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沙区政法故事⑯ | 罗大春:心甘情愿做居民群众的“贴身管家”

沙区政法故事⑯ | 罗大春:心甘情愿做居民群众的“贴身管家”
沙区政法故事⑯ | 罗大春:心甘情愿做居民群众的“贴身管家”

核心提示

一个人,一双腿,穿梭在楼栋之间

一张嘴,一双眼,记录着社情民意

这是她工作的缩影

她是五里社区人大代表

社区网格员罗大春

在她46岁那年,女儿因病过世,成为了社区的失独家庭。2012年,社区划分网格,她被选为网格员,而后又在选举楼栋长中,又被选举为楼栋长,对于她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

信息的采集、社情民意的收集,政策的宣传,矛盾的化解,便民的服务都是她工作的内容,用她的话说,她就是社区居民的“贴身管家”。

沙区政法故事⑯ | 罗大春:心甘情愿做居民群众的“贴身管家”

no.1

一股“傻劲”,敲开居民的“心门”

下网格,走门栋,进家庭……是她的基础工作。起初,有人说她“傻”,竟然傻乎乎地利用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走家串户采集信息,了解居民的需求。

“起初,我发现,工作时间上门入户的效率确实不高,很多上班族都不在家。为了保证信息采集的效率,我觉得牺牲自己的那点时间是值得的,实践证明我的傻方法也是效率最高的。”罗大春说,随着工作的推进,另一个难题也困扰住了她。

在上门入户时,许多居民不愿开门,不愿多交谈,更不愿意提供基本信息。

出现信任危机怎么办?

“我依然相信人性与真心,用真心就能换来真情。”在之后的日子,无论是烈日还是暴雨,无论是黑脸还是闭门羹,她始终笑脸相迎。

在她看来,为群众解决诉求,渐渐的,居民就会觉得她是可以信任的,可以依靠的,久而久之她的付出会得到回报。

而她工作的傻劲,也让她打开了居民的家庭之门,心灵之门。

沙区政法故事⑯ | 罗大春:心甘情愿做居民群众的“贴身管家”
沙区政法故事⑯ | 罗大春:心甘情愿做居民群众的“贴身管家”

no.2

一张“贫嘴”,发现居民的诉求

有人说罗大春爱管闲事,有事无事就爱到居民中去了解他们的诉求等。也正是她这种“热心”让她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居民的心里话,解决了居民的困难。

一次,罗大春在清理4号楼栋间的杂物时发现,楼栋门前停放的摩托车等挡住了清理杂物卡车的道路。罗大春说:“也正是因为与楼栋居民在平日里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及时提供最新情况,让我们在最快时间内将乱堆的杂物处理完毕。”

大半年的网格工作,让她对网格工作有了自己的认识——“网格员的‘热心’应该是出于职责、出于内心对居民群众的一种关心、关照和关爱。”

因此,她时刻要求自己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尽力完成每一个居民的诉求,无论是份内份外,只要居民找到她,她就绝不推诿。

今年4月,网格内居民徐先生反映楼下餐厅油烟污染。罗大春立即上门查看核实,发现餐厅老板自行在墙上开孔装了个排气扇,油烟顺着排气扇飘向楼上,影响了周围居民生活。随后,她上报执法队,第二天就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单,一周内餐厅老板已整改加装油烟净化装置。

这事件的圆满解决,让她得到了该楼栋住户的认同和称赞,也听到了不少暖人心的话语:“罗大春这个网格员不仅贴身,还贴心,真的是我们信赖的人”。

她说,“我希望能继续在网格员这个岗位上发光发热,做一名居民群众的贴身管家。”

沙区政法故事⑯ | 罗大春:心甘情愿做居民群众的“贴身管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