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山水画的构图法则(一)

在山水画里,还有一些构图法则,虽然说法不一样,但也是由上面的美学法则派生出来的,叫做小道理都归大道理管着。目前常用的有以下一些法则:

(一)、宾主分明。就是在画面上布置景物,不要平铺直叙,要有主、有次。必须以某些景物为主体,某些为客体,但主体不属于主题,是布局上的份量轻重。人物画的宾主关系比较简单,一般总是以人物为主,补景为宾。花鸟画也不难,一般以鸟及主花为主,其他为宾。山水画的布局就困难得多,因为它千变万化。我们常见到有些画面松懈、涣散或喧宾夺主,就因为没有突出主体,或失去客体的陪衬与烘托的关系。

(二)、虚实相生。中国画的布局不象西画一样画天画地又画水,画静物还要画背景,满幅实景,会令人感到闭塞窒息,但满幅空白又不成为画幅,而妙在有虚有实,才有空灵。所以,构图时要巧妙地安排空白,为的是突出实体。同时虚实安排的本身,也是画面节奏的需要。一般来说,有形为实(景物),无形为虚(空白),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求得变化,有形的也可以虚,如山石树木太实,可以以云、水、烟、雾虚之。无形的也可以实,在空白处太虚,可以添加明月、飞鸟、舟揖、就可增加实的成份。这叫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间、可相生相发。再进一步,画面上的疏密、浓淡、黑白、聚散等等都是虚实的组成部分。同时,大局有虚实,局部还有虚实,这才使画面有节奏感而不平淡,有空灵而不窒息。

(三)、疏密聚散。同上一段紧密相关的是疏密聚散,整幅画幅,密而不疏,令人感到窒息,透不过气来说,疏而不密,又感涣散,松弛。聚散在点叶、点苔中比较明显,要有聚、有散,才感到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