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年(215年)年初 ,曹操遣大将张辽、乐进、李典率军7000余人驻守合肥,以防御吴军进攻淮南。
随后,曹操亲率大军去征讨汉中张鲁,临出发前,曹操给合肥护军薛悌留下一封信,封套上注明:待孙权率军大举来袭时再拆封。

建安二十年七月,吴主孙权果然亲统十万大军前来围攻合肥。见吴军大举来袭,合肥护军薛悌遵曹操指示打开信封看信,信中说:
“若孙权至者,张(辽)李(典)将军出战,乐(进)将军守(城),护军(薛悌)勿得与战”。
诸将听后都很怀疑,认为薛悌惧战,暗中作了手脚。
这时,张辽站出来说:
“(曹)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 ?
李典同意张辽的意见。张辽谋勇兼具,屡建奇功,乃曹魏声名显赫的“五子良将”之一,在军中威望卓著,众人见他如此分析,均觉有理,遂统一意见,服从其调遣。
当夜,张辽从军中挑选出800名精悍勇壮的敢死之士,杀牛犒飨(款待),饱餐一顿,准备次日出城与敌决战。次日清晨,张辽披坚执锐,率先策马冲阵,连斩两员敌将、击杀数十名敌军,并大声自报家门,打马疾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孙权大营中,如入无人之地,竟直达孙权麾下。
孙权早就知道张辽骁勇过人,但没想到他如此厉害,居然单骑杀至吴军的核心中,挡者死,击者服,无人能敌。孙权大惊失色,急忙策马狂奔,其左右护军亦不知所措,只得簇拥孙权登上一座高耸的小山包,以长戟遮护自守。
张辽在小丘下疾呼孙权,喊孙权下来决一死战,孙权却不敢回应。孙权在小山包上四处眺望,发觉张辽的追随者很少,便下令大军聚拢过来,将张辽包围数重,张辽面无惧色,左冲右突,大砍大杀,横冲直撞,锐不可当,居然被他冲开一个缺口、率数十勇士突出重围。但吴军人多势众,仍有将士陷在阵中突不出来。余众一面与敌苦斗,一面大声呼号曰:“将军弃我(丢下我等不管) 乎” !
张辽听见后,又毫不犹豫地返身冲入战团救出余众,他横挑竖刺,打得吴军人仰马翻,心惊胆战,疲靡不堪,因惶恐四散而逃,不敢再来阻挡、截杀。
这场恶战,从清晨战至午后,张辽神勇无比,杀得吴军将士闻风丧胆,失去了斗志。张辽这才拔马回到营中 ,督率将士修葺城防,加强守备。曹军将士军心大为振奋,李典、乐进、薛悌等将领都十分佩服张辽的胆识。孙权不甘心,又连续围攻了十几天,却久攻不下,于是率军怏怏退去,而张辽却率军出城紧追不舍, 差一点就要快生擒孙权了。张辽率7000守军以寡胜众,大破孙权十万大军,几乎要活捉孙权,随即一战封神。
曹操攻取汉中凯旋归来,对张辽的智勇大加赞赏,擢升其为征东将军。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名噪四海,“张辽止啼(用张辽吓唬夜哭的孩子)”也成为了江南民间口耳相传的传奇典故。张辽之善战为历代所推崇,不仅被陈寿赞誉为曹魏“五子良将”之首,并当之无愧地进入“古今六十四名将”序列。
【插图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