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在奥运会上首次获得金牌、银牌和铜牌

徐海峰以提到中国在奥运会上的第一枚金牌而闻名。徐海峰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获得男子手枪60慢射冠军,成为奥运会第一枚金牌得主,也是中国第一位奥运冠军,实现了中国奥运史上"零"金牌的突破。

徐海峰22岁时,在一家供销机构担任化肥销售员。他于1982年加入安徽射击队,开始了他的射击生涯。

1983年,徐海峰在人生的第一个重大赛事中获得了第一枚奖牌:五届奥运会两枚银牌。一年后,1984年,徐海峰以566枚金牌获得奥运会男子自行枪械项目金牌,50米手枪慢射金牌,这是中国奥运金牌的"零突破"。二十年后,当一位记者采访他,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金牌的运动员的感受时,徐海峰回忆说,他是第一位获得奥运金牌的中国运动员,只是因为射击项目举办得更早,他才能有这样的名声。这枚无价的金牌现在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出。

徐海峰在1986年亚运会上三次夺冠,自制枪械项目打破了世界纪录。然后全国射击再次打破了世界纪录。当他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获得四枚金牌时,一年后的世界气枪锦标赛和亚锦赛的五枚金牌为徐海峰的射击生涯增添了更多的色彩。

1994年底,徐海峰从国家女子手枪主教练的岗位上退休,后来成为国家射击队的副主教练,并于2001年担任国家射击队的主教练,6月成为国家体育局射击中心副主任。

徐海峰的恋人包括杜力、陶艳娜、王成仪等著名射击运动员,其中大部分都是奥运奖牌得主。2003年,徐海峰在中国奥委会、中华全国体育联合会、中央电视台联合颁发的中国电视体育奖颁奖典礼上荣获最佳教练奖。

2005年,徐海峰被任命为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和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

2017年11月,他不再担任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

中国在奥运会上首次获得金牌、银牌和铜牌
中国在奥运会上首次获得金牌、银牌和铜牌

至于中国第一位奥运银牌得主是杨创光。1960年参加意大利罗马第17届奥运会,十项体育获得一枚银牌,这是中国的第一枚银牌,也是中国台湾省的第一枚奥运奖牌!

杨创光,1933年7月10日出生于台湾省台东会馆,马兰部落的阿美族。他代表中国参加了奥运会十项全能,并在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获得了银牌,这是中国的第一枚奥运奖牌。他也是打破十项全能9000分的记录保持者,绰号"亚洲钢铁侠"。

在杨创光成名之前,第一项接触运动是棒球,在三军运动会期间,杨创光作为投手为联合或台东棒球队效力。虽然没有打出好成绩,但在跑步、跳跃、投掷三个方面也无形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1年,从台东农校毕业后,转入联合田径队,在奥运会上以7米32米的成绩夺得冠军。他后来得到关总的认可和资助,并在1954年马尼拉亚运会上赢得了第一枚十项全能金牌。杨创璋从中国队的候补名单中选出,因为一个插曲,让杨创尹从"陪同"变成了"正面候选人",再进入"正面名单"的行列。事件发生两年后,中国体育委员会今天在中国教育部体育厅左营训练中心(左营国家训练中心,简称"左训练中心"或"国家训练中心")为马尼拉亚运会进行训练和准备,正在以训练的形式加强训练和准备亚运会。当杨创光被命令陪同跑者,陪同候选人参加全国准选手名单练习跑步时,练习跑时,杨创光在200米比赛中居然赢得了正向候选人。令在场的遴选委员会惊愕的是,刚到场视察关松生目睹现场,便指示杨创光进入候补名单,让杨创璋收到入选名单的训练菜单,逐步培养杨创棣。后来在亚洲田径锦标赛上,虽然杨创光在赛事中最终只拿到了第六名,但却让体育委发现杨创光这张可能赢得明日之星的牌,杨创光从此在冠生等人的栽培中逐渐茁壮成长,开启了十多年后世界大小体育赛事不断夺冠,甚至夺得奖牌, 赢得奖杯的田径生活。四年后,东京亚运会再次打破亚运会纪录,夺得十项全能金牌。他继续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在德里克教练和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银牌得主拉斐尔约翰逊的指导下练习,并成为终身的朋友。他们还参加了1960年罗马奥运会十项全能,杨创光在比赛中虽然领先约翰逊七个项目,但在领头球太多,最后以58分的微弱优势落败,由约翰逊夺得金牌,杨创光夺得银牌。杨创光也成为第一位在奥运会上获得奖牌的台湾运动员。在最后一个1500米的项目中,两个人走到了尽头,约翰逊摔倒在杨创光的身上,两人互相支撑的场景,也成为相机捕捉的焦点。赛后,一些观众甚至大喊:"把金牌都给他们!1963年1月26日,杨创光在美国波特兰举行的国际田径邀请赛上以4米96的成绩打破了室内撑杆跳世界纪录。同年4月28日,他在加利福尼亚州核桃城的圣安东尼奥山学院田径比赛中以9,121分的成绩打破了十项全能世界纪录,成为十项全能历史上第一个打破9,000分的人,十项全能的得分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换算成目前的评分方法,8010分的分数,至今仍是中国台湾省的全国纪录。直到2001年,罗曼·舍布尔(Roman Schaeble)才再次突破9000大关,这要归功于新的评分标准。

杨创光离开球场,担任左营训练中心教练和总督导,训练顾金水、李富恩等好手。而且因为妻子和孩子在美国,他经常往返于美国和台湾之间。杨创光于1997年获得美国业余体育协会终身成就奖,1999年提出亚洲十大王国重建计划,2001年因肝癌、肝硬化入院至高雄昌裕医院。拉夫·约翰逊于2007年1月24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因中风住院,于2007年1月28日去世,享年73岁。

中国在奥运会上首次获得金牌、银牌和铜牌
中国在奥运会上首次获得金牌、银牌和铜牌

中国第一枚奥运铜牌由第一位女性铜牌得主姬峥获得。

姬峥于1944年3月15日出生于台湾新竹市牛浦(今新竹市香山牛埔里)农村,父亲姬清池有台湾血统,母亲姬望薇是新埔家族成员。她具有爆发力,擅长田径运动,如短跑,跨栏,跳高和跳远。1968年,在海拔2000多米的墨西哥城举行的夏季奥运会上,姬峥代表台湾参加女子100米决赛,成为第一位在夏季奥运会上进入女子100米决赛的亚洲人(第一位获得夏季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资格的亚洲人是日本的Keigon Lund);这是台湾省女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获得的第一枚奖牌。她也是继1960年罗马奥运会男子十项全能银牌后,第二位赢得奥运奖牌并进入决赛的台湾运动员。

中国在奥运会上首次获得金牌、银牌和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