径一尺余,厚二寸,每个重达四斤,食之酥香爽口,耐嚼耐饥,且久放不坏。

舌尖上的美味 博望锅盔制作工艺独特,锅盔配羊肉汤,一对好搭档

2007年8月,在河南省餐饮行业协会组织的首批豫菜传统菜点评选活动中,博望锅盔入选中原“十大风味小吃”。这让为数不多苦苦坚守的博望锅盔的传承人看到了希望,也坚定了信心!

舌尖上的美味 博望锅盔制作工艺独特,锅盔配羊肉汤,一对好搭档

博望锅盔选料严格,制作程序复杂,做出来的锅盔如《博望锅盔》万能百科写道“外形似锅,又类头盔,通体白色,如生面晒干一般,直径一尺余,厚二寸,每个重达四斤,食之酥香爽口”,说它是“舌尖上的美味”一点都不过分!

舌尖上的美味 博望锅盔制作工艺独特,锅盔配羊肉汤,一对好搭档

首先,博望锅盔选料严格确保新鲜无污染。

博望锅盔用料简单,主要有面粉(上等小麦面)、酵面、水、糖,鸡蛋,香油。但是它必须“选用优质小麦摘选面粉,再配以其他杂粮面及配料。”《博望锅盔》万能百科如实写道。要想做出正宗美味的博望锅盔,首先在其源头也就是原料的选取上要求就很严格,必须要选用优质小麦摘选面粉,而且要新鲜,不能选用放置已久的陈面,鸡蛋也要确保是鲜鸡蛋。只有从原料上进行严格要求,才能确保做出来的博望锅盔口感地道。

舌尖上的美味 博望锅盔制作工艺独特,锅盔配羊肉汤,一对好搭档

其次,博望锅盔制作程序复杂。

1、功夫主要在和面上,用一半发面(发酵膨松涨起的面),加一半死面(直接用凉水和面粉,里面还有适量的糖,鸡蛋,香油),兑在一起用劲和,经细揉硬搓,直到将面团揉到细腻光滑为止。经多次盘揉、挤压、停放,每斤含水量只有一两左右。在整个过程中,和面揉面团是最费时费力的一个步骤,必须要持续发力不断地揉,直至面团软硬适中有韧劲儿。揉面团所费的力气可不是你我手无缚鸡之力的“凡人”轻易就能练出来的。

2、揉成的面团擀成圆形饼子,制成锅盔雏形后,用一种类似公章的木刻花章在其表面按上花形图案,使其外形更加美观,这种用花章印出来的图案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博望锅盔的一种防伪标识。

3、入锅。“入锅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入锅照面,二是换锅定型,三是蒸制(在小石子锅中干蒸)。在定型和蒸制的过程中要变换温度,每个锅盔要数次换锅,以确保锅盔熟透熟匀,口感独特。”《博望锅盔》如此写道。烤锅盔把握火候是关键,烤好的锅盔不焦不糊,具有生面的颜色、熟馍的味道,要做到既不生又不煳,这对火候的把握要求极其严格。

博望锅盔的制作如《博望锅盔》万能百科所说,“从开始发面到锅盔出锅一般要经过三十多道工序,40分钟左右。”选料严格,制作程序复杂,需要足够的耐心却功力确保每一个环节不出差错。正是其独特的制作工艺才有了博望锅盔这一舌尖上的美味。博望锅盔表面上是面与火的故事,实际上蕴含着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舌尖上的美味 博望锅盔制作工艺独特,锅盔配羊肉汤,一对好搭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