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斯坦福大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利用学校假期时间发起的一项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心理学实验的设置情况,首先津巴多召集了24个志愿者,并将他们随机平分为两组,一组充当狱警角色,一组充当犯人角色。但是这些志愿者并不清楚他们是被随机分配的,甚至一度认为他们在召集面试时表现出的某种特质使他们被分配到了这个角色。
随后津巴多本人亲自担任监狱长,要求预警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好一个预警的职责。
津巴多动用了真实警察对所谓的“犯人”进行抓捕,并将他们带到斯坦福大学的地下实验室,在那里,他们被当作犯人角色,执行入狱流程。而狱警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很兴奋能对犯人随便提出要求。
由于实验模拟真实的监狱场景,给犯人的饭菜和睡觉条件都是比较差的,所以有的犯人表现出一种抵抗情绪,认为狱警太较真。而预警甚至凭借地位上的优越感对犯人施行体罚。
为此预警和犯人之间产生了冲突,但是狱警使用离间计突破了犯人之间的团结,最终将犯人治的服服帖帖。
实验才进行两三天就出现这种极端情况,但是实验发起人兼监狱长要求继续实验,犯人和狱警都被灌输了这就是真实监狱的思想。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狱警更加暴躁严厉甚至侮辱犯人,而犯人更加顺从服帖和守规矩。
一天晚上,津巴多照常通过监控观察着监狱的状况,发现狱警要求犯人模仿动物行为,而犯人也毫无反抗照做了,津巴多静静的看着屏幕沉思,他想:实验的目的或许已经达到了,不用再持续到两周,现在的状况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
很多人通过这个实验都认识到:环境可以逐渐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而情境可以立刻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当然这一定不是这个实验唯一的结论,我想实验本身可能呈现了很多心理学现象,当你关注某一个方面,就会得出与之相关的结论。如果我们把很多人的观点归纳起来,也许才能够更准确地描述“人”这个物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