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古么些人肢葬遗址猴子岩顺河而下,河流渐渐没入村落。在拉毕村黑箐河上,一座古老的青石拱桥默默矗立于青山绿水间。因年代久远,青石桥上野草蔓生,荒苔肆意,桥边草木繁茂,远看青石拱桥和青山绿水一色,几乎完全融入了自然。但这不起眼的背后,却隐藏着关于鲤鱼河名字来源,这座小桥,也是鲤鱼河畔最古老的茶马古桥。

据史料记载,清代乾隆年间,湖广填四川移民大潮进入顶峰,大批汉族移民进入华坪,开启了一个汉族移民鼎盛时代。嘉庆年间,一批富商学者迁至华坪,其中就有茶马古桥修建者周德陞。彼时,做为最有钱的迁居者,周德陞没有选择在旧衙坪城中居住,而是顺当年的挪壁河(如今鲤鱼河)一路上行。至挪壁河与黑箐河交汇处,觉得其地风景甚佳,且风水也好,便决定在此居住。但当时土著居民却不愿意接纳这个外乡人,水田山地都不愿意卖给周德陞,周德陞只能在荒僻处结庐而居。
闲居无事,遇大太阳好天气,周德陞寻一平坦之地,将白花花的银子摆开晾晒,傍晚时分收银回家。天气晴和日方好,雪花白银耀人眼,周德陞这一举动惊动了四乡八邻,原住民皆没见过这等阵势,纷纷围观且奔走相告。当时旧衙坪最高地方长官——土司闻听传言后也骑马前来观望,并感叹汉商之富有。周德陞与土司提出购买田地,土司也提出交换条件,若周德陞能为当地民众做三件好事:修建旧衙坪到田坪的石板路,在黑箐河上建三座桥,建一座观音庙,田地就可以卖给周德陞。周德陞答应做成这三件事。
从现有史料记载中可得知周德陞所建三座桥,其中两座分别名为乐善桥、行善桥,另一座其名已无可考。而时至今日,三座桥只剩了黑箐河与鲤鱼河交汇处这一座,且因桥碑毁坏于历史中,也无从认证这座桥的名字。
桥建好后,取“锁住洪魔,困作乱之鲤鱼精在此忏悔”之意,“鲤鱼河”便逐步取代“挪壁河”之名流传开来,并一直延用至今。而当年周德陞所晒银子的地方便被称为鲤鱼田,周德陞结庐之地被称为鲤鱼堡,困住鲤鱼精拴住鲤鱼鼻子的地方被称为拉毕。
那个曾经不被接纳的外乡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和自己所建的桥一起,彻底融入了华坪历史,被华坪人所尊崇。岁月更迭,我们已寻不见周德陞所建的其他两座桥,仅余的这座桥如今也显得破败而小,几乎淹没于荒烟蔓草之中。但两个世纪以前,这座桥却方便了两岸无数群众,让商贾贸易,物物易换变得简单。
来源:美丽华坪
编辑:都市时报一点关注 阳作谱
审核:祝小涵